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之都」扬州:运河上的园林之城 中日交流先驱的故乡
当选2020年“东亚文化之都”的扬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扬州城,是京杭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曾借助大运河发家致富的盐商在这里留下了秀美的园林艺术与精致的淮扬菜。精美的扬州漆器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依然生生不息。此外,扬州还是中日交流先驱鉴真大师的故乡。鉴真留下的诸多印记至今在城内有迹可循。
扬州古城。从大明寺的栖灵塔(中)上眺望,可将东南方向的瘦西湖尽收眼底
因水而兴的运河之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问世以后,扬州最美的季节便被公认为是农历三月,即公历每年4月或5月。
江苏省扬州市古称广陵,位于长江下游的出海口,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贯穿其中。纵横交错的发达水系客观上决定了扬州因水而兴的命运,同时也成就了其“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
公元前486年(中国春秋时期),当时统治今江浙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修建扬州城,并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河道。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开始系统地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堪比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成为皇帝之前,杨广曾在扬州镇守11年。一些野史绘声绘色地描述杨广因贪恋扬州的绝美风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通往扬州的运河,最终导致隋朝以短命王朝而告终。
货船从扬州镇国寺(左)边的京杭大运河驶过(拍摄·吴文钦/人民中国)
学者蒙曼则在《大隋兴衰四十年》中认为,隋炀帝历时6年开凿大运河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南方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隋朝立国之初,取代北周的隋文帝杨坚用军事手段统一东部的北齐和南部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长达270年的分裂格局。但作为被征服地区,东部和南部时而发生叛乱,局势并不稳定。杨广即位后,先营建东都洛阳,在东部地区建立起政治中心,然后开凿大运河,利用人工水道打通南北交通,解决了调兵遣将的军事问题,强化了对江浙一带的控制力。与此同时,以江浙为代表的南方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了40%,且发展势头强劲,俨然是王朝成长最快的经济区。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抵杭州的大运河联通南北,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文化和人员往来。
扬州境内现存的古运河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完全契合。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
建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中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开放、包容的国际化都市
随着唐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地理位置优越的扬州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期。美国学者薛爱华在其研究唐代对外交往的著作《撒马尔罕的金桃》中谈到,那些在一千多年前借住帆蓬、桨棹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他们心中的目的地,“一般来说,游人大多首先是前往繁华的扬州。……扬州是一座钱货畅通、人流熙攘的中产阶级城市。扬州还是一座工业城市,以精美的金属制品(尤其是铜镜)、毡帽、丝织物、刺绣、苎麻布织品、精制蔗糖、造船、精良的细木工家具等特产而著称于世。”
富庶的扬州同时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影响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文学方面,日本江户时代作家曲亭马琴受到唐代扬州传奇《南柯太守传》的启发,创作了小说《三七全传南柯梦》。音乐方面,来唐求学的日本留学生藤原贞敏师从扬州琵琶名师廉承武进修琵琶,廉承武甚至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佛教方面,扬州鉴真和尚东渡,将律法、医药、雕塑、绘画、书法、建筑等盛唐文化传到日本,成为中日两国友好的先驱。
“晚清第一园”何园的墙瓦。扬州盐商修建的园林住宅通常在墙瓦上刻着“福”“禄”等字样,寓意富贵吉祥
何园的一角
繁荣孕育出的园林艺术
扬州另一个鼎盛期出现在明清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园林艺术。
明清时,江淮一带盐业兴盛。江苏境内淮河以南和淮河以北的两大片产盐区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海盐产场。两淮盐业的管理中心就在扬州。富可敌国的盐商们纷纷建造起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私家园林,过着精致优雅的生活。据统计,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达200多处。
