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读懂毛姆和卡夫卡这两句话,就不会再问了

1、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对于毛姆这句话,我深有同感。因为在我最迷茫、痛苦、纠结的人生阶段,就是靠躲进一本本书籍里,才得以逃过精神上的一劫的。

孤独的时候,躲进书本里,你能结识无数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他们虽然肉身已经作古,但他们鲜活的灵魂,聪明的脑袋,惊人的才华就藏在字里行间,默默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皎洁又明亮,温柔地照亮了那些孤独的时光。

痛苦的时候,躲进书里,它能让你暂时忘却世间的痛苦,或者更清醒地认识到痛苦的根源,或者让你远离生活站在上帝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困境,痛苦就开始变轻变小了。其实你的所有迷茫与纠结,前人都经历过。问题的答案他们早就写在了书本上,而你需要的是得出自己的答案。

浮躁的时候,躲进书里,它能让你暂时远离无数信息的轰炸,慢下来,静下来,重新变回一个人。重新看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荣,什么是别人期待的,什么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

而博尔赫斯也说过:“在阅读中,一个人得以暂时摆脱他所处的环境,进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与此同时,也许另一个世界之所以能对他产生吸引,是因为这个世界比他所处的世界更接近他内在的自我。”

2、卡夫卡: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

“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

阅读,不只要读引发我们共鸣的书,更要阅读挑战我们认知的书。扩宽阅读的边界,扩宽人类认知的边界,我们才能逃脱自己的狭隘与偏见,我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辽阔。

阅读心理学社会学,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与理解他人,知道人性的一些bug,会活得更明白。

阅读文学,能经历无数次人生,感性地体验到爱情、人性、痛苦、生死,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

阅读哲学,能让我们冷静地审视人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识你自己,思考为何而活,同时能更从容地迎接最终的死亡。

为什么要挑战我们的书?套用一段经典文案:如果你阅读,你发现;如果你发现,你质疑;如果你质疑,你提问;如果你提问,你理解;如果你理解,你知道;如果你知道,你想知道得更多,如果你想知道得更多,你活着。

我们因为无知去阅读,而我们越阅读,我们越承认自己的无知,越意识到的人的渺小,越变得谦卑,越能从世俗的虚荣、自大、虚假的人生里逃脱出去,活得更真诚、善良、正直、勇敢。

为什么读书?读书能让你赚到钱吗?能不能赚到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都在坚持阅读。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这样评价巴菲特:“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为什么读书?读那么多书最后不都还是个普通人吗?张小娴说:“有人问我,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而夏尔丹奇格在《为什么读书》里说,生活是做工低劣的产品,每一天都充满了重复,无聊的景致没完没了,所以我们才通过阅读向生活抗议。

我们不但要读书,还要读非功利性的书,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书便是我们灵魂的最好养分。在电影《死亡诗社》里,船长说:“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乔治马丁则说:“读书的人在死之前能体验1000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如果你没有阅读的习惯,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阅读一本书,那么就从罗翔老师都推荐过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吧,一棵树会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会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本书会带你找到另一本书

34块钱,平时少喝一杯奶茶,就能给灵魂买下另一件足以抵挡漫长俗世侵蚀的盔甲,就能进入另一个独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藏身之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