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场学术起义,推翻机构化的伪学术,重建个人化的真学术

大家好,我们这一期来讨论一下学术的问题。
我们现在对学术有一个说法就是要学术要独立,对吧?学术要追求独立,独立的思考。尤其是谁,陈寅恪的一句话,什么独立之思想,什么自由之精神,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对学术还有一个评价标准就是什么?民科。学术一定是专业化的职业化的,一定是职业化的学术,然后才是好的学术。非职业化的,那么就是民科,一定是不好的学术。
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的去看,就会发现其实两这两个标准是有矛盾的。
仔细想一下,真正独立的思考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我们现在的学术就是所谓的职业化的学术,它其实也是机构化的学术,集团化的学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要是职业,那么你一定是在就职于某一个学术机构,一个学术集团。这些学术机构以大学和科研所科研机构为核心,尤其是以大学为核心。也就是说你要谋求一个职位,然后从这里边拿工资。
这意味着其实你就是一个打工者,在学术上你是个打工者,你是有老板的,你是有机构的,你一定要听命于你的老板,受制于于你的机构。作为一个打工者,你只是借助所谓的研究去谋生,你是要拿钱的,你拿钱的话,你是要听命你的东家。对吧?
如果说你一方面拿着钱,一方面还要求学术独立,违背东家意志,不够东家办事,咱不说学生的问题,而是你的基本的道德就有问题。
同时我们再仔细的去分析,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术的独立,实际上是相对于政府、针对政府而言的。只要不受政府的干预,就是学术独立。这就忽略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学术机构都是有老板的,无论西方的,还是中国。老板就是一个个的资本集团,学术机构是由背后的资本所控制。所以我们看西方的学术,它反政府,但是不反资本。西方的学术机构,包括大学、智库,它背后都有资本的集团,都是资本私人资本在支撑,资本是背后的老板,因此学术反政府不反资本。
资本才是学术的真正老板,如果只反政府而不反资本,学术相对政府是独立了、自由了,但是却成为资本的奴仆。这是是西方学术的现状。
中国的学术机构,主流的学术机构,都是政府所投资的,他们的真正的老板是政府。所以在中国的学者,大学教授也好,科研单位的研究员也好,他们其实相当于是政府的职员、雇员。你当然要听命于政府。
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大学好而研究机构中却出了一批公知,他们盲目效仿欧美,去反政府、批评政府,说什么追求学术自由。他们只知西方学术通过批评政府就标榜学术自由,却不知何以然。
西方的学术之所以批评政府,是因为西方学术机构背后的资本是私人资本。西方的主流的大学,主流的这种研究机构,主流智库,都是私人资本在资助,他们的后台老板是资本家,而不是政府。但是中国的学术机构后台资本则是国有资本,政府才是其老板。
无论是中国也好,西方也好,总而言之,学术它是需要资本支撑的,是有老板的,一定要清楚这一点。那么学者、研究人员只是一个打工者而已,不可能有思考独立、学术独立。这也是现代以来的西方学术的根本缺陷。
现代欧美的学术,它是机构化的,也是从大学开始。那么大学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了,是在中世纪的早期,应该在12世纪左右,我们现在会想当然的把大学看成一个绝对的好的东西。
我们可能没有想过,大学实际上是一个利益集团、职业集团。实际上大学最开始叫什么?叫行会,我们很难想象大学本来是行会。当然行会这个概念,他是中世纪西欧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这里不能专门的去解释这个行会。
大学最初是行会,而且最开始是两个行会,一个是教师的行会,一个是学生的行会,去保护教师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后来合成一个行会,叫大学。所以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利益集团,也是一个职业集团。
那么在一个职业集团中,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的思考的,因为你有老板,你有这个机构来限制你。所以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机构化的学术一定是伪学术,因为从终极意义上来讲,它是没有思考的独立性的,没有真正的思考的自由的,不可能出现所谓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回头看我们中国的学术,我们的中国的学术,从孔子开始一直到晚清,非常的历史悠久,也很发达,但是我们发现中国这么2500年的这种历史,从来没有从来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学术机构、学术集团。我们的学术完全是个人化的,个人化的。
