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殷铭桢:大学生“多任务模式”的质量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多任务模式”;质量保障
摘 要:大学生活的多元内涵促使大学生纷纷开启“多任务模式”,但生活领域比软件领域更难保障“多任务模式”的实际质量。“多任务”引发“放水”彰显出时间精力错乱带来的质量缺陷,分类避免疲劳、规划掌控进度、训练大脑兼容力才是可行的质量保障。整体“多任务”搭配特定时间“单任务”的模式,更能提高效率并带来更高的成就感。
一、大学生活的多元内涵促使大学生纷纷开启“多任务模式”
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高中时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上,然而大学生活则有更多其他事情处理,包括实践活动、社交活动、志愿活动以及自己的兴趣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环绕下,很多大学生养成了“多任务”处理模式。
二、生活领域比软件领域更难保障“多任务模式”的实际质量
在软件应用领域,“多任务”模式是指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被称作一个任务。类比到大学生活,表现为同一时间段,大学生抽空做不同的事情,这看起来完成任务的时间缩短了,似乎效率提高了,但其实深入探究会发现,效率在这种多任务处理下会变得低下。
三、“多任务”引发“放水”彰显出时间精力错乱带来的质量缺陷
许多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由于对每件事物都很新奇,希望去尝试,导致自身积攒的事情越来越多,再加上又没有做好细致的规划,任务堆积,只能多个任务穿插进行,以达到要求。例如,在课堂上划水写策划、总结、论文;在讲座上阅读文献,查找资料等等。“多任务”模式下的大学生在不同任务间随时切换,这种不断切任务的生活方式显然并不是取得进步的有效方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精力,并且对大脑造成伤害。[i]此外,多任务切换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上一个任务的未完成会直接影响后续任务的表现,导致效率没有预期中的高,甚至是任务完成的不到位。
四、分类避免疲劳、规划掌控进度、训练大脑兼容力是质量保障
尽管“多任务”模式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需要同时期完成几项任务,以下建议或许能初步解决“多任务”模式的问题。首先是进行任务分类、做好规划。根据重要程度与时间安排,将任务分类并及时完成任务,尽量不要拖延至截止时间前完成,避免手忙脚乱。在这一点上,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上的时间规划软件,按照计划一步步完成,避免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在一个任务上。为了避免“多任务”模式带来的效率问题,大学生还可以适度训练大脑,适应“深度工作”,例如可以进行舒尔特方格的练习来训练注意力,摆脱对分心的沉迷,不再在不同的应用程序间频繁切换。
五、整体“多任务”搭配特定时间“单任务”的模式更有效率和成就感
《奇葩说》中,詹青云在一次结辩时说,“只有完结了一件事,才能认真去做另一件事。”“多任务”模式可能只是在许多事情积压在身上而产生的一种模式,但“单任务”却是会更有效率,也更有成就感,当你全身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难。
[1]安琪儿.效率变低的“元凶”[J].风流一代,2020(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