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听风楼”的冯亦代先生

冯亦代先生

什刹海地区自元代以来就是文化名人集中居住的区域之一,因此名人文化既是什刹海地区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什刹海地区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自北平城和平解放以来像郭沫若、陈垣、白寿彝、余嘉锡、单士元、张中行、顾随、梁漱溟、莫言、田间、萧军、刘心武、马烽、丁玲、杨沫、徐城北、杨宪益、沙博理、梅兰芳、侯宝林、凤子、张伯英、蔡若虹、吴冠中、李瑞年、周怀民、潘絜兹、关广志、白雪石、华君武、张仃、钟灵、彦涵、王朝闻、张伯驹等近百位文化名人在此居住。在这些文化名人中,还有一个住在“听风楼”,并以“楼风”为笔名的冯亦代先生。

那为什么冯先生要把自己的住房戏称为“听风楼”呢?这个故事还要从1972年底冯先生结束“五.七干校”劳动之后谈起。

冯先生住在三不老胡同1号院,两栋红色的砖楼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产物,因为是全国政协职工宿舍,这所院子被附近居民戏称为“政协大院”。“政协大院”四周为平房院为主,楼前楼后无遮无拦,所以有“楼大招风”之嫌。冯先生住的121室,位置正好处在楼房的东北角,冯先生“每每坐在这间楼头,可以听到四面八方吹来的风。冬天是西北风,夏天是东南风,春秋之时则风在东南西北之间”。所以冯先生抓住了“听风”这样一个特点,起了“听风楼”这个雅称。

当然“听风”的含义较为复杂,尤其是作为学者的冯先生,把自己住的地方戏称为“听风楼”,这名称背后是否还有其它的寓意呢?

住在同楼的诗人北岛先生推测,这“听风楼”不仅仅含有“听风”意思,也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风”寓意,还存有观察“政治风云变幻”的“观风”含义。北岛先生的一番解读,或许能从某一个角度反映出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冯先生的一些心态。直到1977年,当冯先生听说《世界文学》要复刊了,还要刊登他的稿件,他就像“一棵眼见着快蔫了的植物找到了花盆”一样。——其实这才是冯先生的真实本意呀!表面是“听风”、“避风”、“观风”,冯先生真实的意思是借“听风楼”之意,以此来言情,更是明志呀!

不足15平方米的“听风楼”,多少带有多功能厅的性质。它既是冯先生的工作室,又是起居室、会客室、餐厅。在这间小屋里,除了几件旧家具外,剩余的空间几乎全被冯先生收藏的图书杂志所占据着。虽然表面上“听风楼”显示出了冯先生当时的“寒酸”,但冯先生却自认为“听风楼”道出了他的“富有”。因为“听风楼”里常有那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们大驾光临,屋子里藏有冯先生万般珍爱的书。更为可贵的是,冯先生可以在风的相伴下,查阅资料、思索问题、整理稿件……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献给读者。

住在简陋的“听风楼”里,冯先生认为这种生存环境能给他带来创作上的灵感。他在文中写道,“这间小楼在二楼角落里,却正是四面八方风向汇聚之所。特别在冬天刮西北风的时候,我这扇北窗首当其冲,给人的感觉是身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而不知会吹向何方。”“风”或许给人们带来种种不便,但是冯先生却从四面八方的“风”中悟出了“风”的执着与勤奋。1979年《读书》创刊后,冯先生近20年的时间在该杂志上不断地发表文章,他的“西书拾锦”成为当年中国读书界一大品牌。

“听风楼”挨着德胜门内大街,冯先生在写作之余可以在什刹海畔信步一番。他认为什刹海畔“一年四季都有值得一看的景致。春夏间有夹岸的垂柳,摇曳生姿。对终日埋头于卷牍之中的我来说,在这里不仅可以耳目一新,而且能得到屋里享受不到的乐趣;冬季湖水结成坚冰,滑冰人的欢呼化为一股热浪,穿破空间。我感到自己被紧紧地围在纯真的感情里,使年逾花甲的我有了重获孩提时的喜悦之感;到了夏季,这里又是游泳嬉水的地方,击水的哗哗声,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稚,暂忘病痛的烦忧,得到刹时间的心地宁静”。冯先生还特别喜欢什刹海秋天的夜晚。“秋夜皓月当空,水里也有个月亮;皓月有时为白云遮掩,水里的月则为水里的涟漪所嬉戏……看到如此美景,我总有一种心醉的感觉。”

当年住在恭俭胡同的叶君健和宛茵夫妇,住在南官房胡同的凤子和沙博理夫妇、孙武绳和蒋琬夫妇,住在东煤厂胡同的黄宗江和阮若珊夫妇,住在南钱串胡同的侯宝林大师和北官房胡同的美术理论评论家吴甲丰先生……他们都是冯先生的挚友 。

因为这些朋友都分散居住在什刹海地区的大小胡同之内,冯先生拜访这些朋友的时候,会顺便在附近的胡同里走走。走在这些胡同之中,冯先生感到这里“静谧得可以,迎来了心绪的清净”。而蕴藏在这些胡同丰富的老北京文化元素自然会引起冯先生的兴趣。

