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妻儿15年…在日本含泪活着的中国父亲,看哭了400万网友

“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

他叫丁尚彪,上海人,他狠心“抛下”妻儿,在日本打了15年黑工;他靠一己之力,扭转了家庭的命运,改变了女儿的未来...

他的故事,被一个中国导演耗时10年真实纪录,拍成纪录片《含泪活着》

在日本一上映,感动400万观众,票房超过同期《阿凡达》;在豆瓣,2万人含泪打出9.2的高分。

01▼

35岁借42万赴日留学

1954年,丁尚彪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

1970年,16岁的丁尚彪,作为知青被安排到安徽省五河县插队。

那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地区,每到冬季农闲,举家外出乞讨的情况并不少见。

艰苦岁月里,他与同是上海知青的陈忻星相识、相恋、结为连理。

1981年,夫妻俩再次回到上海,已是年近三十。

他们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丁晽,意为光明、希望。

文革之后,因超龄错失考大学机会的丁尚彪,只好在一家工厂食堂上班。

偶然的一天,他花5毛钱买了一份日本留学资料。正是这5毛钱,彻底改变了老丁的人生轨迹。

老丁认为:这是他的机会,他要改变命运!

赴日留学,需要支付42万日元学费,相当于夫妇二人十五年的工资。

1989年6月,35岁的老丁靠借来的钱,单枪匹马远赴日本,背水一战。

老丁辗转多次,到达目的地,得到当地政府发放的留学签证。

然而,眼前的现实如一盆冷水浇面。

这里是北海道的一个边陲小镇阿寒町,偏僻落后,当地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学校用地也才刚刚改造好。

原来,他被中介骗了。阿寒町的教学含金量很低,一切都是吸引外来人口的由头罢了。

他满怀希望来到日本求学,没想到命运阴差阳错。他将度过与家人不相见的十五年。

02▼

开启打“黑工”的15年

6月的深夜,老丁决定逃离,去到千里之外的东京上学。

没想到,到东京之后,老丁被告知转校申请没有被批准,连签证也没了。

42万日元的巨债,换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了尽快还债,他决定暂时留在日本打工,毕竟这里的工资是是国内好几倍。

他去餐馆洗碗、去建筑工地打工、去工厂干活、当清扫工,什么都干。

一天的工作结束,已是深夜,末班电车已收工,他才独自沿着轨道走回家。

打工的几年,他想通了一件事:自己这辈子的机会是没了,该趁早为孩子打算了。

他要挣更多的钱,供女儿读书,到海外一流大学留学。

省吃俭用,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寄回了上海。他要靠自己的力量,把家庭的命运彻底改变。

就这样,他顶着“黑户”的身份,忍受与家人分离的孤单、被警察发现的恐惧,熬过了长达8年的打工岁月。

老丁的人生像赛跑,他已经拿了接力棒跑了这么远,一定要争取传给女儿。

他想: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不过时。

03▼

一家三口分隔三地

8年来,隔海相望,不得而见。

1992年2月,上海。

老丁的妻子陈忻星在纺织厂上班,一边工作一边养育女儿,苦撑八年,靠自己的工资维持着整个家。

为了给女儿存够留学的钱,老丁寄回的钱除了还债,几乎没动用过。

女儿丁晽,正在上海复旦附中读高三,即将面临国内高考和海外留学的双向挑战。

母女两人一间斗室一张床,少了父亲的陪伴,依旧坚强地生活。

丁晽珍藏着一个录音带,是当年生日时,远在东京的父亲通过上海广播电台为她点播的歌曲。

“我的好女儿,当你坐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时候,当你复习功课疲倦的时候,请你在心中听一遍爸爸为你点播的歌曲,我想这首歌会给你温暖,给你力量,将鼓起你战胜困难的勇气。”

歌曲响起,是苏芮的《牵手》: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1997年6月,考试结果出来了,丁晽不负众望,考上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数月后,上海机场,陈忻星目送丁晽远去,在女儿的背影后泣不成声。

1989年,老丁带着留学梦远赴日本未归;1997年,女儿踏上留学旅程,承载着父女两代人的梦想。

8年前,同样是在这里送走了丈夫,今天又送走了女儿。

一家三口分隔三地,各自怀着深深的思念。

04▼

相聚一天,“爸爸再见”

