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穴
神道穴(shén dào xue)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臟俞(《備急千金要方》),藏俞(《針灸集成》),藏輸(《針灸集成》),神通穴,沖道。屬督脈。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神,指精神;道為通道。意其為胸中之神氣,又指道路。像其地位高顯,如日如心也。神道者,胸中之神氣,乃日與心之意也。謂其平齊心俞,下接靈臺為心神出入之道路。心俞在椎之兩側,與心氣相連,心神仗督陽之氣而行,所經之道,名曰神道。氣之伸者為神,行之通者為道。督脈之氣,升而上通,行而直達。本穴旁平心俞,心藏神,喻此為心神通達之道路,主治恍惚、悲愁、心氣不暢諸疾。《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曰:“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因名神道。神通、冲道名意与神道同,通为通道,冲为冲行。
取穴方法:
神道穴位于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处。
穴位解析:
(1)神道。神,天之气也。道,通道也。神道名意督脉阳气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质为灵台穴传来的阳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此气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并循督脉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通、冲道名意与神道同,通为通道,冲为冲行。
(2)脏俞穴。脏,内部脏腑也。俞,输也。脏俞名意指心脏的高温热气由此外输督脉。本穴位处脊背上部,与体内的心脏相邻,心脏的高温热气由此外传体表督脉,故名脏俞。
神道穴意义:督脉阳气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督脉上传身柱穴。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主治疾病:
心痛,怔忡,失眠健忘,中风不语,癫痫,腰脊强,肩背痛,咳嗽,气喘、晕眩、颈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难、情绪不安、红脸症等。
〖人体穴位配伍〗
配关元穴治身热头痛。
配神门穴治健忘惊悸。
配百会穴、三阴交穴治失眠健忘、小儿惊风、痫症、頭暈。
配心俞穴、厥阴俞穴、内关穴、通里穴、曲泽穴治胸痹。
配心俞治癲癇。
配神門、三陰交治失眠、健忘。
配關元治頭痛、身熱、寒熱往來。
配少海,有行氣清熱養心的作用,主治心悸,多夢。
配幽門、列缺、膏肓俞,治健忘。
配心俞,有寧心安神的作用。治風癇]、神昏。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五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附注】
《黃帝內經素問·刺熱》:五椎下間主肝熱。
《針灸甲乙經》:身熱頭痛,進退往來,神道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寒熱頭痛,進退往來,痃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可灸七七壯至百壯止。小兒風癇,瘛疭,可灸七壯。
《針灸大成》:主傷寒發熱,頭痛,進退往來,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失欠,牙車蹉,張口不合。小兒風癇,瘛疭,可灸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