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忧伤的小提琴》[葡萄牙]萨拉马戈

葡萄牙诺奖得主萨拉马戈

《作者简介》: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葡萄牙作家,主要作品有《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

1922年11月16日,若泽·萨拉马戈出生在葡萄牙里巴特茹省戈莱加地区阿济尼亚加。1947年,出版处女作《罪恶的大地》。1969年,加入葡萄牙共产党。1982年,出版《修道院纪事》。曾获得1995年年度卡蒙斯文学奖和199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2010年6月18日,若泽·萨拉马戈在西班牙外岛家中去世,享年87岁。

忧伤的小提琴》原文

我将双手放在你的音乐躯体上

昏昏欲睡的声音正在那里等候。

我在沉寂中开始,于是

真实的音调突然响起。

当心灵沿着感情的阶梯

放开歌喉拾级而上时,

心灵不会撒谎,躯体不会撒谎。

假如在生硬的刺耳声中,

在一个错误的谐音咯咯吱吱的响声中,

喉咙嘶哑和突然沉默,

那绝不是因为我们的过错。

假如在沉寂中歌声减弱

另一个声音巧妙闯入并被记忆,

无需许久便会消失,缄默不语,

因为它不赞同忧伤的小提琴。

(孙成敖 译)

【赏析】

《忧伤的小提琴》诗句隐晦,含义曲折,需要读者细细琢磨。它可以被看做是对情人之间关系的诗意化叙述,第二人称的语调仿佛是在对着小提琴喃喃低语。提琴在现代的语境中经常被处理成女性身体的象征,其中最有名的,也是开先河之作的当属美国艺术大师曼·雷(Man Ray,1890—1976)的摄影作品。

在《忧伤的小提琴》这首诗中,作者站在男性的视角写作。小提琴象征着爱人的身体,而“我”的“双手”碰触小提琴奏出的旋律就象征着恋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火花。第一节是情人之间的初识。这是一次心有灵犀的邂逅,因为“昏昏欲睡的声音正在那里等候”,两人从沉寂开始,而一下就奏响了“真实的音调”。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就像是命中注定在为对方等待,即使无言,目光相遇就能一见倾心。而一旦美妙的旋律奏起,这两个人马上就能了解对方真实的自我,马上就能释放自己真实的自我,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自如地交流,就像一个琴手弹对了自己的琴,就像一个剑客握住了自己的剑。

从第二节开始,诗歌的内容既是对拉小提琴的诗意描写,同时也是对演奏者心灵感受的诗意描写。这一节可以说是爱人之间的热恋阶段,这时候的交流充满了未知的惊喜和相互了解的好奇与热情,爱恋经由感情上的共鸣上升到心灵上的投契,因此作者说:“心灵沿着感情的阶梯”,“放开歌喉拾级而上”,象征着爱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这种感情是以“心灵”的交流和“躯体”的交流为双重保障的。第三节隐喻着爱人之间的摩擦与不和谐的因素,就像是“错误的谐音”那么生硬。然而,随着深入的了解和对双方关系的认可,由于各自行为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矛盾、产生不愉快,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所以作者抱着爱惜的心情劝慰对方: 那些“喉咙嘶哑和突然沉默”的发生,“绝不是因为我们的过错”。因此我们要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这些小摩擦,不要将它们看得过于严重。

对待“我们”之间的矛盾是顺其自然,对待其他贸然闯入的声音呢?作者的心态是自信而乐观的。他认识到生活中必然会有互相忽视的时刻,会有照顾不到的情绪,会有无法交流的感受,会有独处和沉思的愿望,所以他说“我们”之间会发生“在沉寂中歌声减弱”的情况。如果在这个短暂的时光中,“另一个声音巧妙闯入并被记忆”,“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这个偶然留在记忆中的声音“无需许久便会消失,缄默不语”。这是因为它无法融入“我们”所共同营造出的氛围,因为“我”的“手”和“你”的“琴弦”弹奏出的“忧伤”的曲调其他人无法代替,因为“它不赞同忧伤的小提琴”。

这首诗反映了萨拉马戈一贯的低调风格。或者可以说,这是因为作者带着气定神闲的心态,从容行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词形象,格调平缓而深沉,使整首诗氤氲着一种婉转低回的情绪。(吴丽萍)

编辑:山间溪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