终于,丁晽要见到父亲了。

丁晽的飞机经由东京转纽约,她要利用这次机会,与阔别8年的父亲见一面。

转机一趟,丁琳可以在东京停留24小时。

因为出入机场要身份证,老丁不敢进机场迎接女儿,他们相约在日暮里车站见面。

一见面,老丁抢过丁晽手中的行李,“女儿长大了,长高了。”

回到住处,老丁他不停地跟女儿说着话,叮嘱她鼓励她。似乎一次性,要把这么多年缺失的父爱给补上。

丁晽乖巧地听着爸爸絮叨,8年未见,他还是爸爸。

第二天,老丁带着女儿坐电车去机场,因为他“非法滞留”的处境,只能把女儿送到机场前一站。

父女俩在电车上,度过了8年来相聚的最后50分钟。

最后一站,老丁忍不住哭了,女儿也跟着哗哗掉眼泪。

老丁擦干泪水默默走下电车,站在站台上,隔着车窗看着女儿渐行渐远。

女丁晽背对着车窗,痛哭,不敢回头。

她说:爸爸再见。

丁晽去美国上学后,老丁为了帮女儿实现成为医生的梦想,每天打三份工,更加拼命了。

四十出头的老丁,牙齿脱落了好几颗 ,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但老丁不怕,他知道,团聚的日子不远了。

05▼

阔别13年夫妻重逢

上海,只剩下陈忻星一个人。

她想去美国看女儿,于是去申请签证,结果被拒签,又申请又被拒签。她不死心,5年多,连续11次申请,全部拒签。

终于在第十二次申请时,成功了。

她还有个愿望,就是像当年女儿一样,利用东京转机的机会,与丈夫见面。

当年一别,已是13年,很漫长,每一天都在盼望团圆。

临行前,她去定做了新衣服,做了发型。

另一边,老丁换上新的床单被套,还拿出当年结婚用的红枕套,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老丁还是在日暮里车站等待着妻子,这次,他们相聚的时间有3天。

阔别13年,相见那一刻,夫妻俩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盈盈地看着对方。

他们去了浅草寺、上野公园、东京湾大桥,逛街留影,像一对年轻的小情侣。

最后一天,老丁坐电车把妻子送到成田机场前一站。最后50分钟,夫妻俩相顾无言。

一切场景都和15年前一样,千言万语诉不尽,一切尽在无言中。

下车后,老丁还是站在车窗外痴痴望着,强忍泪水;妻子坐在电车里,不忍回头。

电车开了,两人轻轻地一挥手。

一别多年,再见不知又是何时。

从始至终,他们都保持着坚韧,不肯把悲伤和脆弱留给最爱的人。

06▼

“我回来了,爱人”

两年过后,在美国留学的丁晽即将博士毕业,完成使命的老丁决定回国。

这漫长的十五年,他打工还清了债务,供女儿留学读到博士;

他自费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取得了5项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他存了厚厚一摞缴税单,即使“非法滞留”他也从未有过偷税漏税记录。

2004年,老丁坐上回国飞机的那一刻,半生的坎坷苦楚,也释然了。

对于坎坷的命运不为之感叹;对于非情的岁月不为之怨恨。

“我回来了,我的故乡,我的爱人。”

完成学业的丁晽,成为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终于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用自己的努力赋予更多生命和家庭以希望。

2008年,丁晽结婚,把父母接到了美国定居。

一家三口,陈忻星为了老丁的理想牺牲了自己,老丁又为了女儿的未来牺牲了自己,最终女儿传承了理想,一切付出都有延续,一切寄托都将结果。

老丁曾说,像我们这种家庭,父母没文化,自己也没文化,只有把孩子培养出来,将来才有出路。

这也是很多中国父母最朴素愿望。

《含泪活着》这部纪录片,真实讲述了老丁一家十五年的聚散离合,更印射了无数中国父母隐忍、坚毅的一生。

为了孩子总是不顾一切,宁愿成为一块不起眼的奠基石。

他们的付出需要被看见,正如纪录片的最后说:

献给为梦想不懈努力的人,和全天下无私奉献的父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