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22,琱
《师嫠簋》铭文的第22个字是琱字,很少见的一个字。
琱字在铭文第二列的最后一个
琱的演变
据说在甲骨文中有琱字,但我没有查到。金文的琱字上为王,下为周,是上下结构,到小篆以后,左为王、右为周,是左右结构。周字有一种解释是雕玉、治玉,古代没有单独的玉字,也写成王字,没有那一点的。王字的下面一横如果看着象斧钺,是王字,不然很可能是玉字。这个琱字强调了治玉,可以认为是雕刻的雕的异体字。本义为治玉,引申为雕刻、刻镂。这个字今天几乎没人用了。
《说文解字》:“琱,治玉也。一曰石似玉。从玉周声。”意思是说琱就是治,而且玉其实就是石头,所以也可以写成石字旁的碉字,现在我们用在碉堡、碉楼这些词中。
琱,很有可能是西周时期一个封地的名称,西周王族有一个召公,琱氏来自于召公家族。铭文中,琱的下一个字是生,组成“琱生”,是一个人名,琱生这个人名出现在好几件传世的青铜器中,对于确定师嫠簋的年代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件叫五年琱生簋,器内有104字铭文,记述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得到本宗族宗主的庇护,达到了多占田地的目的。现在可能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五年琱生簋
另一件叫六年琱生簋,器底有铭文十一行105字,内容与五年簋前后衔接。记述琱生请求减免贡赋,并得到同意。这件簋早年流失美国,现藏耶鲁大学博物馆。
六年琱生簋
二件簋的铭文都提到召伯虎参与其事,过去曾将其命名为“召伯虎簋”,实际上作器者为琱生,因而已订正为“琱生簋”。召虎是周宣王时期的大将,南征北战,《诗经》中有不少诗篇都提到他,所以基本上可以厘定琱生、师嫠也属于那个年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