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刊 ·讲座】文明:始诸饮食

文明:始诸饮食

——《论语》乡党篇的饮食之道

这些年,养生成了一种社会时尚。一般来说,凡是比较讲究养生的人,大多身体不好。前年朋友圈里有一位女士开始吃素,吃了一年多得了乳腺癌。为什么会这样?

其一,很多讲养生的人,往往把“权法”当成了“真经”,没有正确的饮食养生观。比如有人说:“油炸食品不健康”,还有人说“千万别吃动物内脏”“绝对不要吃味精”“水果是最好的食物”……

油炸食品真的不好吗?豆浆油条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早餐,绝佳组合。豆浆的植物蛋白最适合东方人的体质,但豆浆喝多了生湿,而油炸的油条正是燥湿的。有人借西方营养科学认为,动物内脏胆固醇高,不利于健康。但中医另有一套营养观比如“以形补形”。正因为讲究太多的权法,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喝,草木皆兵,提心吊胆,纠缠于细枝末节,反而活得不开心。

其二,大凡讲究养生的人,正是关爱自己太多,“我执心”太重。而养生的真经正是《论语》所言:仁者寿。不是爱自己,而是去爱别人,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有对人间万物的关爱。

其实,很多不讲养生的人,反而得到了真经。著名翻译家、把《红楼梦》译为英文的杨宪益先生寿至95岁,有人问他养生心得,他回答:“抽烟、喝酒、不运动。”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的养生四诀是:“食要少,睡要早,心要好,事要了。”

谈养生,一般会想到道家,而儒家只说养性,其实养性与养生是一体的,圣贤不谈,因为“物有本末”。养性是本,养生是末。本抓住了,养生方法俯拾皆是。在《论语》乡党篇里,孔子示范了“衣食住行”。历代以来的《论语》注家对这一章的注解很简单,实际上其中多有延伸的意义值得学习,尤其对于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家庭,颇有参考价值。


乡饮酒礼的场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脍,细切的肉。

据这句话,很多人认为孔子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如果这样理解,我们会发现,这与《论语》中的话语互相矛盾。其一,《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句话呈现了粗茶淡饭、安贫乐道的乐观精神。“曲肱而枕之”,曲右肱、右侧卧,道教有一个门派称之为“孔门睡功”,佛家则把这一睡姿称为“吉祥卧”,佛法认为“吉祥卧”有四种功德。

其二,《里仁》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耻于饮食粗恶的人,这样的人“未足与议”。

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来正确理解这句话。“厌”,厌弃、讨厌的意思,同时也有满足、追求之意。《诗》云: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中国文字奇妙的地方在于,同样的一个汉字,包含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比如,乖,兼有可爱和不可爱的意思,乖巧,这姑娘很乘。也有不可爱的意思,如乖张。

落,结束的意思,花落了。大厦落成,则是开始的意思。再比如,薄,少的意思,“聊备薄酒”,而“薄海腾欢”又表示多的意思。逆,既是违背,又是迎接的意思,如“逆流而上”。息,停止,“偃旗息鼓”,但又有增长之意,如利息、息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实意义是:饮食要精细,但也不追求太精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吉祥卧

饐,太烂;餲,变了味

色恶,颜色不对;臭恶,气味不好;失饪,火候不足。都不要再吃。重点是“不时,不食”。其一,食物要合乎时令,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多吃当地、当季的蔬果 ,《礼记·坊记》“食时,不力珍”,不要追求珍贵的食物。比方说,成都每年四月枇杷就满大街,十元一斤,说是云南的。本地枇杷五月间才熟,这时候吃可收敛肝火,很便宜。

其二,饮食要有一定的规律。《孟子·万章下》中: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作《周易·系辞》言:“不可为典要,唯变是从。”因此,中国文明与世界上其它文明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律法,无可无不可。

