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选购宝典:一个完全不懂白茶的人,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人说,喝茶是一种享受。
还有人说,存茶是一种投资。
但刚入门的新人,正处于一张白纸的状态。
当初次看到这些说法时,往往一头雾水。
曾经遇到过一位茶友,她说自己在网络上看了许多“新手宝典”。
但要么就是逻辑条理不清晰,云里雾里,不够通俗,不适合新手。
要么都是理论派,无实际指导意义。
看得越多,反而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买白茶。

于新人而言,往往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但由于缺少经验,更需要的是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对策和建议。
至于怎么喝,怎么品,怎么存,那都是后话了。
当务之急,新手茶友应该了解,买白茶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前人已经栽树,后人乘凉即可。

《2》
首先,从品类上进行选择
挑选符合个人喜好和口味的白茶,切忌盲从。
喝茶,的确是一种享受。
但前提是,白茶的品质足够优秀,且满足个人的口味。
前者是对一款茶叶质量的要求,既然要享受,必然是以高品质为佳。
而后者,便是一种偏向于主观的要求。
其实,喝茶是一件很随心所欲的事情。
能够满足他人味蕾的白茶,不一定适合你,而你的口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因此,买白茶时切忌盲从,应该有良好的自我判断能力。

白茶中有三大品类: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三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香气滋味都有着自己独特之处。
而部分茶友在刚刚入门白茶时,往往只听过白毫银针的名字。
由于身边的朋友都在喝,所以自己也匆匆购买了一款白毫银针,却发现滋味远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好。
甚至于,觉得白毫银针有些太淡了。
事实上,白茶最大的特点,便是鲜爽感。
在白茶的评价体系中,鲜香醇爽,鲜字打头。
而这一点,在白毫银针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股浓浓的鲜香,像新鲜的竹笋,像晒干的野芦苇那样的气息,饱满山野韵味,妙不可言。
但以上所描述的这般鲜爽感,需要一定的喝茶经验以及基础,才能喝懂。
也正因如此,便有一些新茶友喝不懂,错将白毫银针定义为寡淡。
根据长期的经验来看,建议新手以寿眉作为入门选择。
由于采摘时间的差异,造成了寿眉叶片宽阔,茶梗粗壮的特点。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果胶物质和可溶性糖,在冲泡时,悉数释放到茶汤中。
并且花香鲜妍馥郁,明媚高扬,新茶友接受度更高。

保证鲜爽感的同时,又能让汤水的甜润感和饱满度增加,更易喝懂。
此外,白牡丹的特点是兼备了寿眉的花香,以及白毫银针的毫香。
完美地融合了两者的特点,同时形成了一种的独特风味,颇有韵致。
先了解了寿眉的香气和滋味后,再逐渐过渡到白牡丹,最后是白毫银针。
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才是新茶友所应该经历的一个过程。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建议罢了,真正的选择,还是要等各位新茶友买过、喝过之后,再根据个人喜好作出最优选择。

《3》
其次,从形态上进行选择
常见的白茶,分为散茶状态和饼茶状态。
散茶,顾名思义就是以完全松散状态存在的白茶。
茶青从萎凋、烘干到制作完成后,保留着原始的模样,没有经过多余的工序。
饼茶,则是在散茶的基础上,再进行压饼的工艺。
将原本松散的茶叶,压制成一块饼,有圆有方,以及各种形态。
散白茶的最大优势,是保留下了茶叶的原汁原味。
更加的清鲜、爽口、淡雅,香气以花香、药香、毫香、竹叶香为主。
若是以往喜欢喝绿茶、铁观音等风味偏清爽的茶类,更适合散茶。

但散茶也有不便之处,那就是太占空间。
尤其是梗粗叶大的寿眉,本身的体积较为蓬松,假如存茶需求较多,则对家庭存茶的空间要求较高。
如果新茶友喜欢散白茶,并且以长期收藏为目的,建议入手体积小的白毫银针或是白牡丹。
而饼茶相较于散茶,其所需要的空间小。
在压饼的过程中,叶片和叶片之间的缝隙减小,变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更能满足大量收藏的需求,即便是寿眉,压饼后也不在话下。

此外,饼茶由于经历了一次压饼,茶叶内的细胞壁破裂,细胞液溢出到表面。
与微弱的空气发生了物质交换后,生成了风味独特的果香。
白茶饼的口感,更加的醇厚甘甜,浆感十足,与散茶是截然不同的风味。
尤其是品质好的寿眉饼,在经过良好陈化之后,还可能出现罕见的枣香。
枣香,是果香的一种,却十分稀有。
唯有满足高品质、梗粗叶大且经过压饼,才有可能得到。
如果喜欢清新的口感选散白茶,喜欢浓郁稠厚的口感,就尽情地选白茶饼吧。

《4》
最后,从年份上选择
按照陈化年份的不同,白茶被分为新白茶、陈白茶和老白茶。
白茶制作完成之后,陈化时间未满1年,称之为新白茶。
而陈化时间不少于3年的,为老白茶。
比新白茶陈化更久,却还未达到老白茶标准的,便是陈白茶。
同一款白茶在不同的年份下,也会生出与众不同的香气和滋味。
新白茶的鲜爽,陈白茶的淳和,老白茶的醇厚,皆令人回味无穷。
由于当白茶刚刚制作完成后,茶叶内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多糖类等物质。

在品饮时,能够感受到茶香在每一冲中,都在不断变化。
草药香,花香,毫香,竹叶香等,相互交融,生生不息。
茶汤清甜鲜爽,带着鲜活灵动的韵味,像一只顽皮的精灵雀跃于舌面上。
而当储存时间逐渐延长,物质出现了转化,连带着香气和滋味也产生了变化。
虽然可能难以再次感受到,新白茶时期那般瞬息万变,次第变化的香气。
但老白茶的香气,是沉稳成熟的,低调且隽永。
汤水是醇厚饱满,浆感浓郁的,犹如米汤般的口感,是岁月留下来的宝藏。
而陈白茶既保留了鲜爽感,又多了一丝淳和。

喝处于过渡时期的陈白茶,尽情感受半新却未老的风采。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人买茶的经验尚浅,因此不建议购买年份较高的老白茶。
若是贸然购买,容易陷入做旧老白茶的陷阱,白花冤枉钱。
与其追求“高龄”,不如买年份真实,品质出众的白茶。
其实,刚入门喝白茶的朋友并没有必要太强求年份。
新茶、陈茶亦或是老茶,新茶友依然可以按个人口味选择。

《5》
学白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同品类、不同形态、不同年份,皆有特点。
长篇大论却不切实际的理论,对于新人来说是那么的苍白且无力。
买白茶之前,不如多了解一些茶叶的特性。
有一身知识庇护,任凭茶掌柜说得天花乱坠,心里也有个底。
多喝、多品,是给新茶友最贴心、最温暖的告诫。
待选到自己真正满意,且品质卓绝的白茶,再来谈享受、投资等等,也为时不晚。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