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迪·练安·方孝孺:朱棣对待朱允炆旧臣的非人道与无人性

作者:史遇春

陈迪

陈迪(生年不详~公元1402年),字景道,宣城(今属安徽)人。

洪武中,陈迪被朝廷征用,担任府学训导;后擢升翰林编修。

历官山东左参政、云南右布政使,陈迪在职,多有惠政。

建文初,陈迪被征召为礼部尚书。主持更改修定制度,沿革损益,陈迪论议为多。不久,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李景隆等讨伐燕兵,数战数败,陈迪陈述大计,督运军饷。

朱棣即位,召进陈迪,进行责问。

陈迪抗争不屈,遂被族诛。

陈迪与两个儿子陈凤山、陈丹山同一天被朱棣处死。

家人收拾陈迪的遗骨,归葬于宣城计家桥的圩埂上。

后来,陈迪的宗族姻亲中有人因为陈迪连累自己被贬谪戍边,竟然挖出陈迪的尸骨,投进河中。

据陈迪旧传记载:

处死当日,陈迪父子六人被捆绑在柱子上面,即将行刑之时,陈凤山等叫曰:

“父亲,你累我们。”

陈迪曰:

“我儿,不要说这话。”

当日,陈迪骂不绝口。

朱棣的刽子手们割下了陈凤山等人的舌头、鼻子、耳朵等,炒熟,硬塞进陈迪的口中,强迫他吃下去。

之后,陈迪等人被凌迟处死,还敲碎遗骨。

是陈迪家的老奴收拾陈迪等的遗骨,背回宣城,并埋葬于陈迪外家(外祖父、外祖母家,即娘舅家)——计家桥。

陈迪被杀之后,有人在他的衣带之中寻得诗篇及《五噫歌》,辞意悲烈,其诗曰:

三受天皇顾命新,

山河带砺此丝纶。

千秋公论明于日,

照彻区区不二心。”

练安

练安(生年不详~公元1402年),名安,字子宁,以字行,新淦(今属江西)人。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练子宁由贡士廷试对策,得一甲进士第二名,授职翰林修撰;后升为工部侍郎。

建文初,练子宁与方孝孺一起被朱允炆信任重用,历任吏部左侍郎、御史大夫。练子宁在职,选拔、任用、升降官吏,皆以“贤能才干”为标准。

朱棣举兵对抗朝廷,李景隆北征,屡战屡败。练子宁严厉指斥其罪,上请诛杀李景隆,朱允炆不听,练子宁愤激大哭,请求皇帝赐已一死,朱允炆为之罢朝。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即朱棣所谓的洪武三十五年,农历六月,朱棣攻下南京,练子宁被绑缚上朝。

面对朱棣,练子宁大义凛然,痛斥朱棣篡权谋位,大逆不道。

朱棣恼羞成怒,命人将练子宁的舌头割去。

朱棣说是:

“我欲效周公辅成王。”

练子宁闻言,将手伸进口里,蘸着舌血,在殿砖上大书:

“成王安在?”

朱棣大怒,下命对练子宁磔尸,并处练安诛族之罪。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校尉刘通等赍贴:

“一将刑科引犯人张鸟(又作乌)子等男妇六名为奸恶事;又引犯人杨文寿等男妇五百五十一名为奸恶事。”

皇帝钦批:

“是。连日解到的,都是练家的亲。前日那一时起,还有不平气的,在城外不肯进来。嗔怪催他,又打那长解锦衣卫。把这厮每都拿去同刑科审。亲近的拣出来,便凌迟了;远亲的,尽发去四散充军。若远亲不宜,把亲近的说出来,也都凌迟了。”

同年二月,又解到邹公瑾等男妇四百四十八名口。

方孝孺

方孝孺(公元1357年~公元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今属浙江)人。

方孝孺是宋濂的弟子,尽得宋濂之学。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方孝孺被征召至京师(时在南京),除授汉中府学教授;在职,与诸生讲学不倦。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听闻方孝孺贤德,聘其为世子之师,还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方孝孺为正学先生。

建文帝即位,征召方孝孺为侍讲学士。

朝廷修撰《太祖实录》,方孝孺为总裁官。

朱棣起兵,攻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听姚广孝建言,召使方孝孺起草诏书,向天下宣告自己登基之事。

方孝孺怒问:

“成王安在?”

他掷笔于地,誓死不从,坚不奉命。

于是,方孝孺被以凌迟之刑处死,并被夷族。

《立斋闲录》的作者查对当时南京锦衣卫镇抚司监狱的文簿,该文簿除了前编残缺破坏外,所存的簿籍中记载了方孝孺家族被残害的情况:

抄扎人口共有八百四十七人,见存姓名的有:

方孝孺的族叔方文度、方文恭、方海、方敏;

方孝孺的族侄方谅、方经、方良;

方孝孺的族弟方希定、方希崇、方希用、方希善;

方孝孺的族侄孙方起宗、方起成、方起庄、方小荀、方居安、方渊胜;

方孝孺的族孙方崇俭等。

(本篇结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