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宝典之民间传统派
冬至文集:
懂得了难度为一星级的现代科学派后,就可以升级到难度二星级的民间传统派。
炫技流派:民间传统派
难度指数:★★
标配:老黄历一本,圭表图一张。
高配:唐装长衫,古琴熏香,围炉摇扇,不知今夕是何年。
这一派的开场必须先声夺人,先扔几个问题把人砸蒙。
比如:
“你知道冬至有啥习俗吗?”
容我吐个血,这问题也太磕碜了。别人就算没被科普过,难道还没过过冬至?不就是吃饺子汤圆上坟祭祖这些事嘛。
炫技的问法得这么来:“唰”,打开扇子,一边摇,一边微笑,做胸有成竹状,再缓缓问来:
“你知道今年冬至是几点几分几秒吗?你知道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吗?你知道为啥冬至大如年吗?”
这派要点是:要会问问题,吊胃口,否则谁有兴趣听你科普?大家都那么忙!那么多微信要看。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在这里好的开场连成功的一小小半都不到,因为要回答清这三个问题,涉及到的内容还真不少。
1:今年冬至是几点几分几秒?
打开老黄历,翻到冬至的日历:2016冬至是12月21日18:44:07。
这里的要点是:为啥冬至不是从0点到24点的一整天?为啥具体到秒?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相对太阳的公转位置来确定的,冬至是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一个点,地球经过这个点,一瞬间就够了,经过的这个瞬间,就是冬至。为了方便,才把地球经过冬至点的这一天,叫做冬至。
2: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
这是个不厚道的挖坑题。为了炫就豁出去了。
要点在于:农历是阳历,也是阴历。又叫阴阳合历!如果进阶一下的话,还可以说是阴阳干支历。但干支容易晕,还是先别提。
阴阳两字大家都认识,这两字看简体就行,有兴趣了解阴阳的字形字义演变过程的,见老文章《说文解字:阴阳五行》。
阴阳,就是月和日,阴历就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历法;阳历,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历法。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大约365.25天,取整,就是365天,每四年加一天设闰年366天,这就是阳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反映的就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是阳历。
农历的月份是以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定,初一是朔月,十五是望月,一个农历月,月亮就圆缺一次,这是阴历。我们现在的很多节日,比如春节中秋端午,都是阴历节日。
所以,农历是阴阳合历,把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都考虑进去了,反映了中国古人重平衡、不偏激的思维方式。
今年冬至阳历是2016年12月21日,农历是2016年十一月廿(niàn)三日(提醒:要炫就别说二十三日,必须说廿三日。)我们看阳历的日期,不会知道当天月亮的脸长啥样,但看农历的日期,廿三,马上就能知道是下弦月,月亮露出羞答答的半张脸。
3:为啥说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测定出来的。古时以圭表测正午日影的方式定节气,冬至这天的影子是一年里最长的,最好测,之后影子就一天天短起来,直到夏至。
所以从前有把冬至作为阳历年的第一天的,就是以冬至为岁首过阳历新年,虽然没把冬至定为1月1月,但冬至庆典之盛大,不亚于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所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天有其端,北極是也;氣有其端,子半是也;節有其端,冬至是也。故立天之端而宿度見,立氣之端而辰次見,立節之端而時候見。
节气以冬至为开端,节气之端立,则四季物候现。这就是以冬至为阳历年开始,后来也有以立春为阳历新年的开始。
题外话:
不知道各位会不会有一个问题:
不管阴历还是阳历,它们都是按照周期来设定的,农历的月以月亮的脸为周期,朔月是月的起点。年以地球绕太阳的转一圈为周期,就象一个圆,首尾衔接,公转轨道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那公历和农历为什么用现在这个点做起点,把这一天定为公历或农历的1月1日(正月初一)?
不要认为它们的划定一直是这样的,新年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设定,历史上也经常变动,中国有过以冬至和立春为阳历新年的,农历新年也不全是现在这个时间,西方历法里的1月1日也不是一直就是现在这一天。
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以后的某个1月1日再说吧。
冬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