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我们不妨站远一些
前不久,看到一份周杰伦在演唱会上与虚拟邓丽君合唱《千里之外》的技术说明,据说一场完全依靠虚拟技术创造的邓丽君演唱会即将在2014年诞生。不知道你是否会把这件事当作一条娱乐新闻看,但我没有。记得那天,我写下这样的日记:“人们陶醉于技术的时候,忘记了对伦理的恐惧了吧?”
有人会说,这是社会发展趋势啊,几百年前的人还想象不到人真的可以上天呢!几十年前的人把坐在家里买东西当作科幻小说写呢,而今这些不都成了现实?
是的,技术就是这样以我们始料未及的速度爆发式发展。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有这样的推论:当我们凭借手机通讯录、在线百科来放弃记忆力,当我们借助视频通讯设备和虚拟游戏来放弃肢体活动的机会时,《机器人瓦力》中头与四肢严重萎缩的人类形象是否也早晚会成真?当我们越来越依靠虚拟场景来满足生活体验,依靠电脑表情符号来替代真实交流时,《黑客帝国》里面的镜像人类世界是否也早晚会成真?但是,那是我们希望的发展趋势吗?
或许,即便是沦陷,只要是不可逆的都可以称为趋势吧。于是,人类社会在自己创造的信息技术中向着反人类的方向悄悄迈进。就如同亿万年前,世界朝着反恐龙的方向悄悄发展一样……
说到恐龙,想起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看到的一幅科学图示:如果把地球诞生到2013年的今天比喻成一天24小时的话,恐龙大约在22点时出现,而到23点57分时,人类才登上历史舞台。也就是说,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人类,其实我们不过是地球变迁历程的沧海一粟;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其实我们只是它最新的一个房客。
但是,我们太过优越,太过自负,我们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我们理所应当地统治这个星球。然而事实是,我们对海洋、对天空、对森林、对荒漠、对自然……包括对我们人类自己都知之甚少。可惜,我们在没有充分参透这些奥秘时,已经放弃了谦卑之心、敬畏之心,自顾自地做了太多事情。
同理,我们对儿童也是这样。
整个社会对于儿童的研究都起步很晚,我们每个为人父母的人,对于儿童的了解就更是有限。但是,我们通常是怀着居功自傲的心态去对待儿童的。我们觉得自己也有过童年,自然知道孩子是怎么回事。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然可以俯视儿童。我们自然而然地带着“主宰”之心,去“培养”“教育”和“塑造”儿童,却根本没有发觉,儿童恰恰是比我们更神奇的生命体,是承载着更多大自然的祝福与给予的生命体,是我们需要谨言慎行,敬畏与呵护的生命体。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商家的竭力嘶号功不可没。他们对3岁前脑细胞分裂程度的着重渲染,他们刻意把左脑与右脑割裂而提出的单独开发理论,他们觅得一个“敏感期”的概念后借机营造的“过时不候”的焦虑,让父母仅存的那些平和与审慎丧失殆尽。我们开始担心,开始焦虑,开始在一件本该“静候佳音”的事情上采取催生的态度。我们甚至直接用人生终点时也许会刻在墓志铭上的荣誉,当作眼下培养孩子的目标……在起点和终点间拉一条最直的线,不去考虑儿童的成长节奏,不去考虑路径是否单一,只是想着“快些、再快些”。
慢些,再慢些;并且,远些,再远些吧!
这里说的远,一方面有目光放长远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后退两步,以便更整体地看一个孩子;让我们去了解“儿童”这个整体,而不是时刻紧盯自己这一个孩子;让我们的控制无法轻易触及孩子,以便我们在做出任何一个影响他的决定前可以三思;让我们站远一些,放下眼前的焦虑,放下手中紧握的育儿之“术”,而是从“道”的角度去审视儿童,了解育儿,思考如何做父母。
我想,当我们真的站远一些,会看到更完整的图景,也会让内心更平和,而这两点对于我们的孩子,真的很重要。也正因为此,我充满期待地读完了李子勋老师的这本《早教的秘密》,并且真诚地推荐给大家。书中所讲,恰好是帮助我们学习如何站远一些——远离日常操作,远离教育目标,远离教养技术,而是通过一些形而上的思考,成为更清醒、更包容、更多元、更具吸收性的父母。这,是当下的社会环境里,你能为孩子做的非常有益的一件事。
最后,让我引述李老师《早教的秘密》后记中的一段话,自勉并与你共勉:“读了这本书仿佛我们什么都没有改变,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收获,但读过的人与未读过的人的内心似乎有了些不同,亦如蝴蝶效应。当我们被越来越多的育儿难题困扰时,这些不那么切合实际的观念,也许会为大家解决问题带来不一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