旧文|重读春雨医生报告

10月6日凌晨,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心梗去世。张锐曾说,即便不与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春雨医生也将成为移动医疗行业最牛的公司之一。他一路前行。2年前,动脉网耗时三个月制作发布了春雨报告,今重发报告,看看在2014年那个移动医疗的懵懂期,张锐带领的春雨医生,为行业带来了多少革新与激情,谨以此缅怀这位年仅42岁的移动医疗开创者。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其年度报告中提出一个有趣的论断:

有关一切的最大的重新想象就是人们使用移动设备和传感器上传海量可以寻找和分享的数据,事物之间的即时分享/通讯有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安全。同时,更多的数据和更高的透明度,将带来更多模式和复杂性,未来数据/形态驱动的问题解决方式初步崛起。

互联技术已经革新了诸如销售、通信、支付等多个行业,而现在,最保守的医疗领域在技术的冲击下也开始发生巨变。各类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优化就诊流程、便捷挂号、快捷支付、医患社区/医患远程便捷沟通、患者社区、远程医疗、慢病管理。而国内最热的无疑是8月份融资5000万美元的春雨医生、9月份融资7000万美元的丁香园以及10月份融资1亿美元的挂号网。

资本无疑是最为敏锐的。今年上半年,Rock Health对143家数字医疗公司的调研发现,互联网医疗领域今年以来的融资额已达24亿美元,远超2013年全年19亿美元金额,而这一数字也较2007年的2.4亿美元翻了近10倍。

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投融资数据库统计,2013-2014近两年国内互联网医疗创业投资事件66起,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共58家,投资机构活跃次数总计91次,披露融资额5.8亿美元。

国内互联网巨头BAT、360、小米也都瞄准医疗健康产业,腾讯向丁香园、挂号网分别砸了7000万美元和1亿美元,阿里大健康计划推进的如火如荼,小米注资2500万美元占九安医疗旗下iHealth股份20%。但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认为,即便不与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春雨医生也将成为移动医疗行业最牛的公司之一。从外部观察,成长为第一梯队的春雨医生走入了自我生长的轨道, 百度指数显示,从今年年初其搜索指数已经翻了一倍,春雨对外宣传今年的目标是有10万名医生注册。

不站队的春雨医生,其底气究竟来自何处?

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动用了近10人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将春雨医生平台上的数据全部整理了下来,共涉及18个科室20196名医生,每位医生录入了包括名字、科室、医院及医院等级、性别、职级、免费咨询次数、私人医生单价、私人医生购买人数、图文咨询单价、图文咨询购买人数、电话咨询单价、电话咨询人数、门诊预约单价、门诊预约人数在内的15个数据,总计录入30多万条数据

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以上述原始数据为基础,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清洗、核对、分析,最终形成了近百页的分析报告,该报告从两个大的维度、9个二级项、50个小项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剖析,全方位的展示春雨上的医生与用户的生态图谱。

两个大的维度为综合分析、单项分析,其中,综合分析维度下又分成了医生、性别、收入、医院四个二级项,单项分析维度则是对空中医院和免费咨询两大类五小项展开。两个维度共包含49个小项。第50个小项是对春雨医生APP上数据瑕疵的分析。

我们试图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有哪些医生注册了账号,他们来自什么医院,来自哪些地区,又提供了哪些服务,春雨医生是否如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被大量的非三甲医院医生所占领?

2、在各类平台激烈争夺医生资源时,春雨医生平台上的医生的粘性如何,即活跃度或者流失率如何?

3、春雨巨额融资加大补贴医生的力度,那么医生在其平台上所获得收入的大体结构如何,春雨支付占医生收入的比例如何?

