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还能给你带来福利吗?
议论议道
纯文学还能给你带来福利吗?
今天再次感谢大家能够关注本群,在连续发生了那么些事情之后,依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呆在本群,令顾某万分感激!再次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的厚爱,你们的不离不弃是我前进的最好动力!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文学的那点大事!
为什么说是“大事”呢?因为,文学爱好,在我个人来说绝对不是小事,它是您一生的事。因为自己的坚持,自己给自己打了很多很多的鸡血。
但是,当有一天,夜空很阴沉,天气又沉闷的当口。突然发现,这绝对不是那么回事!
你写你的文,早已经沉浸在那个“自我”里面了。而且,你写的越多就越难自拔!
你究竟是不甘心,你想把你的文章发表出去,发给那些所谓的大刊,而且是纯文学的那种。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在当今纯文学日渐式微的当下,你的文章要在本身都难以维系下去的纯文学刊物发表,那就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啦!
除非你的文章早已练就登峰造极地步。好了,不给大家打击了。
可是,当我们热血澎湃地坚持写稿,一直一直坚持下去写作了,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究竟是在浪费生命还是在怠慢生活啊?说到底,纯文学是个小圈子。
曾经,《当代》与《收获》《花城》《十月》这些文学圈内响当当的名字并称为纯文学期刊“四大名旦”。这些杂志也是纯文学的“梦工厂”,很多作家因为作品被这些期刊刊登而“天下谁人不识君”。而如今,包括“四大名旦”在内的纯文学期刊有着怎样的生存状况?还有多少人在关注?
《白鹿原》等作品在《当代》首发一时洛阳纸贵。
20:19
当年的那个梦想,成就了多少少年文学梦?
但是,当你走进书店,却发现,那些纯文学书籍面前几乎无人问津。相反,那些大众媒体书籍遍地都是。这是社会的悲哀?
因为快捷,因为阅读的方便,大众文学却早已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多年。
在某国人的《不阅读的中国人》一书中阐明,中国人每年平均阅读不超过一本书!其实,那是作者根本没有深入去调查研究而已,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上面都是文字信息啊!
国人每时每刻都在阅读,而且见缝插针地阅读!他们都在阅读什么呢?我想大家都不会去阅读所谓的纯文学文章吧!
那些需要很有品位的文人才能品味出文章意味的文章,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并一直坚持看下去呢?
做个调查啊,大家对手机上什么样的文章最感兴趣?大众喜欢的,你一定就要去多写,这样才能有市场啊!
你们知道吗?现在写市场文的人非常多!
他们都会做深入调研后才动笔写,写出来就有刊物要。
为宣传而宣传的那叫软广告而已,不是文学范畴
江南子老师,看来你是个情感细腻的人哦
市场文的作者们因为写的市场文而生活得如此滋润,能不叫人羡慕吗?
有时候,他们的一篇文章可以同时发表好几十个刊物,还有转载费!请别忘了,纯文学知识自我陶醉而已啊,有多少人的文章能一代代传下去呢?
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多么坚辛的创作啊!能不考虑换成大米?
其实,我所说的不是要请大家彻底丢弃纯文学,而是找到发表的途径后再去写
这样把自己写的文字都变成铅字了,才能有真正的成就感。
我们早已过了所谓的虚荣心满足感,要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写下一些实在的东西来。
我挺羡慕加崇拜你的,真的江南子!
大众文学都写起来吧,没有人会说你的文字不如纯文学的。
现在正是大量需要大众文学的时候,纯文学的夕阳辉映下,正在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没必要浪费在所谓的终身追求上,特别是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没有的那份追求上。
找准媒体,找准自己,多研究样文,大家都可以的。
我有个网友,对写作非常痴迷,在上下班途中,要花去4个小时的时间。
她便每天利用这4个小时,在手机上写文章,一天天地写,看别人能写,我为什么不能?
报着这样的心态,她足足坚持了一年!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
所谓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这样顺理成章,后来,她把每天写的文章和刊物上一遍遍对照,一篇篇去投稿。居然每投必中!
看到自己辛苦没有白费,她对自己的过去报以了微笑。
但是,纯文学的用稿量会有那么大吗?充其量一年一刊物只能给你发几篇文章而已。
可是,有的大众文学创作者,他能够在一期刊物上连续上刊达5篇以上?答案是肯定的!
他用的笔名就很多个,像佚名、马亚伟这些老师。写的多了也可能成专栏作家了。
大家细心点可能还能发现,连续好多期都是那些作者的文章。人家写的多啊,每期都会优先考虑上刊。
不瞒大家,我也在好几家刊物连续8期上稿过。我用了好几个笔名。
现在真的因为上班太忙了,供稿来不及。所以,上稿真的不是太难的事!
只要大家用心去研究刊物风格,多和编辑交流沟通,稿费雪片般飞来不是梦啊!
我在收到稿费单的那一刻,晚上即便菜很差也吃得非常香呢!
而且当手头积存许多稿费单时,那手感也真的是不错的哦!
透露大家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知音》《家庭》,《婚姻与家庭》《华西都市报》这三刊一报的稿费是你所不敢想的!
一篇稿费3000打底哦,多则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