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1年签约上百家医院,国产IVD企业是怎样逆袭的? | 基层案例
2017年,动脉网策划了以“向下的力量——寻找中国基层医疗最佳实践案例”为主题的案例征集活动。5月17日、18日,将在成都举办由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促进会主办,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论坛”,面向全产业征集“中国基层医疗最佳实践案例”,围绕《2017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报告》发布,从产业政策、技术演进、商业模式、产业合作等角度探讨基层医疗产业发展趋势,分享优秀的基层医疗实践案例。
了解更多活动详情及报名,请点击文末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刘娟(化名)是乡镇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8点15分,她接诊到了一位肝区疼痛的病人,两肋胀满、面色发黄并伴随发热。刘娟怀疑病因在肝功能异常,于是为病人开出了化验单。
这是医院检验科升级以来,开出的第一张化验单。刘娟任职的医院,位于西南山区的小乡镇。尽管医院有自己的检验科,但狭窄阴暗的检验室,东拼西凑来的几台仪器,其中的不便他们一直很清楚。除了血常规,再也没有办法检测别的项目。稍微严重点的病,就只能让患者去大点的医院。
去年底,招标了一家检验设备公司,对医院检验科进行重新规划。本以为又是跟之前一样,不痛不痒的换一两台仪器。但刘娟没有想到,这次的检验室竟发生了大变化,除了设备的全体升级,检验科也更加规范化,整体形象和工作环境更是焕然一新。对于她这样的基层医生而言,无疑方便了很多。当然,更大的收益者,是患者。
库贝尔是深圳一家体外诊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定位为基层医院的标准化检验科解决方案服务商,为基层医院提供一站式的检验科规划建设服务。经过6年发展,公司已经为国内外3000多家医院,30多个国家提供了自主品牌的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等检验设备。从2015年底开始,在全国20多个省,帮助100多家基层医院建立起了标准化的检验科室。
初创:IVD可能是个机会
2010年,第21届冬奥会正在温哥华进行。张志强跟几个朋友聚集在深圳科技园有名的老树咖啡,他们讨论的到不是这次运动会中国队员的表现,甚至跟这次冬奥会无关。
几位朋友都曾是深圳几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骨干,出来自己创业的他们希望找到一笔投资。而此时的张志强,在2008年金融危机度过后,正在重新思索未来,恰好深圳市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在“生物医疗,互联网,新能源”做自主品牌。这样的号召下,他也跃跃欲试,希望在这三个领域有二次创业建立一个品牌的机会。
7年前,张志强创立了一家做机械配件的外贸公司,给国外的500强的医疗器械公司做非标机械零配件,其中包括有名的医疗器械巨头如西门子、GE、雅培。几年下来,公司运转的还算不错。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张志强希望找找下一个项目。
与西门子、雅培这些公司打了几年交道,张志强发现这个行业在金融危机来临后逆势增长,根本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邀请他投资创业的朋友说,“国内能把IVD产品做的很好的不多,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做好,还是很有前景的。”几番畅谈之后,决定以外贸公司的名义投进一笔资金,张志强和朋友们成立了新公司——库贝尔生物。
当时,国内大多数高端的检验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资源主要聚集在三甲医院。罗氏、西门子、雅培,这些国外巨头公司占领了50%以上的三甲医院器械市场。
而迈瑞、迪瑞这些国内上市公司,则通过试剂在三甲医院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这些医院又拿下了相对低端一点的县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形成了横跨二级到三级的形式。
张志强想,国外IVD企业的量级可以达到几百亿,国内上市公司至少也有10亿的体量。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去二级和三级市场与之竞争是非常不明智的。反观基层医院,由于大部分优质资源都被上级医院吸收,这些医院的资源非常空缺,对性价比高的国产器械产品需求非常大。同时,这些市场往往又是国外公司不愿意做的,国内做这一块的又很少。
“这里也许会有机会。”张志强告诉动脉网。
转型:基层需要的不只是仪器
起初,同大多数医疗器械公司一样,库贝尔的定位也只是简单的研发、生产、销售,艰难度日。
前两年,公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产品的研发上,2012年,第一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开始进入市场销售时,2014年,自行研发的试剂逐渐上市。
“前5年,我们的模式基本上就是仪器销售,顺便卖点试剂。”张志强告诉动脉网。
2015年,随着分级诊疗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医疗资源开始聚集都更多的基层医院。与合伙人分析后,他们发现这是一个蓝海市场。
走访了全国上百家基层医院,张志强发现这些医院的检验科存在诸多痛点。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些医院检验科的设备永远处于一个更新、不完整的状态。“可能今天申请一个,明天又申请一个,政府就不定期的给医院招标。”张志强解释道:“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整个检验科一直都是在一个更新换代的状态。”