从饮食之道,还可以引申到对儿童如何进行更好的教育。春天对孩子要多鼓励,《内经》言“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而在秋天的肃杀季节里,可以多批评。人的一生也有春夏秋冬,儿童时期就是初春,尤其五岁前尽量对孩子慈爱,而从五六岁发蒙,到十六岁的成年时期则要如临大敌,要警戒,严格要求。所谓“严不胜慈,恩不废法”。

饮食要顺应时机,也要因人而异。近年来,德国科学家认为西医是一门粗放科学,包括营养学。2014年德国已将针灸纳入了国民医疗项目,德国这样严谨的国家已认为中医是一门精细学科。

世界上,不同人种在体质上存在差异,这是西方营养科学未能触及的。比如,中国人是黄种人,黄属中土。白种人多得肺金之气,其色白。黑种人得肾水之气,其色黑,所以性功能旺。

因此,中国人养生当养土气,养脾胃,使中气不虚,多食地下长的食物,如红苕,土豆,芋儿,萝卜,山药。二是多食黄色食物,黄豆、小米最得土气。西方人体内热,外多毛,多食生菜、沙拉、水果没有问题。中国人体质中和,过多食用生冷,易养成虚寒体质。有童谣言:“小气鬼,喝凉水,喝了凉水变魔鬼。”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其一,切割,依于肉的纹理;其二,割有宰杀之意,《论语·阳货》“割鸡焉用牛刀”何为“割不正”,即一些残忍的杀害动物、不合于天道的吃法,中国有名的“活叫驴”“烧鸭掌”……

而“得其酱”,一是为了美味。其二在于纠正食物的偏性。现在流行吃日料,正宗的日料店里,每张桌子上都有一缸糖姜放在旁。三文鱼生是常点的一道菜,海鲜性寒,佐以四味中药:糖姜、紫苏、萝卜丝、芥末,这四样东西构成的酱,是为了纠正三文鱼的生冷阴寒。

中国人富起来后,有些时尚正因为“不得其酱”,从而导致了很多中国人痛风、糖尿病等等,比如海鲜配红酒,红酒也是凉性的。其实以中国人的体质,应该像日本人一样,海鲜配加热的黄酒或白酒才对。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何谓“食气”,即“炼精化气”的气。古人造字是有根据的,繁体“精氣”二字,皆从米,可见米为精气之源。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做了手术,西医也会让病人回家后多喝粥。

《礼记》言:“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服气者神明而寿。”世界上,凡是嗜好吃肉的民族,明显较为彪悍血勇。喜欢吃大米的民族,比如日韩民族,相对来说比较灵巧。

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

酒可以多喝点,但要根据自己的酒量,不能喝醉而惹出乱子。“沽酒市脯,不食”,市,买卖,古代的市场上没有卫生许可证、保质期之类,随便买陌生人的酒肉,不要吃。要认准老字号、或熟悉的摊位来购买。

不撤姜食。

这句话极重要,需要特别讲一讲。所谓“姜通神明”,朱熹的《论语集注》言:“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神农本草经》载中药三百六十品,药能“通神明”者如紫苏(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陈皮(久服去臭,下气通神)等。唯有姜则言:“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者尤良”。直言“通神明”,古人惜墨如金,此说必有深意。

清代名医吴鞠通将一块老干姜随身戴身上,称为“佩姜”,以用于急救。对于要参加中考、高考的学子们也可以学习吴鞠通的做法,带一块姜,嗅一嗅,以让自己平心静气、神清气爽。晕车晕船的朋友也可以试一试。而美国人则以精油法提取生姜油,卖价不菲。

现将生姜在家庭里的内外用法录于此,以便读者不时之需:

一、感冒发烧。葱白头30g,生姜30g,食盐6g,白酒1小杯。用法:将上药捣成糊状,再以白酒调匀,纱布包之,涂搽前胸、后背、脚心、手心和胳肢窝、肘窝。涂搽15分钟,搽到局部皮肤发红为宜。涂搽半小时后即出汗,热退。

