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一):后见之明偏差,我早就知道是这样
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
第一步,找一组人,告诉其中一半人说:“社会心理学发现,无论择友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不同的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得好:‘异性相吸’。”
第二步,告知另一半人:“社会心理学发现,无论择友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相似的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然后让人们解释下这个结论,然后问他们是否感到诧异。无论他们被告知的是哪些结论,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都能很好地解释属于自己的那个结论,并且都言之有理。
事实上,我们发现任何结论都会有因谚语格言的解释而变成常识。假如心理学家说[分离加深爱意],甲听到后会说:这谁都知道“小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如果心理学家说[分离会浇熄爱火],乙听到便会回答:我外婆都可以告诉你“人走茶凉”。
这种看似相反的命题,人们竟然都可以给出看似合理的回答,而且听起来并不突兀。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管啥事情是如何发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事后人们总是说得头头是道。
做个事后诸葛亮总是容易,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后见之明偏差,也被称为“我早就知道了现象”。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没能把导致后来事情发生的“线索”串联起来,等到事实真相出来之后,才清楚认识到那些“线索”其实就预示着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就造成一种“我早知道”的错觉。
比如小红和小明是一对情侣,有一段时间小红发现小明跟别的女生经常打电话。小明解释是女同事,打电话时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因为小明平时温柔贴,小红也没太在意。后来小明突然跟小红提出了分手,小红这才突然把小明提出分手的行为与他经常跟别的女生打电话联系起来,“我早就知道你会变心!你之前就一直跟别的女生打电话……”。
“我早就知道了”这一现象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当人们经常有这种感觉的话,就会误认为自己很“聪明”,这种感觉令人狂妄尊大,高估自己的智慧。
其实是我们在回忆某件事的同时,由于已经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即这件事的结果),于是我们的大脑便会本能地寻找简单的因果关系,并对事件的顺序重新整合,这就是叙事谬误现象。
不仅如此,由于结果看起来似乎有预见性,所以我们更倾向于那些时候看起来“显而易见”的错误决策而责备决策者,却并不会对那些同样“显而易见”的正确决策却褒奖决策者。
上面的小红就是这样,因为小明“分手”的决策对她来说就是“错误”的,她会责备小明;而之前小明对她温柔体贴无疑对她是“正确”的,她也不会特意“褒奖”小明。
我们有时也会为自己所犯的“愚蠢错误”(比如说错话,没能很好与人相处,没有更好地办好事情等)而自责不已。
当回头看时,我们就知道当初到底应该怎么做了。“我早就应该想到路上这么堵,就应该早点出发。”这时候其实是我们忘记了事后看起来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当时并非那么明显(早上起床并不能直接感受到路上堵,是出去后才知道。)
那么,我们应该得出怎样的结论:难道这些感觉都是错误的?有些时候确实如此。另外一些时候,这些感觉是正确的,或者说正反两面都有道理:幸福是得知真相还是沉迷幻想?是与人共处还是离群独居?观点之多如大海浩瀚,无论我们发现了什么,总会有人对此有所预见。
结论总是在事后证明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就免不了我们误以为自己有某种“天赋”,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科学的理由:帮助我们区分真实和幻相,区分真实的预测和简单的后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