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009丨为自己而学,做一个有有趣灵魂的人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9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荀子1·9)


读书之目的动机不用,其效果则大相径庭。学习有君子之学,有小人之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君子学习,进入耳中,记在心里,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所以他言行徐疾,都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端,读为喘。喘,疾言之貌。蠕,缓动之貌。杨倞注曰:
所谓古之学者为己。入乎耳,箸乎心,谓闻则志而不忘也。布乎四体,谓有威仪润身也。形乎动静,谓知所措履也。
君子读书过心,该熟读的熟读,该背诵的背诵。腹有诗书气自华,否则,腹中空空,拿什么融于四体,灵活应有。《礼记》有言: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言行为天下之法则,是以学习的实力为基础的。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小人学习,只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的距离而已,怎么足以完美七尺之躯呢?杨倞注曰:
所谓今之学者为人,道听途说也。
小人读书时为了取悦别人,所以读书浅尝辄止,其所学都在口耳之间,未必真懂,却能唬人。如今知识焦虑的贩卖者,正对这些人的胃口。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古代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学习,是用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欢心。禽犊,馈献之物。
君子之学为己,其才难掩,终受重用。名利都是学习的副产品。小人之学,是将所学作为炫耀的资本,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也。学习只是人生进阶的一块敲门砖,学者也只是别人手中没有灵魂的工具而已。曾国藩言曰:
为己之学,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为人之学,徇人至于丧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人是不知才问,但是不问不代表不知道。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就是倨傲于人,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就是唠叨。倨傲,妄自揣摩别人的意思,不对;唠叨,多言惹人烦,也不对。杨倞注曰:
傲,喧噪也。言与戏傲无异。
君子的处理方式不同。君子是应声而答,有问则告之,问一告一。《学记》言曰:
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
即使是好为人师者,也要懂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道理,才能使人乐听、乐学。孔子亦曰: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日课428丨说话要看场合,坦诚有眼色
诗人北岛在《如果天空不死——怀念熊秉明先生》的文章中说:
所谓通才,不仅指在学问上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对人生的彻悟和关怀。与通才相对应的是专才,这就是充斥今日的那些所谓专家们。他们专业越分越细,路越走越窄,所掌握的知识纯粹用来混饭的。再看看当今统治世界的技术官僚们,正是这种专才在权力层面的延伸,从上到下,几乎个个懂行能干,但就是没有灵魂。
人生在这个社会上,不是为了作为别人的棋子、工具而活,而是要做一个有有趣灵魂的人而活,为自己而学。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008 学习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荀子日课007 坚持读书学习的人,即使再笨,一旦开窍,其人生也如开了挂一般

荀子日课006 不疯魔,不成活,学习贵在专一有恒

荀子日课005 学以致用,学习之目的在于立身处世

荀子日课004 不要被环境毁掉,你要学会选择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

荀子日课003丨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也是最有前途的人

荀子日课002 自助者天助之,学习改变命运

荀子日课001 学不可以已,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