二、内服:以带须葱白与生姜一两煮粥三两,起锅放醋一汤匙,此为治感冒发烧的神仙粥。此方大米、糯米为君药,扶中气,姜为佐使,扶阳除邪。


贝原益轩的《养生训》是日本人的重要养生指南

不多食。

人吃东西不能过量。在日本,有一本家喻户晓的《儒门养生训》,其作者是朱子学传人贝原益轩,其中写道:“育儿当在三分饥寒中培养。”对于孩子的培养,不能让他们吃太饱,穿太暖,是为了避免伤害他们的志气。

金元四大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里总结说:“富家儿多早夭”。通过他的统计,富家儿女生得多,但能成大的比穷人家少,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富人家有个特点是吃得太好了,给孩子吃很多不适合年龄阶段的食物,尤其做母亲的,自己以为好吃的,一定多给孩子吃,比如大闸蟹、海鲜等,蟹是大寒之物,大人吃也需要姜、黄酒以纠正其寒性。其实,好的食物应该优先给长者,孩子的一辈子还很长。《黄帝内经》言“味厚者为阴”,美味的食物尤其不要多吃。

其二、孩子有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很正常,儿童是纯阳之体,比成人更有自愈能力,只要多吃清淡和五谷,几天就好。而富人家条件好,孩子一有小病就请郎中。但中医的陷阱在于,良医太少,俗话说“天下庸医十之八九”。庸医对小孩的伤害太大,近代古中医复兴的重要人物彭子益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说:“小儿的药用错,即出祸事,故鸭蛋、山药、扁豆、黄豆、白糖、淡豆豉,皆是小儿至宝。”

“不多食”也通于“不时不食”。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现代中国人的饮食越来越与欧美人接轨,很多食物都是祖先没有吃过的。比如进口水果,大量的牛奶、咖啡等。咖啡是苦寒之物。在古代,牛奶是一味常用中药,《本草》言:其味甘,性微寒,入心、肺,胃经,有滋阴补虚、生津润肠之效。常用于体虚阴亏者,如劳损、血虚。但对于脾胃虚寒者慎服,正常儿童不宜喝太多牛奶。应该以植物蛋白大豆为主。

现在是深秋,芋儿作为一种当令蔬菜,则尤其适用于秋天吃。芋儿生于湿土,禀水之精气,达于脾土,其肉白,归于肺经。润肺健脾而无生湿之患。萝卜也是如此。

近代以来,因为严格遵循贝原益轩的《养生训》,日本人成为全球著名的长寿种群,连续20多年世界第一,2015年的数据统计,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达86.83岁,男性为80.50岁。日本怎么养生的?从《胡兰成致唐君毅的通信集》中,可窥一二:

婚姻须避血统近者,食物亦然。食猪牛羊不如食鸡,因禽鸟较兽类去人类为远,而鱼贝更比禽鸟去人更远。医学屡言食鱼贝可免血管硬化。植物更比动物去人更远,是故智者重素食。植物中又以海藻去人为尤远,较地上的蔬菜尤为食之有益。下之,微生物去人更远,食微生物者祛病延年,如豆腐乳,臭豆腐,咸菜、泡菜、皮蛋,酒。酒为百药之长,但勿过量,营养非他者可及。如日本名画家横山大观饮酒不吃饭,寿至90余,尚有中山优先生也唯饮酒,于其他食物几不举箸也。而去人最远者为泥土,松柏唯食泥土,敌数千年者往往而是,唯人类今无方法食泥土尔。然汉方药中有灶心土,可服。此外,疾病之得地气而复苏者,多有可证。道家方士炼丹珠,服之死者比比,然其发想,非尽无据也。贝类中之黄蚬,食之极有益于胃肠,可以医得好黄胆病,日本人家家食之。黄蚬生于江水中,中国的娇黄,日本的色较黑……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古代早晨祭祀结束,凡是参加祭祀的,都可以分到肉,但肉不能放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能吃了。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可对食物进行更好的储存,但超过三天的肉类,除非冰冻,必然有一定变质。

