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息肉和肿瘤有关系吗?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注意:患者切勿擅自试方,请找专业中医师开方。

01

息肉和肿瘤有关系吗?

息肉,其实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人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从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到子宫、膀胱,都是喜欢生长的地方。

息肉有“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等等。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

息肉一般都长得慢,藏的很深!

息肉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很隐蔽。最易暴露的是声带息肉,它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就让人声音嘶哑,而被及早查出;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才会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而被医生看到;小儿的直肠息肉,因为易出血而从肛门脱出而露出“马脚”;胃体上的息肉却可以长得很大而患者毫无感觉;最阴险的是大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只不过我的表面很脆弱,容易出血,病人一旦发现血便才会去看医生,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千万不要等到有症状了才去就医!

息肉是癌的近亲!

息肉是会癌变的,因为癌变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一旦出现症状被发现,就很有可能已成晚期癌症,有了广泛的转移,这时医生也束手无策。95%的大肠癌就是息肉而来!

哪些息肉会癌变?

因为恶性的毕竟占极少数,良性的占绝大多数,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即使癌变,也要经过较长时间。

1、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应警惕其癌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应将其当作恶性来看待。

2、组织学属于腺瘤型的息肉易癌变,属炎症型的则恶变较少。

3、体积较小、带蒂的息肉,多属于良性,且不易癌变,你不必紧张害怕。但宽基广蒂的息肉常难平安,容易癌变。

4、某些有遗传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等容易癌变。

5、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增加,如一个息肉的癌变率为1%,那么生长了100个息肉,癌变可能就接近100%。

息肉成为癌的时间要5—15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你能发现,切除,就再也没有机会癌变了。人大约在你40岁后,息肉就可能长成癌,所以,要在息肉长大之前发现,在40岁前做检查。

这么长的时间内,如果都不去医院筛查,那么,息肉就能顺利地长成一个癌瘤。

切除息肉很简单!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已能够在内窥镜下用圈套器割除,或以电灼、激光来治疗,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不再需要剖胸、剖腹,甚至不需要住院。但对于那些范围较广,体积较大的,在内窥镜下切除有困难,仍需手术治疗,以“一时之苦”来换取“长治久安”。

切掉的息肉会不会死灰复燃?

息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虽然切除了,但是生活习惯没变,体内环境没变,适合息肉生长的土壤还在,还会生根发芽,死灰复燃!所以,即使切了,还要定期复查。

以结直肠息肉为例:肠息肉疾病具有很高的复发性,这次是在直肠,下次很可能在其他部位发生。因此,患者在术后遵医嘱定期进行肠镜复查很重要。

对于一些增生性的肠息肉疾病,其生长速度很慢,患者可在术后1~2年随访1次;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应该1—3年复查一次。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3—6个月再复查一次,此后的复查频度请遵医嘱:

1、首次肠镜检查因肠道准备不好,影响检查视野者。

2、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

4、大于1 cm的广基息肉。

5、大于1 cm的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重度异型增生者。

6、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艾灸能治疗息肉吗?

相对手术来说,艾灸对付息肉有两个优势:

1、安全有效。艾灸就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在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和风险的同时,悄无声息地让息肉“由大化小,由小化无”。

2、从根治理。艾灸可以对症调理患者体质,从根阻断息肉赖以滋生的土壤,解决息肉反复发作的问题。

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来说,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息肉,不过子宫内膜息肉完全可以借助艾灸调理得到解决,而且有效率非常高!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造成宫颈管黏膜突出,进而形成息肉。息肉较小时,患者常无自觉症状;息肉较大时,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和接触性出血。

慢性炎症的存在意味着免疫力有缺陷——由于免疫力降低,导致阴道的酸性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引起真菌感染,诱发慢性炎症。追本溯源,可见免疫力低下(正气不足)是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根本原因。此外,若体内湿气过重,下注胞宫,遇寒则凝形成血瘀,时间长了,也会痰瘀互结而成息肉。故而,临床上针对子宫内膜息肉,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

取穴:(1)中脘:用以提升胃肠功能,调整消化系统。(2)神阙、关元:用以匡扶正气,固本培元。(3)子宫、归来、八髎:用以活血化瘀。(4)足三里、三阴交:常用于调理妇科,可作为辅助穴。

文章页面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