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地理考,20
(五十一)犬戎即燕京戎,其族起于东,在汾域,而分殖于西,至渭域。
太王所避的,既然是汾水流域的燕京戎,《西羌传》为什么说是犬戎侵入边疆,而古公翻越梁山呢?回答是:犬戎就是燕京戎。
那么燕京戎和西落鬼戎不就都称为犬戎了吗,难道他们是同一部族?回答是:他们的祖先可能是同族同源,但后来分散居住到各处,不能因为他们的祖先相同,而混淆了他们后代的区别。确实,他们的后代是不同,这个我们清楚了,但是他们祖先是同族同源,这个有证据吗?回答是:让我们从头说!
《竹书纪年》记录夏王朝时期的外族,有九夷,包括畎、于、方、黄、白、赤、元、风、阳,其中畎夷是一支。畎夷就是犬戎,后人把它列为西戎。他们祖先的记录出现在夏王相的年代,《后汉书·西羌传》引《纪年》:“(夏)王相即位的元年,就征讨畎夷。”《太平御览》八十二引,(夏王相)元年征讨淮夷,《路史》(夏王相)十三年征讨淮畎,注:“淮夷畎夷,《纪年》说是在元年。”淮、畎两个字发音相近,大概是同一部族而不同的名称。夏王相的年代,畎夷居住的地点无法考证,但以后来的历史推论,应当接近夏王国,在东方的晋疆域内,绝不像后世所论述的那样,远在秦陇的西面。
(五十二)古九夷有畎夷,亦称东夷,后人以为西羌,证古代戎患起于东北,不起于西土。
另外《后汉书·东夷传》注,以及《通鉴外纪》二引《纪年》,(夏王相)二年征讨黄夷,《太平御览》八十二以及《路史·后纪》十三注引《纪年》,(夏王相)七年,于夷前来朝见,有人说就是嵎夷,《东夷传》注又说少康即位后,方夷前来朝见,夏王芬即位后三年,九夷前来朝见。《太平御览》七百八十也引述了这一条,而且进一步说是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元夷风夷阳夷,大概是原来的注。列出了畎夷但没有淮夷,说明淮夷就是畎夷。黄夷风夷于夷方禹都属于东夷,那么可以推断九夷都是东夷,所以都称为夷。到孔子的时代还有居九夷的说法,其中畎夷在九夷中排列首位,那么畎夷的祖先居住在东方,不会是空穴来风。
另外《后汉书·东夷传》注引《纪年》夏王泄二十一年命令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明确把畎夷列在东夷之列,而《通鉴外纪》二引帝泄二十一年授予畎夷等爵位,《路史·后纪》十三注引“繇是服从”四个字,《西羌传》也说直到夏王泄的时代,才给这些部族授予爵位,从此服从中原政权,那么仍然是把畎夷归为西羌。
大概古代的时候,夷戎这些游牧部落,东西迁徙,居无定处,自然很难细致地划出地域加以区分。而畎夷在其中实力最为强大,是那些东夷部族的大酋长,居住在东方,不在远方而是在近处,不像后世西羌那样居住在汧陇之外,这是可以肯定的。
到了夏桀的年代,畎夷入居到邠岐之间,以今天看来,这一部族是从东北方向入侵的。后来还有渡过黄河向西发展的,于是河西的泾渭水流域也有犬戎,也就是所谓的鬼方。大概古代的夷戎之患,不是来自于西,而是来自于东北,不是来自于汧陇,而是来自于汾晋,这才是夏商周三代中原与戎夷之间争夺的大局。
(五十三)古太原晋阳本称燕,为诸戎根据。
但是为什么畎戎又称为燕京戎呢?燕犬在古代位于同一声部,可以相通,大概古代太原晋阳本来就叫做燕,所以山叫做燕京,戎部族叫做犬夷。
为什么说太原晋阳本来称作燕呢?《水经·汾水注》:“侯甲水流经祁县故城的南面,从县城向西一直连接到乌泽,是祁县的大湖泊,就是《尔雅》所说的昭余祁。”《尔雅》说燕有昭余起,邵氏晋涵论述说:“《尔雅》的幽州监管职方的并州,如果认为太原地区不应当称为燕,那汾水发源于太原,古今都没有异议,而《淮南子》说成是汾水发源于燕京,因为太原曾经属于燕,所以山有燕京的名称。知道太原的汾水发源于燕京山,就可以推断太原属于燕。知道燕包含有太原,无疑燕就有昭余祁了。”
考证《大雅·韩奕》:“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这儿的燕是分水流于燕京的燕。后人不知道太原属于燕,于是连韩城的位置也一并怀疑了,以为也是在涿郡。
《左传》秦晋在韩城发生过战争,该地也在河东,所以《左传》说(晋军)先是渡河,然后是连吃三个败仗,一直退到韩,又说(秦军)侵入很深的,已经深入晋国腹地,如此我们知道韩原应当在河东。
