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马蹄腿!
研习君语
马蹄腿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腿形,即使在众多仿生家具腿中也有其独特性与创造性,尤其是其造型结构所表达出的文化意蕴与中国含蓄内敛的气质不谋而合,堪称中国家具腿足艺术中的经典代表。
马蹄腿这个名字让人一听就知道它的特点——像马蹄。
马蹄腿的下端就像一只兜转的马蹄一样,若是向内兜转就叫内翻马蹄足,若是向外兜转就叫外翻马蹄足。
弯度大的就叫鼓腿,经典式样“彭牙鼓腿”中的鼓腿便是指这种弯度大的内翻马蹄足;弯度小的就叫平腿。
内翻马蹄大体为方形断面的直腿,两个侧面内收逐渐变弯至腿端,马蹄翻起极富朝气与活力。
有束腰的桌椅搭配马蹄足,会更为突显出肩挺胯圆,整件家具更为凹凸有致,曲线玲珑。
直腿马蹄会加强家具的刚劲笔挺,家具看起来更为挺拔有力。
瘦削的蹄形不仅落地稳固,符合力学性能要求,还有一种矫健强劲的美感。
而腿足上的这种阳线就如马腿的筋肌,赋予马蹄足更多的强健感。
马蹄腿在明清家具中应用非常非常广泛,广泛到什么程度呢?桌、几、凳、床,凡是四足家具类,几乎都逃不过马蹄的魔爪。
对于炕几、茶几等轻型矮宽家具,总体近似屈腿纵体的奔马,就用鼓腿与之协调。
对于餐桌、花台等轻型高腿家具,则用平腿,以加强其挺拔之姿。
对于床榻等大型短腿家具,一般也用平腿,以利于负重,在外观上也显得刚劲有力。
总而言之,即使是马蹄足,也分为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家具需求。
实际上,仿生腿型可不是中国的独创。比如法国就有路易十五鹿蹄腿,英国盛行安娜王后猫腿,美国著名设计师齐宾泰尔采用的典型爪形腿。
路易十五鹿蹄腿
英国安后猫腿
齐宾泰尔式腿
乃至今天,仿生腿仍然是设计师乐此不疲的灵感来源。
蚂蚁腿
蝴蝶腿
通常来说,仿生足都会配弯腿,圆润的曲线配上动物足型会使得家具更为活泼生动又不失其稳定性。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西方古典仿生家具腿,大体都为“S”形。
但是中国的马蹄腿,显然在仿生与结构上更进了一步,不仅有“S”形的三弯马蹄腿,还将中国独特的含蓄简约美融合到马蹄腿中,对复杂的腿型简化处理,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独创腿型。
那么为何偏偏是马蹄足成为了我们仿制的对象,流传千古?
首先,自然跟马的形象分不开。
马虽是食草动物,但其刚劲勇猛的神态却一直为人们崇拜喜爱。马身比例匀称,肌肉贴削得当,姿态刚劲雄健。
马一直是优雅、矫健、忠诚的象征。甚至常年与中国最为推崇的龙相提并论,例如龙马精神便是象征着一种自强不息的高昂精神状态。
马这种生物早在原始社会就与人类有了密切联系,《日知录》载:“《诗》云:‘古公檀父,来朝走马。’ 马以驾车,不可言走,曰走者,单骑之称。”
到春秋战国之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胜负往往依靠兵车的多少,马成为了胜利和财富的象征。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数千个高大健壮、形态生动的兵马俑。画工塑匠不仅抓住了马的形体比例,在造型上还着力刻画其蓄势欲动的特点。
在各个朝代的壁画、建筑中,马形都非常普遍。就连在民间广为流行的画像砖、石等墓中,马的形象也层出不穷,表现为牧马、出行、郊游、射猎、百戏等等。
其次,马在纹饰工艺中有其特别的地位。
《周礼·冬官考工记》是一部记载我国先秦时代若干手工业生产部门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古籍。《考工记》中的“梓人为筍虡”篇说:
“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臝者、羽者、鳞者以为筍虡。外骨,内骨,郤行,仄行,纡行,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翼鸣者,以旁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
这是木工从造型艺术观点出发,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所作的分类。这本书把动物分为五个类别:“脂者”———脂肪坚实的动物,如牛、羊等;“膏者”———脂肪松软的动物,如家猪;“臝者”———浅毛的猛兽,如虎豹,其中也包括人类,人类中的健者、强者;“羽者”———鸟类;“鳞者”———鱼蛇类。
诸侯贵族祭祀之事,以“脂者”、“膏者”用作牺牲,不宜制作筍虡上的装饰题材,筍虡上的装饰题材,主要运用“臝者”、“羽者”、“鳞者”三类。至于一些具有不同形态、不同行动方式的小动物,如蛙、鱼、龟、蟹、蛇、蜥、蝉、蚯蚓等等,都成为“小虫之属”可以用作器物上的雕琢,但不是筍虡上所需要的装饰题材。
梓人为筍虡,说的是木工造宗庙的竹木乐器框架之事,借动物形状来作为乐器框架的整体塑形与其雕琢之用,虽不是正式的分类方法,可看出古人以艺术造型对动物分类的方法。这就解释了中国传统家具腿型中没有“脂者”(牛羊)、“膏者”(猪)的身影的原因。
三弯腿炕桌式柱础
虢国墓无耳铜鬲
西汉青铜马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