另外,这些医院的检测设备都是东拼西凑的,所有的仪器购入时期,厂家都不同。每台仪器都有自己的系统和标准,各个仪器很难实现“沟通”。
国内做面向基层的企业也有,但对于很多基层医院来说,检验科的标准化建设和运营能力本就薄弱——光是提供仪器可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于是,张志强决定重新调整企业定位,从一家设备的供应商,升级成基层医院标准化检验科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全国首创:基层医院iOSS检验科,由仪器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服务商
2015年底,公司正式在全国秋季医疗器械博览会推出基层医院推广基层医院iOSS检验科项目,也是全国首创。
i -information,即信息化服务。除了通过软件实现设备检测数据的自动筛选、录入、打印等,同时能将数据上传到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并规划未来针对个人的健康管理。
OS- One stop Service,一站式服务。在以往,基层医院的检测设备都是通过政府断断续续招标进来的,都是零零散散的仪器。既无法一次性补齐所有设备,有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服务。
库贝尔的一站式服务包括检验室的规划,设计,设备配置,耗材配送,售后保障,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检验师和院长培训,科室运营,融资支持等一系列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解决目前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
S-Standard,标准化。张志强告诉动脉网,国家是有相关的实验室管理标准的。但是这在基层医院实施起来并不理想,一是资金和场地问题,二是没有专业人员。
基于此,库贝尔从软件,硬件和形象三个方面建立起适合基层医院的实验室标准,首先,根据ISO15189质量体系帮助医院建立质量目标,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软件标准。其次,对实验室排水、布线、网络,通风,采光等进行规划,对设备进行选择和配置等建立硬件标准。第三,形象标准则把所实施的医院从里到外建立统一的高端形象和VI识别系统。
“基层医院没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规划,那我们就给他提供服务,医院只需要一个场地和一个操作人员就可以了。”张志强表示:“我们一步到位的帮助医院建立标准化检验科。”
另外,库贝尔后续还可帮助医院建立公众号等平台,通过互联网推广,和线下运营支持,帮助他们把业务做起来。“分级诊疗政策落地后,很多资源都下沉到了基层医院。”张志强表示:“但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运营能力和检测水平都比较弱,我们希望能把这些医院的能力提升起来,更好的服务到患者。”
这样的模式为基层医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他们来说,只需提供一个20多平米的场地就够了。“剩下的场地规划、设计、配置甚至运营都可以将给我们。”他告诉动脉网。
张志强还透露,公司计划与第三方检验公司进行合作,逐步开放一些高端检测,比如癌症筛查,基因检测等。同时,在数据积累到一定规模之后,还将陆续扩展大数据运营业务。
“我们每个检验科覆盖的人口在1到2万,如果做1万家,那就是1到2亿人口的数据。”他向动脉网解释:“这些数据放到制药企业,放到公共卫生领域,对地方政府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促进分级诊疗,将发挥巨大价值!”讲到这里,他显得很激动。
借助资本,获得更多社会资源
2016年1月,库贝尔正式挂牌新三板。一个创业公司,不到6年登陆新三板,看起来发展并不算慢。但张志强表示,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不断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
2012年2月,库贝尔与欧洲一家公司达成了合作,进行高端免疫产品的研发。在这之前公司从未进行过融资,做外贸积累的资金很快就用完了。一面要做研发,要投入;另一方面又没有产品上市,资金运转非常苦难。
“差一点就玩不下去了。”张志强调侃道。他意识到,仅仅靠个人,很难把大的事情做好。必须借助资本,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由于及时向资本开放,公司度过了危机,而后两年内又进行了两轮融资,并且并购了一家同行企业丰富了产品线。
如今,库贝尔已经帮助全国100对家医院建立起了标准化检验科,有的是社康中心,还有的县将所有的乡镇卫生院检验科都交给了库贝尔。
在iOSS检验科逐步推广成熟之后,张志强还计划能将平台开放出去,面向社会上更多更优秀的基层检验产品和人才,以及同行企业,互联网思维也是张志强比较认可的趋势。
“要把研发、制造,营销、售后、资本、运营等等环节的都做好,对小企业来说是很困难的。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自己做起来都难,更别说更国外企业去竞争了。”张志强表示:“如果能有一个开放的平台,把中小企业都聚集起来,相信国产体外诊断行业将会产生更大的能力,这样也能为基层患者提供更好的资源。”
下一步,公司计划打造一个连接村级卫生室、乡镇医院再到县级医院的区域检验医联体,将检验资源统一起来,实现诊断信息共享。
“这样的话,上级医院专家可以为下级医院提供支持,下级医院又能帮助上级医院导流。让不同级别的医院承担不同的疾病治疗,帮助国家实现分级诊疗。”张志强表示。
文|周梦亚
微信|rencontre_my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tg@vcbeat.net
「推荐阅读」
一年投资10家,创立3家医疗企业,一位美国海归开挂的事业和人生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