知名商业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摘编了报告里的部分内容,并在12月8日版的23版整版刊发,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在线问诊对传统医疗行业带来的冲击、春雨医生所形成的护城河、未来的挑战等。

1

理想改变现实 在线问诊改变医疗

Brain Arthur认为,技术的演进塑造了人们的世界观,同时也塑造了符合技术特征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看似无解的难题,往往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得不再困难。

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认为,在线问诊平台如春雨医生、紫色医疗等创业项目利用如淘宝上的好评机制等其他领域成熟的规则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医患国:在这里,医生的的经验与知识价值、服务能力与获得的收入是正相关的,而与其推荐的药品销售则没有任何关联。

春雨等类似的创业公司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好评机制等其他领域成熟的技术、方法引入医疗领域,有效的降低现有的医患之间存在的巨大沟通成本。在线问诊平台的诸多创业项目中,究竟哪家真正蕴含了成长为伟大企业的基因,还尚需观察,但互联网医疗公司已经开始在改变某些事情,他们的战略选择、战术动作都在对传统的医患沟通模式带来更多的革新。

1、干干净净赚钱:医生们在春雨上共获得2077万元收入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收入来源情况,这些收入均得益于医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热情服务。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收入来源情况,这些收入均得益于医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热情服务。 数据证明,春雨医生上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医生可以通过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获得公平的报酬,优秀的医生和良好的态度,可以得到市场的欢迎并认可。根据公开报道,春雨上已经出现一批月收入过万的医生。

动脉网将医生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医生回答的用户的免费咨询所获得收入,该部分收入由春雨医生支付,按照一条回复春雨支付医生1.5元来统一计算;第二部分是空中医院的医生自我定价部分,该部分设定为医生获得全部的收入由用户支付,不考虑定价折扣、春雨分成等因素。

2、年轻改变未来:主治医师成为在线问诊的主力,人数与收入均在前列未来随着年轻医生逐步成长,他们将会把新的诊疗模式、医患沟通模式快速的普及开。年轻医生的线上收入一旦达到临界点,譬如说线上收入超过了线下的主任医师收入,那将对医疗行业职级制度、收入制度形成挑战。

年轻医生成为在线问诊平台的主力。

年轻医生成为在线问诊平台的主力。 医生的四个职称从低到高分别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按照一般的情况,大学毕业的医学院学生最快要到33岁才能获得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般年龄在45岁左右。

副主任医师以后多数都成为各个科室的骨干力量,而主任医师则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累积,多数是类似领域或科室的领头人,业务繁忙,同时,主任级医师由于年龄较大,往往对新技术的掌握并不是第一波。

而主治医师则是年轻人为主,在成为副主任医师之前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这也意味着他们对新的手段、技术更容易抱有开放的心态。

从上述医师的分布情况也能看出类似的状态,主治医师的数量达到了9730位,占全部医生数量的49%,而级别最高的主任医师数量仅有1349位,仅占7%。

3、单病种的重度垂直:妇科、儿科、皮肤科、泌尿科需求活跃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在线轻问诊最适合的科室是妇产科、儿科、皮肤性病科、男性泌尿科、整形美容科。从春雨离职创业的卢杰所创办的紫色医疗即是从皮肤科切入。

春雨最初是从单病种切入,然后过渡到全科问诊,随着用户数量达到数千万的级别,他们转头重新推出优势科室,强化单科的竞争优势。从数据看,上述几个科室在人数、总收入、个人最高收入、活跃度上均居前列。

而未来,上述这些科室将有可能诞生一批拥有巨量粉丝群体的网络医生,而他们的出现将有希望对传统带来巨大的冲击。

妇科、儿科和皮肤科是在线问诊的明星科室

妇科、儿科和皮肤科是在线问诊的明星科室 在全部20196名医生中,有7个科室的医生超过1000名,分别是内科、外科、心血管、骨科、妇产科、脑神经科、儿科。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总收入情况。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总收入情况。 按照科室排序,收入超过百万的大科室分别是内科384万元、妇产科299万元、儿科248万元、外科230万元、男性泌尿科156万元、皮肤科148万元。

2

春雨的护城河有多深 收入前20的医生数据揭秘

作为在线问诊的先行者,春雨医生已经凭借自身的先发优势积累起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并且在上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圈,并且逐步形成了其平台的个性或气质。在上面,医生的活跃度可以达到20%、不同级别的医生形成了各自群体的定价策略、年轻医生主导着平台的方向、医生之间的竞争开始从专业向“专业+服务”层面演进。