食不语,寝不言。

这是说,人要重视饮食环境和睡眠环境。反过来说,则是“食可言”,可以说一些有意思的、积极的话。同样,寝可语,夫妻之间要多讲废话,说一些甜言蜜语,不要谈股票之类的,这样容易失眠。

重视环境,环境的熏陶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里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养花弄草、家具陈设、字画等都是无言之教。所谓“三代为官,刚懂穿衣吃饭”,正是这意思。

从历史经验来说,一个家庭五世高官,会通晓养花弄草、家具、字画之类的养生养性之道。晚明士大夫文震亨、文征明的曾孙著有《长物志》,其内容讲的是家具陈列、花草、字画等。以挂画为例,书中有一篇《悬画月令》,这是讲在不同的节气,应该家里悬挂什么画。正月初一,大凶,得挂真武大帝或者孔圣像。农历四月,挂吴道子的观音像。以现代的时尚来说,冬月可以挂圣母像或者耶稣像。

民国时期讲究的人家,中堂一般是挂《八骏图》,意指《大学》八条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山水画》也要合乎时令,有养生、教养之用。文人画、山水画旁都会有一些文字为题跋,有画龙点睛之意。北宋时,有人画青菜白菜,请黄庭坚题字,他写道:“土大夫不可不知此味,不可使斯民有此色”,不能让老百姓脸上有菜色。

很多山水画则题“养心一涧水,习静四围山”。这是让人心静的,为什么要习静。一念不生,至虚至静,这是《大学》知止法,《易经》艮止之功。现代教育最大的缺失是丢失了习静。书法、茶道、女红、太极、投壶、射礼皆有养心习静的功能。《圣经·传道书》言: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诗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佛家言空,道家言无。儒家则言:元气虚无为体,孟子曰浩然刚大,文天祥曰正气,是为用,是谓体用不二。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中国古代祭祀的时候,并不一定都要肉,好的蔬菜也可以用来祭拜先祖。《诗经·毛诗序》:“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席不正不坐,

与“割不正不食”一样。这话也经常被一些知识分子用来批评孔子的享乐主义和等级思想。“席不正”是什么意思,在现代社会的宴席上,也必须合乎基本的礼仪才坐。比如,明明人家是一对夫妻,你一来就坐在人家中间,这就是“席不正”。

商周青铜器

中华文明始于饮食

《礼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饮食是塑造中华文明的发端,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礼(禮)的意思,就是用器皿盛着食物,敬人敬神。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反问道:礼,难道就是送一点布吗?乐,就是鸣钟鼓吗?

礼是表现文明的。古代中国与饮食相关的器皿极为丰富,商周时期,用以盛放食物的器皿,现在仍知道的、能书写的如下:

盛食:釜,甑,鼎,彝,尊,爵,盘……盛酒:觚,升,觯,卮,盂,杯,觞,卣……祭器:现孔庙仍存有近一百种。

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考古已发现了甑。甑,是一种蒸器,蒸菜的原理依据于《易经》的济卦:“水火既济,水在火上。”至今,全世界使用蒸菜与炒菜的仍只有中国。

中国和饮食相关文字也最多。表达烹调的汉字计有五十多个:炒、烩、熏、炸、烂、烟、炖、煲、爆、煸、烘、煨、烤、炆、煎、焗、灼、烧、焙、煮、滚、卤、蒸、熬、涮、淋、溜、涍、油、泡、汆、炰、冲、川、拉、削、抢、冻、硝、切、捞、剁、饪、拌、腌、酱、醋、醉、酵、风……

