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二《答司马谏议书》3(完结篇)
③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多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作好事,(所以)皇上才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敌人的多少,想要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他们,那么众人为什么不声势盛大(反对我)呢?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苟且,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以……为,把……当作。恤,顾念、忧虑。
上乃欲变此:乃,才。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然,……的样子。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
状语后置句: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于:向)
宾语前置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何为:为什么)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dù】,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译】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的是老百姓啊,不仅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怨恨者的缘故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见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啊。如果您责备我因为在位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来施恩惠给这些人民,那么我知罪了;如果说现在应当一切都无所作为,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即“墨守成规”)而已,那么就不是我敢知道(即“领教”之意)的。
盘庚之迁: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商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
胥怨者民也: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非特,不仅。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为,因为。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度,计划。
度义而后动:度,衡量、考虑。义,适宜。而后,然后、就。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是,认为正确。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
以膏泽斯民:膏泽,恩泽,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斯,此。
一切不事事:前一个“事”是动词,办(事)。不事事,不做事、无所作为。
词类活用:
以膏泽斯民(名词作动词,施恩惠)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名词作动词,办事)
④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没有缘由见面,我(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至,达到极点。这句话意思是古代书信的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