医库软件CEO Dr.2认为,春雨在获得巨额融资后,继续扩大医生的数量和质量,用各种手段抬高全行业获取普通用户的成本(全面下沉式地推+小区海报+分众传媒+网络营销)。春雨同时利用手中的现金与竞争者们打起一场争夺医生的现金消耗战同时,由于春雨的先发优势及对医生的补贴,使得春雨的医生活跃度较高,对用户也形成较大粘性。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数据统计,通常认为的春雨医生大多是非三级甲等医院医生的印象事实上并不成立。换句话说,春雨医生已经网络了相当多的优质医生资源。而春雨医生的产品除了健康咨询和自查的各种检索外,同时还加入了春雨计步器等健康工具和微信支付等,新用户注册后赠送的金币可以顺向为收费模式带了部分的引流。

对于春雨而言,护城河虽然足够深,但未来仍然并不确定。据一些三甲医院的大夫告诉动脉网,部分医院明确要求医生上班期间不得使用移动端在线问诊平台,这无疑是所有在线问诊项目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1、医生活跃度20%相较于其他平台一年数次的打开率,春雨医生平台的打开率较高,据媒体报道,每天产生的问题已经达到4万条以上。随着春雨向可穿戴设备开放接口、与药店、保险公司对接等运作模式的开展,春雨已经开始通过各种上下游的合作增加用户黏性。

作为核心资源的医生,其使用频率或者活跃度代表的是医生对该平台的认可程度。春雨医生的活跃度在业内同类产品中表现相对较好。动脉网采用了宽窄两种统计口径来计算医生活跃度:

一是窄口径,仅统计空中医院中四项服务,只要任一项有单价及购买人数,即为活跃。此项统计将如下情况的医生排除在活跃度之外,即曾经提供过“私人医生、电话咨询、图文咨询、门诊预约”的服务但在动脉网统计数据时将服务取消的医生定义为非活跃医生。

二是宽口径,空中医院四项服务、免费咨询,上述五项中只要有一项有收入即为活跃。宽口径考虑了部分医生注册春雨医生的服务后,尝试性使用春雨的情况。

春雨医生的活跃度为两成,相对较好,但也还有很大空间。 上图可以看出,宽口径下,医生活跃度最高的是二级丙等和一级乙等,均超过了66%,活跃度最低的则是三级丙等医院的医生,活跃的仅有20%,而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活跃度择接近38%。窄口径下,各个等级的医院的医生活跃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一级乙等医院的医生活跃度仍然有33%,但较宽口径下的活跃度下降了50%。(说明:标注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医院,是通过各种信源无法最终确认具体级别的医院。)

任何一款工具类软件,从知晓、下载、打开到重度使用这四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漏出或流失,对于春雨医生而言,医生注册春雨到尝试提供服务,这个阶段的转化率可以用宽口径的医生活跃度来估算,动脉网统计的活跃医生数量7512位,对应的活跃度为37.2%,即每100位注册春雨的医生里,有超过37位的医生尝试使用春雨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从尝试提供服务成为重度使用,即第二个阶段的转化率则会更低,这个转化率可以用窄口径的医生活跃度来估算,动脉网统计的活跃医生数量为4169位,活跃度数据为20.6%,即每100位注册春雨的医生里,有接近21位医生成为相对重度的使用者。

各等级医院的医生的流失率等数据分析在报告的完整版中有详细说明。

2、占领春雨:三甲医院的医生占主导地位动脉网与很多人沟通时发现,人们对春雨最多的直觉判断是:非三甲医院的医生数量占据了主导。但我们的数据统计显示,春雨医生上最活跃的、数量最多的群体恰恰来自三甲医院。

开通空中医院四项服务的医生,来自三甲医院的更多。如上图所示,开通空中医院中四项服务的医生人数分布中,来自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数量远远高于非三甲医院的医生。春雨医生中的空中医院共分为四项,分别是私人医生、图文咨询、电话咨询、门诊预约。