根据《姓氏书》,周平王时,晋国灭了韩,曲沃武公吞并了晋,之后韩万恢复了采邑韩原,应该为于今天河津和万泉之间。后来韩国灭了郑国,迁都到河南(新郑),韩氏原先的采邑没什么人知道了。《诗经》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就是指河东的韩。
《水经注》提到圣水流经方城县故城的北面,又东南流经韩侯城的东面。《魏书·地形志》也说范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方城在今天河北的固安。大概以前的人都认为燕在河北,所以韩城既然是燕国的部队筑成的,一定也在河北,不知道自古以来河东也有燕。
《郑语》史伯说:“在成周的周围,南方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方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方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方有齐、鲁、曹、宋、滕、邹、莒。”这儿所谓的燕、狄、鲜虞,正是指汾水流域的太原一带,明显不是幽蓟的燕。
《管子·小匡篇》:“桓公在中原拯救了晋公,擒获狄王,击败胡貉,击破屠何,迫使马背上的民族臣服。在北方征伐山戎,痛击泠支,斩杀孤竹君,从此九夷部族俯首听令,海边的诸侯全部臣服。在西方征攘白狄的领土,到达了西河,造船设桨,乘船渡河,抵达石沈,挂起战车拴好战马,翻越太行山和卑耳的山谷,拘禁大夏酋长,更向西征服流沙河边的西虞,秦地的戎族开始服从。”这里描述的其实是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的故事。
拘禁大夏,西服流沙,在前面已经论述过,所谓的山戎九夷,正是指的太原地区的戎族。泠支就是后世的鲜卑,孤竹可能是太原盆地南缘介休的介山,都是发音相近而产生的变异。另外夷齐的故事,也和介子推的事相混了。这儿的关键,从地望上来看,齐桓公北伐山戎都是在晋地,而后世却搬到了僻远的辽西,也都是错的。
(五十四)王季伐余无、始呼、翳徒诸戎皆在晋。
《西羌传》又说:“王季在败给燕京戎之后的二年,周人击败余无戎,于是商王太丁任命季历为牧师。从此以后,王季又征伐始呼戎和翳徒戎,都获得胜利。”注引《纪年》说王季打败余无戎是在太丁四年,征伐始呼戎在七年,征伐翳徒戎是在十一年。
徐文靖的《竹书统笺》说:“《左传》闵公二年,晋国太子申生征伐东山皋落氏,《上党记》说东山在壶关县城的东南,现在叫无皋。成公八年,刘康公被徐吾氏击败,《上党记》还提到纯留县有余吾城,在县城西北三十里,余无戎应当就是余吾戎和无皋戎。”
参考《水经·河水注》:“清水发源于清廉山,向东流经皋落的城北,服虔说,这就是赤翟的都城。”《方舆纪要》:“皋落城在绛州垣曲县西北六十里处。”徐文靖根据《上党记》得出的推断可能是错的。沈钦韩《左传地名补注》也有类似的辩驳。如果余无戎确实是余吾无皋两个戎部族,那么这一部族就盘踞在太行山南支的沁水涑水之间,和燕京戎是一气相承的。
《山海经·北山经》:北鲜山,盛产马匹。鲜水发源于此,向西北流去,汇入涂吾水。《汉书·武帝纪》记录,元狩二年,从余吾水出现了神马。《水经·浊漳水注》,涑水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经余吾县的故城北,又流经屯留县北汇入漳水。所谓的余吾水,大概是这一条。
另外,兮甲盘有: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冬伐猃狁于(□□),及门的王玉哲说就是余吾,古代鱼吾同音,啚古代读作图,所以?余古代也在同一个韵部。燕京戎在北方,这个时候已经越过山南下了,正好在所谓的大夏的东北方。
兮甲盘铭文
始呼戎和翳徒戎,在《周官》职方氏正北说在并州,主要的镇山是恒山,主要的大湖是昭余祁,主要的河流是虖池和呕夷,主要的沼泽是涞和易。虖池就是滹沱,王季所伐的始呼和翳徒二个戎部族,怀疑就在这儿。这二个部族的盘踞地,应当还在燕京的北部。
但是王季的年代,着力征伐和经营,并且认为是心腹大患的,似乎还是盘踞在河东晋地的各个戎部落。这可以证明周人的先祖,正是居住在河东的旧部族,被迫躲避到泾渭流域的下游,绝不像是从泾渭流域上游而来的。周人击败余无戎,周族的王季被任命为殷商的牧师,等到再次击败翳徒戎时,季历却被商王文丁所杀,这大概是商人为了报武乙莫名死在黄河、渭水之间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