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秋峰:浅谈诗作中他人诗句的引用 ——读晓歌诗作有感
在晓歌要进行研讨的一组30首的诗作中,其中有直接引用诗句的就有11首之多。这一现象引起我的好奇,在反复阅读那些带有引用诗句的诗作后,我对自己的所思所感进行梳理,就诗作中引用诗句的问题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诗作中引用他人诗句自古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凛凛岁方暮》“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出自《诗经》的《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和《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接引用《诗·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等。
一些脍炙人口的诗作中也不乏引用他人诗句。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
一、诗句的引用
1、开篇引用诗句
◎夏日人生
从冬到春到夏
我在“一件件脱下身上的隐喻”
冬季走了
但它漫长的影子,依旧在我身边
缠绕
春寒料峭,那股风缓慢而艰难的
穿过我和春的身心
继续向前逼进
最终,还是脱下我身上的一件隐喻
接着,夏季到了
我和万物的身影
赤身裸体,映现在小河河面上
这时的我骨瘦如柴
不知是谁告诉我
要想弥补这一缺陷
需要整整一个夏季
在这首诗中,“从冬到春到夏/我在’一件件脱下身上的隐喻’”开篇引用诗句是显而易见的。
◎父亲的目光
“生活在平原上的人
惯于把日子过得比平原还要平实”
日出,日落、下地、回家、春种秋收
周而复始
他们总是低着头走路
目光看得很近
比如:父亲一辈子只想做一件事
就是如何种好地
他的活动范围就是小河两岸
和周边的十几个村子
即使到了秋末冬初
大地一片辽阔的时候
他也没有心思,眺望远方
远方是个什么样子
他对远方没有任何神秘感
他的目光只盯着脚下
和脚下这片土地
在这首诗中“生活在平原上的人/惯于把日子过得比平原还要平实”,引领全诗,也是开篇引用他人诗句。
2、篇中引用诗句
◎午睡正鼾时
午睡正鼾时
两只家燕吱喳、吱喳叫着
唤醒了梦中的我
风雨来得有些急
“植物都站在窗外
它们很久没有听到雨水的发音”
刚开花的两棵枣树,紧挨着
一棵湿淋淋的,另一棵也湿淋淋的
我坐在一把老红木椅上
痴痴的望着外面
此时,如果我站在雨地里
我会不会变得年轻
红木椅会不会发出新芽
引用诗句“植物都站在窗外/它们很久没有听到雨水的发音”出现在诗作中间部分。
3、篇尾引用诗句
◎到了夏季
到了夏季
我们在一件件往下脱衣服
越脱越年轻
直到恢复人的本来面目
夏季缺少了包装
却多了几分原始
多了几分真实
如果到了晚上
再有一场小雨赶过来
雨点打在身上会出现
“不易察觉的小小颤动”
以“不易察觉的小小颤动”这句引诗作为结尾。
二、引用诗句的方式
1、直接引用
将他人诗句直接拿来,嵌入到自己的诗作中。晓歌诗作的引诗多是直接引用。例如:
◎黄昏
黄昏,狂风驟起
将南来北往的人流赶回家
晚上,月光缓慢而艰难的
深入小村的内部
些许“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瞬间都是模糊的”
这是,小满节气中的
一个晚上
2、间接引用
将他人诗句化用,或者借用他人意象,或者引用他人主旨,或者将他人诗句入诗。晓歌的诗没有间接引用诗句例子。为了拓展创作空间,尝试新的诗写可能,化用,或者借用他人意象,或者引用他人主旨,或者将他人诗句入诗等手段不妨一试。
三、引用诗句的来源
1、引用经典
通读晓歌这一组诗作,没有发现引用出经典诗作中的诗句。引用经典诗作的诗句也是引用诗句的一个来源。
2、引用佳句
◎深夜,我轻轻地走着
深夜,我轻轻地走着
担心,一不注意会惊扰了左邻右舍
会踩疼脚底下那滚烫的煤块
会让它们燃烧起来
这时,我不想遥望远方
让“所有的风声和慨叹
都定在了眼前”
千余年来,我的脚下
曾是广袤的森林
那一棵棵的树木,一片片的叶子
历经社会变迁和风雨冰雪
年轮一圈圈变得丰满
如今,成为辽阔的宝藏
我走在上面
犹如走在云里雾里
“我与历史不仅相隔土地
还相隔歌声”与诗句
其中“我与历史不仅相隔土地/还相隔歌声”是诗人高璨诗作《古音》中的佳句。
◎自己老了
自己老了
感觉身边的一切都老了
每天起床后,总要和万物一起
