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文学大奖赛478 夜宿赫哲村 | 刘国林

作者简

夜宿赫哲村

刘国林

四十多年前,我曾到过我国最少的少数民族赫哲族渔村采风,至今难忘。
那年,我在合江地区佳木斯电台农业组负责农村报道工作,时逢合江地区湿地资源踏察,组里派我跟随报道组长王姐,配合她完成报道工作。
一天,王姐跟我说:“今天咱们去大顶子山赫哲渔村搞少数民族教育的调查,你当主角,我当配角。”“我刚来工作,能行吗?”“能行,你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赫哲渔村在饶河县的大顶子山。著名歌手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就是在这里体验生活而创作出来的,唱红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为了帮我了解赫哲人的情况,王姐先给我介绍了一些赫哲人的生活趣闻:“赫哲人能歌善舞,也特别好客。如果来了尊贵的男客人,就要找一个村里最漂亮的姑娘,给他敬三大碗白酒。”我听了王姐的话并不在意:“我不算是尊贵的客人,我只是来采访调查的。”
王姐扔给我一个饶河当地的特产——椴树蜜麻花说:“我讲的都是真的,现在咱台里的小伙子们都害怕到赫哲渔村来,就是过不了这一关,你先吃点儿麻花垫垫肚子吧,椴树蜜的麻花不光解饿,还能解酒呢,说不定一到村里酒就端上来了。”“不会是真的吧?”我有点儿紧张了。我刚来台里工作,还从没有正儿八经地喝过酒呢,哪能喝得了三大碗白酒?
正说着,突然听见嘎嘎地大鹅叫,一个约摸八九岁的孩子赶着一群鹅走过来。我随口问她:“喂,小家伙,你是赫哲渔村的吗?”那孩子瞪着眼睛看着我,“嗯”了一声,就从我身边赶着鹅继续往前走。我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一,他怎么没上学呢?便问道:“你怎么没上学 ?”
那孩子没搭理我,赶着鹅群匆匆走了,最后又回头扫了我一眼。我看出来了,他看中了我手里的椴树蜜麻花,便举着麻花喊道:“你回来呀,我给你麻花吃!”那孩子果然回来了,我把大半截麻花全都给了他,又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他说家里没钱,不让他上学;我又问他想不想上学,他说想,但是家里没钱,上不起。他边说边狼吞虎咽地吃着麻花的样子,让我看的不由得一阵心酸。
和那孩子分手后,我们继续前走。我又想起喝酒的事,便问王姐能不能不喝,或是少喝。王姐说:“当然不行,那是对主人的不尊敬!”见我紧张的样子,王姐乐了,又说:“喝酒这规矩还不算啥,还有个更厉害的规矩呢……”“什么规矩?”“凡是到赫哲渔村的贵客,如果是当夜住在村里,而且那贵客又是男的村里就会……”王姐说到这里突然住了口,不往下说了,而且还笑个不停,神色间显得诡秘。我一个劲的催问,可王姐就是神神道道地不肯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赫哲渔村,也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了。我知道中午一定会喝酒,喝了酒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第一次到赫哲渔村采风,事关重大呀,我就说先把活儿忙完再吃饭,王姐也同意了。
采访的重点在赫哲渔村的小学,村主任老李和学校的老师已经在等我们了。这所小学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校长兼老师,还有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姓张。不一会儿,就把全校学生集中到操场,我和王姐忙着边采访边录音,根据王姐事先安排好的采访提纲,重点让同学们说他们眼里学校的变化和他们的长辈们比童年,也就是说让他们说出学校的好处,不读书的坏处。同学们都说完了,我突然想起那个放鹅的孩子,就说出他也是采访的对象,必须让他也录下同期声。村主任老李挠了挠脑袋,问张老师:“那会是谁家的孩子?”张老师想也没想就说:“那肯定老吴家的铁蛋儿,村里也只有他一个辍学。”老李转过头对我说:“这孩子放鹅满草甸子跑,不太好找,还是等吃完饭到他家里去找他录音吧。”我忙接过话茬儿:“不行,午后喝完酒采访的效果肯定不好,咱们趁热打铁才行。”听我这样说,张老师便自告奋勇:“我知道他在哪里,我带你去!”于是,我背起录音机器,跟着张老师去草甸子里找那个叫铁蛋儿的孩子。
路上,张老师跟我述说了铁蛋儿家的情况:“他家里很穷,他爸爸在江里打鱼得了风寒,下不了地,他妈见日子没法儿过,就跟一个外地的鱼贩子私奔了。现在他家的生活就靠年迈的爷爷奶奶蹲市场卖杂鱼支撑……”
我听了张老师的述说心里酸酸的,就问:“他一年的学杂费是多少?”“不到二百块钱。”张老师说。想着铁蛋儿家的情况,我尽管刚参加工作,可给铁蛋儿交上二百块钱的学费还是不成问题的,就情不自禁地说:“铁蛋儿的学费我交了,你就告诉他上学吧。”张老师听了我这般说,连声道谢:“我代表铁蛋儿全家谢谢你了!”
在张老师的引领下,我俩兜了一大圈子,终于在一个江汊子边找到了铁蛋儿,张老师拉着铁蛋的手说:“走,咱们上学去,你的学费有着落了,是这位好心的叔叔帮助你的!”