扬州现存30多处私家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当属坐落在扬州古城北隅的“个园”。个园由清代八大盐商之一的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的。园主爱竹,而竹子顶部的三片竹叶形如“个”字,所以叫“个园”。黄至筠前后用了20年时间,花费共计600万两白银修建个园。6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江苏省一年的财政收入。
(拍摄·刘皓)
不同季节的个园景色
个园虽不大,但亭台楼宇、园林院落、山水搭配无不表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中一大看点是园内假山所采用的叠石艺术——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中国园林艺术的要义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个园设计者将四季假山设置在一园之中,让生活其中的人随时体味四时美景。这种独特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十分罕见。
扬州最大的园林则非瘦西湖莫属。“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诗中吟咏的“二十四桥”便曾坐落在瘦西湖内。
瘦西湖原为扬州古运河的一条河道。清朝乾隆年间,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当地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两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
相传,盐商不惜重金营建瘦西湖,是为了接待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对扬州情有独钟。当地的盐商和官僚聘请了当时园林名家,根据瘦西湖狭长的湖面和曲折的河道,利用桥、岛、堤岸等进行划分,让有限的河道变成了无限的山水空间。瘦西湖由一条河道一跃成为一座独一无二的湖上园林。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瘦西湖,如今已是扬州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瘦西湖内的钓鱼台。乾隆曾在此钓鱼作乐
瘦西湖内的春波桥。乘坐游船是游览瘦西湖的主要手段之一 (拍摄·黄泽西/人民中国)
运河边的非遗文化
游览过古运河与秀美园林还不够。品过淮扬菜,听过古琴音,一览扬州漆器和雕版印刷的真容后,才算不虚扬州行。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饮食到日用,再到娱乐休闲,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代美食家杨度曾在《都门饮食琐记》中提到:“淮扬(以今淮安市和扬州市为中心的地区)因河工盐务关系,饮食丰盛,肴馔清洁。”据传清朝时盐商巨头黄至筠特别讲究食材的鲜与美,吃一碗普通的蛋炒饭都要耗银50两。盐商对食材几近“吹毛求疵”的挑剔和扬州兼容并蓄的开放氛围相互碰撞,催生出了融通南北风格的地方菜系——淮扬菜。
在京杭运河东岸边的皇冠假日酒店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单手颠勺,从下料、调味到出锅,动作一气呵成。“别看我现在81岁了,颠勺这手艺,年轻人未必比得过我呢!”厨师居长龙打趣道。他是淮扬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19岁起就进入苏北农学院食堂学习厨艺,至今仍然活跃在厨房一线。
扬州炒饭的各类食材
居长龙师傅正在制作扬州炒饭。他告诉我们,传统的扬州炒饭米粒较硬,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是改良后的版本
淮扬菜犹以“精致”闻名。一是讲究刀工,最见功力的刀法甚至要求每刀只可间距五毫米;二是讲究选材和做法。虾仁必须是刚捞上来的活虾,有些菜到出锅只能翻三下半。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扬州炒饭为例,不仅食材多达10种,对米饭的硬度和分量也有严格的要求。
改革开放后,做工精细、口感适中的淮扬菜成为中国主流菜系之一,多次登上国宴的舞台。以富春茶点为代表的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52项,它们成就了扬州“世界美食之都”的美誉。
居长龙曾多次为中外国家元首掌勺,颇受好评。6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淮扬菜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还原了《红楼梦》中的淮扬菜品“红楼宴”,还曾应日本千叶县邀请,赴日传授厨艺。日本著名的《外食饭店报》曾在头版位置刊出“扬州料理”专题,称居长龙的淮扬菜改变了日本人心中以四川、广东、北京、上海菜为中国四大菜系的传统印象。
“淮扬菜背后的文化与内涵很丰富。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世界了解淮扬菜的精与美。”居长龙谈道。
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这只孔雀由6位师傅历时整整1天才完成 (拍摄·黄泽西/人民中国)
贝壳制成的漆器
一张古朴的木桌前,张太珍(65)正聚精会神地采用点螺工艺为漆器上色。
点螺是扬州漆器的制作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序。“点”指的是点植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鲍鱼贝、夜光螺等原料,通过磨切制成螺片,点植在坯面。
