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人朱德群与法国人朱德群
我是一个对镜子感到害怕的人;
不仅面对着无法穿透的玻璃,
里面一个不存在的无法居住的空间
反映着,结束了又开始;
而且甚至瞧着水面,那模仿着
深邃天空的另一种蓝色,那涟漪
上面有时候掠过左右相反的鸟
虚妄空幻的飞翔;
甚至面对着精细乌木的
沉默表面,那么光滑明亮,
显得像一个反复的梦,梦见
某些大理石或者某些玫瑰的洁白;
今天,在变化万千的月亮之下,
那么多烦恼的流浪岁月的末端,
我自问:是什么命运的乖张,
使我这么害怕一面照人的镜子?
by博尔赫斯
萧县人朱德群与法国人朱德群
吴大羽曾言,“绘画即是画家对自然的感受,亦是宇宙间一刹那的真实”。艺术这东东解释不清,主观传达的太多,能抵达受众的,也只能看造化了。自由幻想本来就存在,艺术是打开它的钥匙,很实际的是,与之相关的灵感几乎不是等来的。
后来,在吴冠中的回忆文字中,提到了国立杭州艺专预科他和朱德群的那次相遇,“美有如此魅力,她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工科男被绘画艺术俘虏,“决心,甚至拼命,要抛弃电机科,转学入艺专从头开始”。
与徐州血脉相连的萧县,一直长期归属徐州,萧县县城距徐州市中心约25公里,比徐州现属各县、市及贾汪区都近。2010年,因琐事偶然路过徐州,适逢“近现代徐州与中国美术文献展”,方知朱德群是萧县人。
1935年,15 岁的朱德群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向吴大羽学西画,随潘天寿研究国画。国立杭州艺专,即今时的中国美术学院。前年盛夏,特意去了杭州,辗转了国美西湖边的南山校区,以及青山绿水艺术氛围浓郁的象山校区,流连于多元化的应届学生作品展,几乎淡忘了近在咫尺的西子旖旎。
朱德群1980年入籍法国。1997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士。“留法三剑客”遂成了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三人合称。他们都是彼时国立杭州艺专的校友,多年以后,他们又都不约而同地踏上去巴黎寻找艺术梦想之旅,接踵而至的自由狂放,与岁月同辉。
从东往西瞧,中国艺术的眼界以为朱德群的作品基本属于西方艺术体系,而在西方艺术家看来,朱德群的绘画却展现出浓厚的中国元素和精神。正是渗透出中国古代的诗画精髓的魅力,才一次又一次令西方世界感到东方文化的神秘莫测。
国人的诗书画一体习惯,隐隐含有诗词的韵味在此,朱德群早期的中国画是和吴冠中一起画的,后来他们的风格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譬如朱德群极力推崇的北宋绘画大师范宽,他的《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座巅峰,为了画山,整天坐在山里盯着山色细微的变幻,总是瞧不够,雨雪天气也不例外,月升日落,久而久之,景致生意,笔下自然而然有了老杜“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况味。
很有意思的是,人类的艺术宇宙可能是个没有终点的数维地带,前赴后继的来者去者,耕耘否定肯定,绵绵不绝。朱德群早期的具象作品,无论是油画还是素描,几乎所剩无几。他似乎用摒弃自己扎实油画功底的方式,与过去告别。
生活在法国以后的朱德群,渐渐地不再画有形的山水、花鸟、草木、人物,具象过渡到抽象,就此摆脱具象臭皮囊的束缚,画者对于白纸的掌控与驾驭,比之写作者对于文字的驰骋,到了一种空山灵雨的境界。包括他后期对陶瓷的沉迷,真得很奇妙。
烧瓷也是臻于这纯净的世界,他的内心语言即兴发挥,蓝色成为主调,这种“赛芙尔之蓝”几乎代表了朱德群彩绘陶瓷的基础色,颜色的点线面,率性看似毫无章法的一蹴而就,形成了陶瓷作品本身逃脱掉画家本身的小周天,绵延悠长辐射状的神秘莫测,似动非动,循环往复,无限神往。
抽象艺术,水墨的幻象,纸、墨、笔,看似偶然,浓淡以及墨团的浸润蜿蜒曲折,大抵还是水到渠成的缘故。还是那次徐州之行,在朱德群一幅名为《仲冬》的画前,忽然有种混沌不清陷入的感觉,慢慢走远又有点澄明,忘记了俗世此行的烦恼。《仲冬》是不是就是朱德群自己最早在1985年出现的称之为“物我两忘”状态,还是迷惑不解大师的状态,以及墙上那幅人人惊奇的画作。看样,艺术与现实的疏离隔断,同样不期而至。
比较感兴趣他1955年至巴黎之后,第二年春天为妻子董景昭创作了一幅画像,这幅《景昭画像》在次年巴黎春季沙龙获银牌奖的作品,大抵是男人眼中的《蒙娜丽莎》。朱德群说过妻子是他的幸运星,而那副肖像画一直就挂在他们的卧室,静静注视着画家未来的天马行空。
【 绘画:朱德群(华裔法籍)】
前篇回溯
- The End -
花花君
入群请加花花君
备注入群
花花视界微信群
浊世流转的清凉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更多微信公众号
夏之桑榆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子淦语妙天津卫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烂柯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