和很多人想象不一样,三甲医院的医生正是春雨的主流。 三甲医院的绝对数量占比为42.6%,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数量则居于绝对的多数。宽口径下,来自三甲医院的活跃医生数量为4680,占全部活跃医生数量751162.3%;窄口径下,三甲医院医生数量为2599,占全部416962.3%

3、定价策略:好医生更值钱,普通医生靠数量和服务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在春雨平台上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活跃度较其他医院的医生活跃度偏低,这也与三甲医院的医生工作节奏较快有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的医生没时间,普通医生的时间相对富裕,平台参与度高。

对于这两类医生,其在春雨平台上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三甲医生更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单价,而普通医生更乐意于花费时间回答用户免费咨询来获得收入,通过便宜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如私人医生定价最高的是协和的刘炳岩,为9999元。

三甲医院医生的定价更高。 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们通过空中医院所获得收入是其免费回答问题获得收入的2.28,而二级甲等的医生则只有0.8倍。也就是说,三甲医生更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单价,而普通医生更乐意于花费时间回答用户免费咨询来获得收入,通过便宜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来赢得用户。

4、医生的竞争:不仅比拼专业名声,更比拼服务名医院、名医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在线问诊领域,良好的形象、口才、甚至幽默感,都可能让你超越专家、教授成为明星医生,获得更高的收入。这里不按职称收费,而是按医生的受欢迎度来获得收入。在春雨医生上收入排名前20的医生中,既有国内顶级医院的医生,也有来自地方性医院的普通医生,他们凭借好的服务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春雨医生收入前20名的医生,最高收入超过40万元。 如上图所示,收入最高的为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刘炳岩,为461754元,分析收入结构可以发现,主要的收入来自于私人医生一项,刘医生的私人医生单价定为了9999元,是春雨医生上面最高的定价,仅此一项就获得了459954收入。春雨医生上的明星医生,来自广州的儿科大夫欧茜共获得120906.5元的收入。收入最低的是来自河北的妇产科大夫尹建新,共获得67852元。这20名医生总计获得了2743668元,占所有医生收入的13.2%

5、争夺医生的资金消耗战:近四成医生收入来自春雨各个医患沟通、在线问诊平台都在争夺医生,给予医生补贴是一个不二的选择。这将是一场资金消耗战役,小的玩家将无法参与游戏。

根据公开资料,春雨通过对医生的补贴来获得更多医生入驻并转化为活跃医生,尤其是在其获得C轮的5000万美元之后,会加大补贴力度。我们将医生收入分为两部分,医生回答的免费咨询部分设定为春雨补贴,空中医院部分为医生从用户获得的收入,这部分我们不考虑会员折扣和春雨的可能的分成因素,仅按医生定价进行计算。那么,春雨在历次融资中有多少用于支付补贴医生的费用,我们统计如下:

近四成的医生来自于春雨医生的贴补,这是一场消耗战。截止9月底,春雨支付的总金额为784.4万元,占医生总收入的37.77%按支付总金额排序,妇产科、儿科超过了100万元,具体金额分别是195.65万、137.3万元。支付金额超过10万低于100万的科室有12个,其中内科、皮肤科、男性泌尿科的支付金额分别是88.2万、77.2万、52.2万。低于10万的有4个科室,最低的支付科室是肿瘤科7.2万元与营养科的7.5万元。

这就是护城河,小玩家慎入。

3

互联网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入驻过百人医院仅8家

市场人士预估春雨医生今年的营收将达到3000万,成本消耗接近4000万。对于春雨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巩固护城河,尽快找到盈利模式。

DR.2认为,春雨试图重构医患关系,把春雨用户分成不同的社群后,反向跟药企等企业议价,也就是反向定制模式,通过对定价权的争夺,实现在客户群里做长尾和环形收割。这种做法将会引起渠道的对立。这是对春雨执行能力和战略抉择能力的考验。