张太珍正在制作点螺漆器
点螺的原材料
(拍摄·黄泽西/人民中国)
扬州漆器工艺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期,扬州的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水平。鉴真东渡日本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有漆盒、漆盘等十多种扬州漆器。明清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
时至今日,点螺制品依然是扬州漆器中的高档品,曾多次作为国礼被赠与外国元首。1979年,邓颖超访问朝鲜时带去的国礼,便是扬州漆器厂特制的点螺台屏——《锦绣万年春》。
点螺的制作成本和工艺要求都很高,从打磨到点植,全是纯手工制作。其中最难的是选材——有些贝壳的外观和内部颜色不一,仅原料材质的鉴别和筛选就得下很大功夫。以制作孔雀羽毛为例,里外共计3层,每层所需的颜色、光泽、硬度和曲度都不同。这就得从大量的贝壳中提取点螺工艺所需的相应材料。一件上好的点螺漆器,市场价值高达数十万元。
张太珍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是以中国四大名楼为主题的点螺漆器屏风。那次她与另外3名师傅用了3个月的时间。
“点螺是一门精巧活儿。比起一般的物质追求,用双手点缀出精致的色彩与纹路,能给我带来更大的精神满足。”张太珍微微笑道。
寻访先贤的足迹
从瘦西湖的西北门可遥望见一座九层佛塔。朝塔的方向步行约15分钟,便来到了一座古刹——大明寺。
大明寺因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601年,隋文帝杨坚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下令在全国建造30余座佛塔用以供奉舍利。大明寺内的九层佛塔“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唐朝时,鉴真的到来使大明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鉴真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少时出家。他曾前往洛阳、长安游学。游学期间,鉴真勤勉好学,除佛学外,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学成归来后的40余年里,他一直身居扬州传习佛法,受其传戒者多达四万余人。公元733年,鉴真成为大明寺住持。而同一年,日本留学僧荣叡、普照随遣唐使来唐求法。
声名远播的鉴真很快吸引荣叡、普照慕名求访。在他们多番热诚邀请之下,742年,鉴真决定东渡扶桑,从扬州开启了波澜万丈的六渡日本。
穿过大雄宝殿向北,寺院最深处的一座庑殿顶建筑掩映在绿荫之中。这便是中国建筑名家梁思成参照唐招提寺金堂设计的鉴真纪念堂。门前道路中央立有一个唐招提寺第81世长老森本孝顺所赠的石灯笼,与唐招提寺里的出自同源。堂内正中供奉的鉴真坐像,是仿造日本奈良的鉴真像,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的。
大明寺僧侣正在擦拭石灯笼
鉴真在日圆寂后,日本专门制作了一尊干漆木雕坐像并供奉在唐招提寺中,以缅怀逝者。1980年4月14日,鉴真坐像首次“回家”,受到了扬州人民的盛情欢迎。它在鉴真纪念堂内陈列3天后才运往北京。在回国的23天里,有50多万民众前来瞻礼。
坐像“省亲”结束回到日本后,纪念堂变得空落落的。于是,中日两国开始探讨复制鉴真像的提案,并很快付诸行动。从泥塑的石膏翻制,到干漆的着色,包括扬州漆器厂在内的团队历时三月有余,终于完成了复制工作。
新旧鉴真像在日本唐招提寺会面(拍摄·吴文钦/人民中国)
走在扬州古城之中,我们能感受到鉴真不仅意味着历史,也“活”在扬州人生活的每个角落——鉴真图书馆、鉴真广场等以鉴真为名的建筑分布在古城各处;扬州主干道之一的鉴真大道上种植着两排樱花树,大道正前方有一尊鉴真像。
“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文化,鉴真大师以无我的奉献精神,架起了中日交流的桥梁。他已成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扬州人。”谈及当地人的鉴真情怀时,文峰寺慈善基金会的萧楠谈道。
萧楠正在介绍文峰寺古运河边的石碑。这里曾是鉴真东渡的码头
开满樱花的鉴真大道
穿过鉴真纪念堂的西南侧,一座风格迥异的古堂映入眼帘。正厅上方高悬着写有“平山堂”的匾额。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和他的弟子苏轼曾居住于此。
1048年,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欣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便筑堂于此。坐在堂中远望,对面的山仿佛与堂室齐平,因此取名“平山堂”。每至仲夏,欧阳修常邀朋友来此饮酒赋诗。他差一人采来荷花,另寻一人在旁击鼓,花在宾客手中传递,鼓声停止时花置于谁手,谁就得现场作诗一首,作不出便要罚酒。平山堂因此成为当时扬州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闻名一时。
位于大明寺西南角的平山堂
欧阳修在扬州任职期间,两袖清风,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惠民实事。苏轼来到扬州任官后,为纪念欧阳修,专门在平山堂北侧修建了谷林堂和六一祠。
时至今日,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以及扬州当地人都会不远而来,凭吊两位先贤。“欧阳修和苏轼既是浪漫诗人,也是为民着想的清廉官员。他们不仅为扬州浇灌出诗词文化的灿烂花朵,还将廉洁奉公的精神深植进了当地百姓的心中。”国家一级作家韦明铧评价道。
文:木越 黄泽西
摄影:张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