从孔、孟、老、庄,到晚清,中国的学术,我们的经学一直是个人化的,我们没有出现机构。甚至后来在我们经学的基础上,出现了科举考试,也没有出现学术机构、学术集团,学者的学习和研究都是私人化的个人化的。
那时上学是找私塾先生对吧?私塾完全是个人化的,那么它不是一个机构,包括后来也出现一些书院,往尤其是宋朝以后,出现了一些书院。那么譬如说比较知名的像岳麓书院,但是这个书院它更多的是个人去讲学的一个场所,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不是所以中国的学术一直是个人化的。
那么我们想想看,思想、思考一定是个人化的,也只有个人化的学术才能真正摆脱资本的干扰和制约,才是真正的独立自由的。所以从终极意义上来讲,只有个人化的学术才是真正的学术。因为只有个人化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思独立。
中国传统的经学不仅在做学问的方式上是个人化的,而且其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也个人化的,甚至心性化的,人心化人性化的。
那么心是什么?“心之官则思”,孟子说。我们学术的内容也是基于人心的。其实我们中国文明、中国文化,我们认为人就是一个独立的思维主体,思考主体,执行思考、思维功能的就是心性。我们以心性为中心,就是以人的这种思考功能为中心。
人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思考思维主体,独立的思考思维能力就是“德”。德其实也是心性能力,成德、提升道德,就是培养人的心性能力、思维思考能力,实现心性成熟,达到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
所谓的心性独立、心性成熟,就是说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最终让你的行为是合理的。既然人是一个独立的思维主题,思考主题,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不断地去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独立的行动。这就是中庸讲的“率性之谓道”。
那么《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所谓的正心,就是让人心达到一个正的状态,也是一个独立的状态,这个正它是基于你的本性,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选择能力。
所以,我们传统学术不仅做学问的方式是个人化的,而且其学术的内容也是个人化的。讲的是一个独立个人的心性,我总结叫独立心性自由,心性独立。心性自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儒家的核心。
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真正的学术一定是个人化的,而不是机构化的。机构化的学术一定它会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话不仅限制你的思考,而且使得学术的内容也是利益化的,是利学、物学。
实际上来讲,现代学术系统中的学者教授,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个的谋生者,一个个的打工者,和工厂的产业工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对吧?只是说你的从事的工作是研究,你靠这种研究来谋生而已,谈什么学术独立,谈什么学术自由。
这样的作为资本奴仆的学术,怎么可能是真学术?这样的机构怎么可能出现所谓的大师?所以西方的这种学术机构出来的所谓的大师,统统是伪大师。从终极意义上来讲,统统是伪大师,这种学术也统统是伪学术。
只有个人化的学术,才有真正的独立思考。只有这种环境下所出现的大师才是真正的才是真大师。这意味着大师只有中国有,只可能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产生。
孔孟老庄,朱熹、王阳明,这才是真大师。西方历史上我们所崇拜的那些大师,统统是伪大师。
但是我们现在完全搞反了,我们认为只有西方有大师,中国没有大师。为什么这样?是因为你相信了他那一套吗?对吧?它实际上相当于一门宗教,你被洗脑了,你相信了,对吧?实际上是颠倒黑白的。
因为咱们的学术我们从新华运动,我们是彻底否定了咱们的咱们的传统学术。废止读经,否定了咱们的经学,然后我们就引入了西方的学术。我们的学校教育,教材就是基于西方学术,基于科学,然后就建立了这么一套意识形态,它其实就是和一门宗教没有什么区别的。
现在我们就需要去反思新文化运动的这种做法,我们需要回归到传统的时代,推到西化的新文化学术方式,以中国传统学术的为核心,建了一套新的范式。即推到机构化的伪学术,重建和回归个人化的真学术。
当然我不是说一定要彻底否定这些大学、这些研究机构,而是理清体用关系,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机构化的学术是用,个人化的学术是体。
资料来源:甲骨蔡
原作者:甲骨蔡
感谢所有原创作者及信息提供者的支持。若涉版权,烦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