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品浪漫元宵节

古代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富有浪漫情调。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的一阕《生查子·元夕》描述得简洁明了,将男儿多情、少女怀春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古诗词中,描写元宵节的盛况与浪漫者比比皆是,细细品来,颇为有趣。

童子抱鱼吊灯(清)故宫博物院藏

诗画相配,更能体现元宵节的意境。南宋画家李嵩绘《观灯图》,描绘了宋人在元宵节奏乐赏灯的场景。

南宋诗人戴复古诗曰:“灯火夜深回昼日,管弦声动起春风。”诗与图的主题非常贴切。从诸多的诗词中,我们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辛弃疾写“活”元宵节

在和元宵节有关的诸多爱情故事中,“破镜重圆”令人感动。

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第二年的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经过千辛万苦,颠沛流离,终于赶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见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而且价钱昂贵,令人不敢问津。

徐德言一看半片铜镜,知道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泪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价给了钱,并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铜镜,泣不成声……卖镜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答应传递消息。徐德言题诗一首,托老人带给乐昌公主。

诗这样写道: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

正因元宵节的浪漫,才有了《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英俊武士薛绍的相会,有了《女医明妃传》中允贤与英宗的邂逅。元宵节晚上,古代单身青年走上街头,赏灯、逛花市,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憧憬着那份“灯下邂逅”的心动缘分。

宋代李嵩《观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诗词大家的作品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该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元宵节呀。火树银花开满夜空,辉煌璀璨。起落之间乍开簇簇亮闪闪的花束,又迅速凋落,不灭的是它带来的欢欣。也许正是因为其短暂,才会让人倍感珍惜。正如伊人一个短暂的回眸,惊鸿一瞥,转眼又不见了。但那浅浅的笑靥已印在心上,牵引着他寻寻觅觅的脚步。

《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脍炙人口,其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唐朝诗人苏味道曾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中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明灯错落、人潮涌动,深更时分人们仍不愿离去的情景。细细品读,闭目遥想,便会有一种身临大唐都城,梦游人潮灯海的美妙感觉。

当然,此诗也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古代的女子,到了元宵节,可以去茫茫人海中寻觅自己的幸福。

李商隐的诗描述长安盛景

元宵灯会,是烛光祭祀发展的结果,万民同祀演变成万民同庆,灯会就变成民俗中最早的狂欢节。

按照三国王朗在《秦贺朔故事》中的记载,秦时元宵夜已经是“百华灯树”,“端门设庭燎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夜犹昼”。

到唐朝时玩到最奢华,张鷟在《朝野佥载》中说,睿宗先天二年的正月十五,在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金玉锦绣包装,燃五万盏灯。

唐代大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意指连接天河的灯光与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像是月亮悬挂在空中,可见人们参与的广泛和狂欢程度。

唐玄宗甚至令人制作过高达150尺、足有30间房大的灯楼。杨贵妃的二姐所制百枝灯树高80尺,光明夺目,百里皆见。人们打破了身份的界限,暂时抛却箴规礼教,万人空巷,灯火似海,尽情享受这愉快的一刻。

李商隐在《观灯乐行》诗中写道: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天上月光和地上灯火铺满京城,欢庆的车水马龙把大道都挡住了,富贵云集长安,好生热闹,诗人虽身闲,却没有去帝都看元宵节的盛况,只跟乡民们一起在家祭祀紫姑神。唐代上元夜“蜃楼海市星落雨,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闹花灯盛景可见一斑。

元宵节的浪漫,就是与你一起看灯看人,看尽满城的美景良辰。宋代无名氏《鹧鸪天·上元》词云:

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

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

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

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这首词描写的是宋徽宗时首都汴梁逢元宵节车水马龙的盛况,皇帝与民同乐,大官小吏前呼后拥,老百姓蜂拥而至,人人头上都戴着各式各样的花,一路看去,姹紫嫣红,光彩耀目,恍若花海。

今人谈及宋朝,皆赞宋之繁华。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也曾情不自禁地赋诗:“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王安石的佳作还有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

据传,我国最早的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就出现在北宋。此外,一副成就了王安石人生两件大事的灯联趣事还被津津乐道。据说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着上联,征对招亲。

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未能对上来,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被取为进士。

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那招亲联仍然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出的联回对,结果被招为女婿。

唐伯虎笔下的元宵节优美感人

元宵节,人人皆吃汤圆。对于汤圆及其材料,古诗词中也有记载。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元子》中写道: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清代符曾写的《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不但道出元宵是何种馅什么米做的,甚至连谁家的粉好也和盘托出。

宋徽宗赵佶,在元宵节为了 “与民同乐”,要亲自登上宣德楼观灯“赐酒”。

凡在楼下仰视“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赐酒一杯。据说有个妇女趁机偷了一只金杯,被发现押至御前审问。此妇女情急智生,作《鹧鸪天》一首,在圣前吟诵: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宋徽宗听后,对此女才智大加赞赏,不但未罚,反而“以金杯赐之”。