而英文仅仅十来个。与吃有关的词汇更有一百多种,常见分类有:一、表示能力的:吃闲饭、吃不开、吃不消、吃不透,吃不准。二、表达生活方式:吃香喝辣、靠山吃山;三、表处事:如吃老本、吃软不吃硬、好汉不吃眼前亏;三、表状态的:吃惊,吃力,吃重,吃苦头、吃闭门羮、吃不了兜着走、吃力不讨好;四、表心理的:吃醋、吃了定心丸、哑巴吃汤团、吃定了;五、表属性,如秀色可餐、味同嚼蜡……

西方因为工业革命,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近现代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在饮食这个领域,西方饮食文明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林语堂《中国人的饮食》里说:

“中国许多优秀文学家写过烹饪之书,但没有一个英国诗人或作家肯屈尊俯就去写一本有关烹调的书,他们仍认为这种书不属于文学之列,只配让苏珊姨妈去尝试一下。”

中国大作家大多写过关于饮食的文字,比如杜甫、苏东坡、陆游、袁枚等,更有以饮食写作而著名的文人,如李调元、李渔等。

东西方饮食的器物与卫生习惯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西方文明里,关于饮食器具的英文单词很少。

以进食工具来说,生活中常见的筷子,明代之前称之为箸。目前的实物发掘有见到商代的箸。

而英国迟至1877年仍然禁止水兵用刀叉进食,尤其是叉子。教会人士把叉子称为“魔鬼的草叉”。一位德国牧师说:“如果上帝希望我们使用叉子,他创造人类的时候就不会给他做上双手了。”(《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理查德·扎克斯著)

至于卫生习惯,在中世纪的西方,教会认为“肉体的清洁就是对灵魂的亵渎”。而在中世纪以前的古罗马并不是这样的,罗马人修建了大量的公共浴室,他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是泡澡。但这一切从北方蛮族入侵以后发生了改变。

哲学家罗素在《结婚与道德》中说:“那时,教会攻击洗浴的习惯,以为凡使肉体清洁可爱好者,皆有发生罪恶之倾向。肮脏不洁是被赞美,于是圣贤的气味变成更为强烈了。圣保拉说,身体与衣服的洁净,就是灵魂的不净。虱子被称为神的明珠,爬满这些东西,是一个圣人的必不可少的记号。”

威廉·莱基在《欧洲道德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圣亚伯拉罕隐士50年不洗脸,不洗脚。

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著名处女尽管60岁了,而且病得很重,可是,除了洗一洗他的手指以外,绝不愿清洗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一座修道院里面有130多个修女。她们从来不洗脚,而且一听说“洗澡”两个字就作呕。

虽然上层的贵族、教会人士从不洗澡、戴假发、喷香水,但底层的劳动人民反而会清洁自己的身体。

当时的欧洲各大城市也是人与动物的粪便、尿水在街头肆意横流,十八世纪伦敦立法规定:在楼上向街上倒粪便之前,需要先喊三声。而古代的中国人讲究:贵生、厚生、遵生、卫生。现在日本的卫生部称为“厚生省”。

再参考一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餐桌礼仪:

一、只能用右手的三根手指抓取食物,而不能像粗鄙的农民一样,用整个手,甚至两只手扒食物;二、吃饭时,不要用手掏耳朵,抓头发;三、上菜期间,男人们不要在荷包里翻找东西;四、不要用拿过肉的手去擤鼻涕。


拿破仑和华盛顿这样的人物也饱受牙齿的困扰

中西方关于牙齿的保健

中国古代一般把软的树枝用做“齿木”,比如:槐树、杨树等,以用来清洁牙齿。唐朝高僧百丈怀海把齿木列为随身法器之一,《百丈清规》制订以后,“天下丛林无不奉行”。出家人也要讲卫生。

中国出现牙刷是什么时候?不知道,至少在北宋时期已有专门的牙刷店。宋朝人管牙刷叫“刷牙子”。南宋遗老周密在其著作《梦粱录》里回忆道:“狮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

苏东坡专门配制过牙粉,他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一下,然后装起来。王安石、沈括等人也配制过。