午饭是在村委会的小食堂吃的。一进门我就嗅到了鱼香味儿,四下一看,屋子里有一张大方桌,大方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我叫不上名的大小鱼儿,可是却只有方桌的上首位置放着一个长条凳,其他三面都没有凳子,屋里的人都站着。村长老李把我拉到长条凳子跟前,将我按着坐下。此时我才感觉到王姐路上跟我说的可能是真的了,马上跳起来想逃,却又被老李按在凳子上,满脸严肃地说:“记者同志,你是赫哲人的贵客,你不坐没人坐!”
我只好忐忑不安的坐下来。这时,老李高声喊:“上酒!”话音刚落,进来一个姑娘,穿着鱼皮服饰,嘴上还抹了口红,脸上还化了妆:她举着一个木托盘,缓步走到我面前,单膝跪下,把酒高高举起。“张老师!你……”我想不到一会的功夫她把装束全换了,因为她是与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这次仪式就由她来主持了。屋里一片寂静,我被这种气氛镇住了,连话都出不出来,只好机械地伸出手,端起那碗酒,带着如同忍受酷刑般的心情,一闭眼睛,一仰脖儿,就咕咚咕咚地往下灌。哎?这酒怎么是蜂蜜味的水?我顿时心领神会,一口气把一碗蜂蜜水喝个精光!
喝完这碗蜂蜜水,我感激地看了张老师一眼,她也正笑盈盈地看着我,示意我不要说话。我彻底明白了,一定是张老师帮我把酒换成了蜂蜜水!我此时心里有了底,一口气把三碗蜂蜜水一饮而尽,才毫不在乎地样子望着村长老李,等着他发话好吃饭。此时的老李肯定还被蒙在鼓里,只见他伸出大拇指,连声道:“英雄海量!英雄海量!这才是赫哲人尊敬的朋友!咱们边吃边喝,各取所需吧!”
饭后我们没有走,因为还得给村长和校长录音,还得给村里上了岁数的录音……这一切忙完了,也就天黑了,只好在赫哲渔村住宿了。我走进安排给我的房间,因为渔村还没有通电,房间里点着一盏煤油灯。江边的夜晚在深秋季节已是凉意很浓了,我粗略地打量了一下灯影里铺好的被褥,想上床休息,就在我走进床边的当儿,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你回来了……”接着一个人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把我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居然是那个给我敬酒的张老师!
怎么会出这种事呢?我窘得要命,转身就要出去,一边往出走一边尴尬地解释着:“对不起,我走错房间了。”“没错,这是你的房间,我是给你暖床的!”张老师解释着说。我的脑袋嗡地想了一下:“暖床?什么叫暖床?”“就是暖被窝!这是俺赫哲人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是款待贵客的最高礼遇……”我被张老师的解释弄得更糊涂了,都什么时代了,亏的张老师还是个知识分子,还来这一套?她还是个未出嫁的姑娘啊!可是张老师却毫不害羞,从从容容不紧不慢地穿好外衣,笑盈盈地打开门往外走的同时,又回头说:“记者同志,祝你晚安!”
我躺在暖呼呼的、散发着少女馨香的被窝里,脑子里乱七八糟地猜想起来:张老师是不是喜欢上我了?才会这样做的?可是,虽然她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但我还是不敢往那想的,我可不愿在这里蹲一辈子,我在市里的同学还等着我呢……我越想越后怕,暖床 虽然是赫哲人先辈留下的风俗,但这是要是传出去谁能说清楚?这对她、对我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她不说、我不说、王姐不说,谁知道?我一这样安慰自己,才空下心来,又思磨着如何封住王姐的嘴的办法来,没想多久,竟密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我和王姐往回返的途中,几次偷偷地观颜察色,想从王姐的脸上找出答案来,王姐却仍像没事似的,没看出什么破绽来。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在肚里,有些侥幸:但愿王姐真不知道这等事!
又过了几年,我结婚了,又有了孩子。有一天收发室来电话,说一个朋友要见我。我来到收发室一看,竟然是几年前在赫哲渔村采访的老村长!我和老村长又扯起当年的事:“那个三碗酒的规矩,现在还有吗?”“没有了。”老村长笑着说:“这还不是因为你呀,以前我们都是三碗酒喝得客人酩酊大醉,吓得没人再敢来了。后来你来了,张老师偷偷地换成蜂蜜水,她说让客人喝醉了不好,还是免掉这一风俗,让客人适量才对。后来,我们就改掉了这一风俗。”“张老师还好吗?”提到张老师,我又想起她给我暖被窝的事,忍不住又问:“还有那个暖床的习俗,也该取消了吧?”“暖床?”老村长一愣,“暖床的习俗早在刚解放时就废除了……”我沉吟了很久,最后还主动交代:“可……张老师给我暖了被窝。”没想到老村长却点点头说:“那是她为了报答你呀,你帮了她的学生铁蛋儿复了学,她感激你呀,可她却没法子报答你,赫哲人的姑娘思想纯朴,只好用这种老古的方式来报答你了……”
噢,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当年为我暖被窝的,是一颗纯净的心……

