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鄂渚”​

说“鄂渚”

“鄂渚”一词,作为地名,由来已久。然而,具体所指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歧义甚多。细读古代诗文与地方志书,就会发现,在不同的时期,“鄂渚”所指的地点有时是不一样的。

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涉江》中写道:“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意思是说,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这是至今所看到的古代诗文中最早出现“鄂渚”的记载。顾名思义,知人论世。这里的“鄂”,指鄂邑。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确标示,战国、楚越图中的“鄂”,在武昌以东一百多里,今鄂州市境内。渚,指水中小块陆地,水中的小洲。《尔雅·释水》解释说:小洲曰渚。《诗经》中有《江有渚》篇,《楚辞·湘君》中有“文弭节兮北渚”的句子。《涉江》是一首纪行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叙写了作者于楚顷襄王三年(前296)被放逐后的经历和思想情况。据作者写于稍后的《哀郢》诗中所述:“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背夏浦而西思兮,哀郢都之日远。”“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综合两首诗的大意,屈原此次被放逐的路线,是从郢都出发,顺江而下,来到郢都以东的夏浦(今汉口),从江北渡江,登上鄂渚后,然后从陆路去湘,到达洞庭湖流域,最后在汨罗江自沉。这期间,前后有九年时间。这里的“鄂渚”,是在高处,故诗中用一“乘”字。乘,登的意思。从当时的地理位置看,鄂渚,是指江湖连通时的樊山及周边地域,也就是现今的西山、雷山与城区一带。城区原有三闾大夫庙、傩神祠等建筑物,西山风景区有望楚亭等景点,泽林镇有旱龙舟等民俗活动,即可为证。直到南朝齐代,诗人谢眺还在《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中写道:“于役倘有期,鄂渚同游衍。”可见“鄂渚”地望未变。

到了唐宋时期,“鄂渚”的地望发生了位移,由樊山及周边地域移到了江夏县(今武汉市武昌区)黄鹄矶(今蛇山)上,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认为,(鄂渚)“在江夏西黄鹄矶上三百步”。当代学者朱东润认为,(鄂渚)“在今湖北省武昌黄鹄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唐代诗人来鹄有《鄂渚除夜书怀》诗,开篇写道:“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说鄂渚靠近鹦鹉洲。其余如武元衡《鄂渚送友》,贯休《鄂渚赠祥公》,吕岩《鄂渚悟道歌》,常建《鄂渚招王昌龄张偾》等,均持此说。宋代诗人戴复古《鄂渚烟波亭》中有“倚遍南楼更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的句子,说鄂渚烟波亭靠近黄鹤楼,也持此论,其余如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项安世《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等,均持此论。细读发现,唐宋诗人的这些作品,“鄂渚”二字,都在题目中予以表明。究其原因,正如《舆地纪胜》上所说:“隋立鄂州,以渚故名。”具体地说,开皇三年(583),隋文帝下诏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开皇九年(589),废江夏郡,设立鄂州,治所设在江夏,这是“鄂”字西移的开始。所以,唐宋诗人便将“鄂渚”嫁接到了武汉市武昌区。

到了清代,“鄂渚”所指的范围又发生了变化。清光绪版《武昌县志》云:“鄂渚即樊湖。”其实,樊湖,是梁子湖、月山湖、鸭儿湖、江夏湖、鲊洲湖、夏兴湖、保安湖、三山湖、洋澜湖等樊楚地域湖泊的总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称:“江之右岸有鄂县故城,旧樊楚地也。”故史家称今鄂州地区为“樊楚”。据记载,史载元代诗人丁鹤年曾栖居“樊上”,居所便在洋澜湖畔。

南宋诗人王十朋在《过樊口》中写道:“鄂渚风烟接,吴宫草树荒。”又在《宿华容寺》中写道:“晓发华容寺,云开鄂渚天。”可见,“鄂渚”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区域。大致说来,上起武汉市江夏区,下至鄂州市鄂城区,东止黄石市区,南止大冶,长江南岸这一片区域,均在“鄂渚”的范围之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