以玩世不恭、又才气横溢而闻名江南的六如居士唐伯虎,也在上元节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首《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伯虎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紧密结合元宵这一特定环境发出感慨。灯月交辉,笙歌遍地,连村女也穿红戴绿出游,其情景甚为壮观动人。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脱口而出,最终以感慨结句。

所谓“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便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元宵节留下了历代诗人很多美好的诗句,比如:“火树银花台,星桥铁锁开”,“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朱轮画毂,雕鞍玉勒”,“春满鳌山,夜沉陆海”。

同时,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典故,都绘成彩灯,供人欣赏。它们与天上的月亮一同斗绚争丽,扮靓了华夏的城市。

在和平慈祥的月光下,人的心宁静而柔软,不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庆祝活动,都轻轻地触碰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如今,虽然时移世易,元宵节依然是我们割舍不掉的精神符号,人们仍习惯在节日中团团圆圆。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张勇)
(0)

相关推荐

  • 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上元节细品文人诗 元宵节,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及元夕等.对于擅长以诗文描述所见所闻并抒发喜怒哀乐的中国古代文人而言,元宵节张灯结彩的盛况或是思人怀乡的情怀,自 ...

  • 花灯诗话

    据考证,从汉明帝下令点灯敬佛开始,赏花灯就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历代相传.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绝,前两句即描绘了元宵时节的帝都长安城:"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quo ...

  • 诗未央 | 辛丑上元:春雨檐声满,人烟石巷长。

    诗未央 辛 丑 上 元 绝句 燕河 ···· 辛丑上元 一年今夜月初圆,火树攒花乱烛天. 笑执莲灯红照暖,递些消息与春烟. 张成昱 ···· 辛丑上元 应怜聚散是工伤,去病弃疾犹主张. 十里灯花明灭处 ...

  • 正月十五闹花灯,为什么?

    今天正月十五元宵节,祝大家节日愉快!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开始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 ...

  • 郭光明原创丨古诗词里品元宵

    古诗词里品元宵 文/郭光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 今宵灯如昼,人约黄昏后……

    温馨提示 吃 汤 圆 啦 今宵灯如昼,人约黄昏后-- 本期主编:小溪 本期朗诵:小宛 伴随着初春的脚步,挥洒着岁月的芳华,农历辛丑年的第一轮满月,在火树银花的映衬下,冉冉升起,款款而来. " ...

  • 古诗词中品浪漫元宵节,唐伯虎的优美感人

    童子抱鱼吊灯(清)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李嵩<观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富有浪漫情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

  • 古诗词中品芬芳|春天便是赏花天,天天都是花朝节(清·蔡云、宋·钱时、清·张春华、明·吴稼竳、杜甫、唐·杨巨源、王维)

    春暖花开. 如果没有花开,春将了无色彩.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清代蔡云的<咏花朝>,就写了春回大地.百花盛开,向花神致敬呢!不过他笔下的春应 ...

  • 品悟古诗词中的“笑”

    笑是人们最基本的情感表现之一,也是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古往今来,多情善感的诗人,不仅用笑传递着内心的喜悦,也用笑传递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品味古诗词中的"笑",不仅可以管窥诗人的内心 ...

  • 古诗词中的元宵节俗

    "月出皎兮""月出皓兮"(<诗经·陈风·月出>),早在近三千年前,一轮皎洁的皓月,就已成了先民们心目中美满.团圆的象征.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夜在古代又 ...

  • 古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 唐) 苏 ...

  • 诗词赏析:读10首著名古诗词,品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

    我国古典诗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人文情怀是优秀古典诗歌长卷中不变的本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人的情怀至今仍在与我们产生共鸣,为这些世代流传的佳句点赞! 1.脱俗境界:心远地 ...

  • 古诗词中永不过时的宝宝名,如香醇的清茶,越品滋味越浓

    名字是我们呈现给他人的一张名片,所以起一个好名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要如何判断一个名字的好坏,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名字要能经得住时间的推敲,也许一个名字第一眼看过去没有那么的惊艳,但是细细品味后却别有 ...

  • 略品古诗词中的时光易逝滋味

    文/高英 长大以后,总觉着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因此,自古以来,感叹光阴易逝的文字最容易引人共鸣,例如,虽然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同,但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用诗词写出的慨叹时光佳作依然能道出我们这些当代人的心 ...

  • 古诗词中的8个传统习俗,高雅浪漫有木有!

    图文/网络      整理/大连人的图书馆 踏青.折柳.登高.放纸鸢--你知道古人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吗?古人的传统习俗是怎样形成的?诗中又是如何记载这些习俗的?八个习俗,与君共赏. 1踏青 踏青,古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