先咳上一阵
咳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然后,去村西一条老路上遛弯
那里寂静如初
自己心事重重的走上去
“想起昨天的事、去年的事,
更早之前的事——
昨天和去年也曾这样想过,
它们有很强的相似度,
就连情绪……”也相同。
这时,一朵朵云掠过
阳光照过来,照在了自己弯弯的
后背上
一个老了的人,一个连自己都感觉
老了的人
在此时此地,再次想到的还是咳
无论带上万物,还是谁
还是要咳上一阵子
咳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其中“想起昨天的事、去年的事,/更早之前的事——/昨天和去年也曾这样想过,/它们/很强的相似度,/就连情绪……”是作家李浩诗作《逃离》中的佳句。
◎午睡正鼾时
午睡正鼾时
两只家燕吱喳、吱喳叫着
唤醒了梦中的我
风雨来得有些急
“植物都站在窗外
它们很久没有听到雨水的发音”
刚开花的两棵枣树,紧挨着
一棵湿淋淋的,另一棵也湿淋淋的
我坐在一把老红木椅上
痴痴的望着外面
此时,如果我站在雨地里
我会不会变得年轻
红木椅会不会发出新芽
其中“植物都站在窗外/它们很久没有听到雨水的发音”引自诗人颜梅玖的诗作《傍晚快结束时》。
◎修鞋匠
在晚年,先是老伴走了
接着,儿子外出打拼
在都市站稳了脚跟
剩下他,守着几亩责任田
和一处老宅
老了后的他
晚年又学会一门手艺
成为三村五里响当当的修鞋匠
每到黄昏他便出现在村口街角
一辆三轮车,一条狗和一台收音机
陪伴着他
使他晚年生活有了依托
他内心深处在“淡泊和默默无闻的
缝合中”
其中“淡泊和默默无闻的/缝合中”是诗人梁小斌发表在2018年10月《诗歌月刊》中的佳句。
四、引用诗句的作用
1、深化主题
◎春天 我们去一条河看水
春天来了
我们去一条河看水
---一条河 托着一个小村
这个季节
无论站在河的南岸或着北岸
无论看河水或着堤岸
瞳孔都是温暖的 柔软的
小村 小河就这样开始生长
从村庄的中心到两头
从小河的上游到下游
我们来来回回
走累了 坐在堤岸的石头上
似乎在等待什么
就这样 整个上午
我们没有走出小村 小河的目光
这时 一群麻雀从杏林中飞来
从我们的内心穿过
“像沉默过的记忆
可以重新发声”
一首回忆之诗,因为诗句“像沉默过的记忆/可以重新发声”引用,使得诗作在忆旧主题基础上进一步向深处挖掘,“发声”是记忆的苏醒,也是记忆的再生。
2、拓展诗意
◎十字路口的时间
十字路口的时间
被信号灯切割的支离破碎
哪一部分属于你
哪一部分属于我
哪一部分属于空间
红灯叫停时
无论车速快或慢
无论碰到我或碰到你
我们很难聚到一起
人生的路口太多
而时间又是那样短暂
如果赶上雨天
雨滴“碎在车玻璃上
就是一个极具引力的黑洞”
与伊蕾海上的黑洞是否一致
是否相同
相同或不同
你我谁该走进去
诗作中引句“碎在车玻璃上/就是一个极具引力的黑洞”,让写时间之诗在多维空间上开拓出新气象,诗意有了更多指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晓歌诗作引用诗句精当而巧妙,那些诗句或是白菜顶着的雪,或为画龙点睛,或如清泉石上流,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诗作的诗性、诗趣、诗味,他引用诗句是成功的。在晓歌的诗作中,那些引用诗句无一不是佳句,这也能看出晓歌在不停歇地跟踪新诗的写作的最新动向,还是有着新诗巨大阅读量的一位勤奋诗人。
晓歌诗作引用诗句与抄袭是有区别的。晓歌引用诗句是为深化和拓展主题服务,与抄袭的目的不同;晓歌在一首诗中引用诗句多为一两行,最多不过五行,是节制和理性的,与抄袭的手法不同;晓歌引用诗句是“嫁接”,让那些被引用诗句成为自己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抄袭的结果不同。
引用诗句必须慎重,一是弄不好就有抄袭剽窃之嫌,诗坛被爆抄袭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引用不当不但不会为我所用,反而损害了诗作,因为被引用诗句而让一首诗作犹如夹生饭,引用诗句突兀,与自己的诗句格格不入,如芒在背。晓歌诗作引用诗句是值得肯定的,他是自觉的,是有所警惕和防备的。
2019年10月11日
作者简介:井秋峰,生于1967年8月,河北文安人。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曾就读于唐山工程技术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