北宋官修医书《圣济总录》“揩齿”一章,列27种揩齿药方。其中槐枝散方、皂荚散方配各种中药的青盐,在古代最常用,如《红楼梦》21回“宝玉忙忙的要过青盐擦了牙,漱了口”。

相对而言:古埃及人用滑石粉和葡萄酒醋磨牙齿。古罗马时期女人用尿漱口和梳头。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用锉刀锉牙,然后涂上碳酸水。

18世纪中叶,现代牙科之父皮埃尔·富查在《牙科纲要》里指出:“漱口时,用匙子接几匙自己刚刚拉出来的尿,应当把尿在口里含一阵子,这种做法要连续进行几天,这种办法效果极好,虽然味道可能不太好受,但其疗效却是非常显著的,有些用过我开出的这种方子的人,那些真正照办了的人,都向我报告说,他们全身各种各样的毛病都没有了。大多数人一开始不太习惯,可是,为了减轻病痛,为了身体健康,有什么事情是人不能够去做的呢?”

正是因为欧洲对牙齿卫生的粗暴,我们知道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一生都饱受牙痛的困扰,法王路易十四、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等。而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发表的独立宣言,正是在安装了死人的牙套之后演说的。(《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


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已经有了刷牙铺的存在

饮食里的宗教与政治

因为重饮食,大多数中国人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信众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生为乐,不认为人生是苦,缺少对彼岸的向往,或者对彼岸避而不谈。因此,所有宗教在中国都可以落地生根,无论基督教、佛教、拜火教等。所谓“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宗教战争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也不谈论死后的事情,孔子也仅说了两句“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也”。庄子则点到为止:“生亦何欢,死亦何哀。”

中国的政治也离不开饮食。《尚书·顾命》说宰相就是“和羹调鼎”,治理国家就是烹调饮食。《道德经》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周朝的官职里,专职于饮食的计有:膳夫,庖人,肉饔,亨人,腊人,酒正,酒人,酱人,醢人,醯人,盐人等。属天官,与史官一样。

膳夫,亦称膳宰。掌王之饮食膳馐。《诗·小雅》有“仲允膳夫”,地位仅次于卿士、司徒。司徒掌管人事、教化,相当于组织部长和教育部长。可见管伙食的地位之高,今天的伙食团团长远远不能相比。

《周礼》记载: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膳夫共计132人,庖人70人,内饔外饔各128人……《周礼》食官共计2294人。

对比西方的政治学,如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市场监理,城市监护,林区监护,司库,典狱,祭司,妇女监护……只有这些职位,在中国人看来会显得太没有人情味。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开好伙食是政治的基本要求。有如下的功能。

第一,养老,恤孤,飨众之礼,如乡饮、乡射礼等各种嘉礼。

其二,延伸各种礼仪。礼的核心不是权利义务的规定,而是基于人情。人有饮食之情,而有饮食之礼,有男女之欲,而有婚嫁之礼。

比照西方,法是政治概念,礼是生活概念。而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饮食都是一回事,就是一个“礼”。

《诗经》有:“我有旨酒,以燕嘉宾之心”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既醉既饱,大小稽首”……描述人民吃饱喝足、君王与官员也饮酒作乐,表示政治清明;否则是衰世。

《易经》里专论饮食的卦计有:颐卦,鼎卦,嗑噬卦,中孚卦,损卦,需卦。

《最后的晚餐》中所描绘的西方用餐场面

由饮食政治,中西方发展出不同的“徕民观”和“属民观”。何为“徕民观”,徕,招揽,慰劳,“徕民”,就是用好的德行、政治环境换来人民的归顺。

《老子》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孔子也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易经》“大烹以养圣贤”。

王,天下归往也。《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孟子曰:“王者之民,浩浩如也。”王民,是顶天立地的。孟子言:王者推行仁政,则民众“如水之就下”般地归往。

西方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属民观”。界定何种人属于国家、属于政权,人民与其归属政权的权利义务关系等等。

《时代教育▪人物版》

报道这个时代的教育家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