作者简介

刘国林,195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1975年以来,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近1000篇。先后有《家乡四村》、《唠闲嗑儿》、《往事不堪回首》、《关东猎奇》、《老家那疙瘩》、《老屯子旧事》、《好汉不提当年》、《潇洒走一回》、《亲友离奇事》、《匪窝纪实》、《瞎话传说》、《往事如烟》、《远逝的故乡》、《斗狼散记》、《狐狸和黄鼠狼》、《关东渔趣》、《乡愁似水》、《神奇的关东》、《野猪与蛇》、《敞开的心扉》《赵四丫轶事》等21部电子书上架。2018年有《赵四丫奇遇》《关东娃》《那一方山水》《关东女人》《不一样的风景》《关东人和熊》《舌尖品关东》《人与禽兽》等8部中长篇在网上连载。散文《草塘风情画》1984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少儿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山河美》散文征文一等奖。1986年《草塘风情画》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课本至今,题目改为《可爱的草塘》。
2006年,散文《捉蛇记》发表在《儿童文学》元月号上。该作品被译成日文,发表在《彩虹图书室》2006年第2卷上。2013年聘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优酷网》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主讲。2016年被聘为《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2017年被世界汉语文学出版社与杂志社聘为副总编辑,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中国东北分会主席,《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被聘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单位。2017年7月被聘为《今古传奇》签约作家。《中国作家文学》北方编辑部总编。2018年被聘为四川《阅读悦读》签约作家。《今古传奇》传媒集团《速读》北方工作站站长。2019年2月被中国出版集团聘为签约作家。2019年6月任《关东美文》主编。
2019年10月被聘为经典文学签约作家。2020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为名家委员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