笔者曾作出这样的假设,在北官房胡同,冯先生可以借道探访一下“兆惠府”旧址、张伯英先生故居、三元庵旧址和溥仪先生临时居住的院子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在“枣林院”里的那些美术理论界的老前辈们聊上两句,再和吴甲丰先生结伴落座于潘絜兹先生的“蚕室”里;在南钱串胡同,冯先生可以和侯宝林大师一同到太平庵、观音庵、妈祖庙、天寿庵等旧址探寻一番,聆听侯先生在什刹海地区生活的种种经历;在东煤厂胡同,冯先生会饶有兴致地在走进“水井房”、白家麟故居,抚摸一阵子凹凸不平的大墙缝,然后与黄宗江先生坐在“陋室珍壁”里,品着小酒,赏着字画,天南海北地调侃一番;冬天的时候走进好客的“洋姐夫”沙博理先生家里,窗外刮起了料峭的寒风,可屋内炉火融融,温暖如春。他们在炉子旁“围坐在一起,漫无天际地谈着”。和“洋姐夫”道别之后,冯先生还可以到多罗敦郡王府、溥家祠堂、槐宝庵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走走,顺便再和住在附近的居民们打听一下“荷花白”、“帘子魏”、“冰窖岳”、“小儿王”的趣闻轶事……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到“听风楼”里的冯先生,在风的陪伴下,坐在案头前默默地写着。

——摘自《坊间珍闻——什刹海访谈录》

(0)

相关推荐

  • 京城胡同都是横平竖直,这条胡同却斜着修建,达官贵人云集

    许多游客到了京城后,喜欢到胡同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胡同的前世今生.通过胡同的故事,来触摸这座古老城市的脉搏. 大家注意到,京城有一两千条胡同,绝大多数胡同都是横平竖直,像棋盘一样.而在西城区地安门 ...

  • 北平研究院旧址

    <科学出版社>的大院里 除了<贝子弘旿府>之外 还有一处珍贵的历史遗迹 这就是<北平研究院旧址> 北平研究院旧址 国立北平研究院,1929年9月9日在北平成立,下设 ...

  • 晒闷锅的北京不很大

    台湾人游上海系列 晒闷锅碎碎念 伟大的祖国山河, 晒闷锅跑了近30个地方, 上海也很多地方都跑过了, 写个游记吧我想.什么豫园大世界就算了, 人民广场南京路大家都自己探索好了.想写一些令人感动却不令人 ...

  • 冯亦代:80岁时迎娶黄宗英,谱写绝美黄昏恋,遗言与原配合葬

    黄宗英与冯亦代 "白发映红颜,小妹成二嫂,静静港湾里,归隐书林好." 1993年,作家袁鹰得知他的好友冯亦代,将与黄宗英结婚,提笔为了他们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的"小妹&q ...

  • 听风楼记

    这段时日,听得最多的是风声. 每到阴雨天,它就不请自现. 在单位,13楼办公室,风声挤过窗户,招呼也不打一声,直钻耳膜,听得人满心厌烦. 到家,4楼,刚打开门,迎接自己的还是风声,好像它才是主人,而我 ...

  • ​冯亦代:漫话读书

    或有问我是怎样读书的,容我慢慢道来. 起初我一段时候只能读一本书,特别是读理论书.但长时间只读一本书,不免觉得厌气,只能放下书来不读,去做一些别的事情,等到重又拿起书时,总觉得有难以为继的迷茫.在读文 ...

  • 从黄宗英想到她的黄昏恋人冯亦代

    2020年12月14日,著名影星.作家.编剧黄宗英的传奇人生谢幕了.这一消息在网上纷纷流传,虽然没有热传到"恰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地步,却也有"风乍起,吹皱一 ...

  • 刘宏宇:知命随笔|话说听风楼

    知命随笔:话说听风楼 [杂念] 刘宏宇 在我差不多所有投递给作家荟平台的跟"文学"沾边儿的文字稿件中,都在页眉的右侧有"听风楼闲语"的标注,意为"在听 ...

  • 冯亦代与原配携手52年,80岁另娶女演员,去世前留遗嘱:与原配合葬大海

    "一生一代一双人",这是清代才子纳兰容若的词,更是无数人憧憬的爱情的模样.然而这样的美好愿景终究是空中楼阁,又有几人能实现呢?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多薄情寡义.鲁迅.曹禺.郭沫若. ...

  • 黄宗英与冯亦代的两地书

    作者:王凯 在寒冷的2020年岁末,素有"甜姐儿"之称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在沪上安详离世,享年96岁. 众所周知,黄宗英是"电影皇帝"赵丹遗孀,赵丹去世 ...

  • ​冯亦代与黄宗英的黄昏恋 (转

    ​冯亦代与黄宗英的黄昏恋 (转) 1980年,著名演员赵丹(1915-1980)因病去世,妻子黄宗英一直独居.有朋友劝她再嫁,黄宗英一概回答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我曾经嫁给了大海,难道还会嫁 ...

  • 纯爱——黄宗英与冯亦代的最纯黄昏恋

    最近看黄宗英的<百衲衣>,有一个小细节吸引了我. 在<追踪徐迟>这篇文章中,黄宗英提到女作家张抗抗来找她借一本已经绝版了的书,张问黄有没有,黄说:"有啊,就在亦代最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