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噪点定义:
指感光元器件CMOS或者CCD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的粗糙部分,这些粗糙的部分就是一些小糙点,所以被称为“噪点”。
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布满一些细小的糙点。如果将原图像放大,那么就会出现本来没有的颜色(假色),这种假色就是图像噪音。
另外,还有一个东西叫坏点,很多人容易把“噪点”和“坏点”混淆。当你的相机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所拍出来的照片中糙点总是在同一位置,那就说明这台相机有坏点。
产生噪点的原因:
1、和感光元件有关。
CCD(CMOS)都存在热稳定性的问题,就是成像的质量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感光元件也就是cmos,是一台相机的“心脏”,决定了成像的优劣。
同样也影响着画质和噪点。通常来说cmos的面积越大噪点相对越少,这就解释了手机的照片普遍看起噪点会比较多,而单反却比较少了。同样是单反,全画幅相机就比APS-C画幅的相机噪点更少。长时间曝光产生的噪点,这种现象主要大部分出现在使用低ISO拍摄夜景,在图像的黑暗的夜空中,出现了一些杂乱的亮点。
由于处理器无法处理较慢的快门速度所带来的巨大的工作量,致使一些特定的像素失去控制而造成的。
2、和感光度有关。
相机是通过感光元件来记录图像信息的,而感光元件则需要通电才能工作的,而通电就一定会产生热量。
另外,感光元件在运行时也会受到自身温度的影响,所以当感光元件的温度升高时就会产生一些噪点,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热噪”。
iso越高噪点越多,随着iso的提高,噪点也会越明显。我们调整相机的感光度(ISO)就是调整CCD信号处理的放大量,由于放大量的提高,降低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噪点当然就显现出来了。说简单点就是感光度提高了,相机传感器会得到更多的杂讯,那就会产生更多的噪点。
3、和曝光时间有关。
长时间曝光产生噪点。当我们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时,感光元件的工作时间会更长;感光元件的温度也会升得更高,从而产生的噪点会非常明显。
4、和后期有关。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则是你前期拍摄了曝光不足的图片,后期需要提亮到正常的曝光值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噪点。另一则是图片经过多次调色之后,也会产生不必要的噪点。
长曝产生的噪点和高感产生的噪点谁更严重?
高感光度和长时间曝光都会产生噪点,但是在正常的曝光范围下,高感光度带来的噪点更加明显。
如果相机进行长时间的曝光,通常指二三十秒以上或用B门曝光的时候,由于机身自身散热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噪点增多。不过除非拍特定的题材比如星空等,也比较少用到特别长时间的曝光。
避免噪点的产生
噪点是无法控制和避免的,它就像一种特殊的电信杂波。虽然不能控制和避免噪点,但是大家可以尽量去减少噪点。
1.尽量买画幅较大的相机的,因为画质好、噪点控制水平会比较好。
2.使用低感光度
使用低感光度进行拍摄能保证画质,降低噪点。但是不能一味用低感光度进行拍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题材来,有些时候必须要用高感进行拍摄。另外,现在的数码相机高感能力很强,用稍微高点的感光度拍都没什么问题。
3.减少屏幕取景
如果你长时间用屏幕取景,那么会让CMOS发热,从而产生热噪。如果大家不是急着拍摄可以打开“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它能有效的减少噪点,让画质变得更好。
4.现在很多相机具备“长曝光降噪”功能。
打开这个功能相机会自动进行降噪。但是会耗费掉一些时间,如果你急着拍摄,那么尽量不要打开这个功能。另外,打开降噪功能还会让画面的一些细节丢失。建议“向右过曝法”,也就是说,过曝拍摄会比欠曝拍摄所产生的噪点就少。
如果要进行长时间曝光的话,最好选择使用三脚架用低iso,另外可以想办法适当给相机降温来减少热噪的产生,这里不主张打开机内的降噪功能。
5.后期降噪
可以直接进行后期降噪,很多人都会采取这个方法。通常后期图片的过程中避免多次调色,精简调色简化步骤。最重要的一点噪点再多,都可以后期消除掉。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后期软件进行降噪或者通过缩小图片大小、压缩像素来降噪。
在Camera Raw中有很多选项,其中减少杂色为降噪选项。一般明亮度三项对应的是热噪,颜色三项对应的是高感噪点。
后期降噪有两个大优势:一是可控性很强,二是能避免长时间降噪占用大量拍摄时间,为了拍摄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