现在,据称春雨有激活用户3300万,注册认证医师4万多名,每日提问超过4万条。未来,如何争取更多的医生、更高的活跃度都将是摆在春雨面前的挑战。

1、政策环境关系着在线问诊的发展速度和空间

在政策明朗之前,在线问诊平台和医院、医生达成协调非常重要,也是现在各家在线问诊平台重点攻克的对象。而医院如何应对这个强劲的趋势,自我开放与被动适应未来将是两种局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有些医院在拥抱新技术上的努力,如阜外心血管医院、潍坊市的两家三甲医院。

一半医院只有一个医生入驻春雨,政策环境极大影响着在线问诊的前景。 各医院的医生在春雨上注册的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仅有一位医生注册的医院有1690家,有2位医生注册的医院数量有593家,有5-10位医生的医院数量为420家,10-20位医生的医院有358家,超过100位医生的医院仅有8家,这8家医院分别为阜外心血管医院324名医生、福建省立医院132名医生、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19名医生、武警总医院118名、河南省人民医院107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106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104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2名。

虽然没有医院明确抵制春雨医生,但我们接到反馈称,有医院禁止医生上班时间使用春雨医生。

2、在线定价稍显混乱,电话问诊几成鸡肋

从大数据来看,电话问诊的使用频率几乎降到了冰点,更多的使用是私人医生和图文咨询。早期部分医生将电话问诊价格定的过高,而将包含了电话问诊的私人医生一项价格定的偏低,也使得电话问诊业务变成了鸡肋。

在实际的数据统计中,动脉网也发现许多医生的价格制定变化很大,甚至有超过十倍变化的情况出现。

医生的定价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律。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户最愿意购买的是包含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的私人医生服务,三甲医院医生的私人医生购买数量是后两者的6.5倍。

3、最重要的挑战依然是付费习惯整体来说,医生的在线收入还是偏低,这主要源于用户付费的数量和习惯都没达到一定高度,在线问诊行业还需要更多投入来把整体规模做大,光凭春雨医生一家显然是不现实的。

即使是看病,免费享受服务的人群依然占据着绝对主流。

春雨之前曾经尝试过向用户收取会员费,后发现几乎行不通。从上图可以看出,免费咨询次数几乎是私人医生购买人数的10倍。从平均收入来看,活跃医生的平均收入并不高。

特别注明: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时间截止为2014年9月底。因为春雨医生上数据随时有变化,文中所揭示的仅仅是当时春雨的横截面所展示的结构、特点,无法对以后的走向提供任何支撑性的说明。由于录入数量的庞大,在手动录入过程中难免产生部分差错,虽然尽力避免,但仍不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无误,所有的误差与春雨无关。此公开报告仅摘录了完整报告的部分数据。

我们为什么要下笨功夫?

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垂直媒体,动脉网于上线以来,一直聚焦于新技术以及其所引发的医疗投资趋势变革,我们希望近距离的观察医药保健领域这一为众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谋求最大福祉的行业,从最细微的变化中探究其未来的影响,站在新技术重塑医疗保健领域的当下去观察去记录去思索并整合、传递更多、更有价值的关于互联网医疗行业创业领域商业模式的演进、新技术背后的伦理。

我们不做二手新闻的转载,而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内容生产上,无论是对国外趋势的解读还是对国内创业项目的采访与复盘,我们都希望能够从更为细致的技术层面来解读处于萌芽却生长迅猛的互联网医疗领域。

作为互联网医疗界的新人,作为一群对文字仍然保有最初敬畏感的媒体人,我们希望用最笨的方法,去一点点的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在创业者们埋头耕耘时,需要有人来为大家完成行业的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而这件事情不是可以用讨巧的办法来完成的。

我们自认为我们不是上根器的人,我们唯有下钝功夫才有可能做出大家需要的产品。而动脉网的全体同仁也唯有下钝功夫才能对互联网医疗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摹、刻画当下发生的巨变,向大家传递我们的思考。我们会努力认真的去做好每一次采访,完成每一篇文字,组织好每一场沙龙,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有关于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资讯、趋势与报告。

我们也希望,能够找到、吸引到认可我们这种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创业者、投资者,大家一起为更为美好的未来而携手前行。

初心依旧。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