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案:真和尚玷污信女,假僧人仗义举报,揭开一桩旷古奇案

《醒世恒言》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汪大尹火烧红莲寺”,讲述了寺庙僧人包藏祸心,恶行令人唾弃,明宣德年间也有一起案件,与汪大尹此案有相似之处,但僧人的恶行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夏末,新任绛州知州卢骞带随从赴任,在离绛州府城四十里处的山脚下,发现一名伤重僧人,看样子应该是从高处跌落,生命垂危。卢骞心善,便让随从将僧人带回州衙,郎中诊断后说,僧人全身挫伤,左腿与右手跌断,舌头受伤严重,需要悉心救治。

当天晚上僧人有了意识,当他得知自己身在州衙后,用左手沾着血渍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善安寺净房有污”,随后又陷入昏迷。卢骞看到字心中疑惑,便让差役赵广私下打听,两日后赵广回报,善安寺两日前有个法号叫了凡的僧人不慎坠崖,到现在也没有音讯,说不准这个僧人就是了凡。

卢骞没有再追问了凡之事,而是问了善安寺的情况,据赵广说,善安寺在坐落在离州府四十里外的山中,规模并不算大,先前香火并不旺盛,八年前,有个叫智广的僧人做了住持,情况发生改变。智广先是建了一座佛殿,供奉了求子观音,而后又盖了十几间净房,供信客居住,由于善安寺求子灵验,香火慢慢旺盛起来。

卢骞不信佛,对求子之事并不相信,他命郎中尽力救治重伤的僧人,而后带几名随从换便装亲往善安寺。州府到善安寺的路上,进香的信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大户人家的车马小轿。进寺后,果然信客众多,香火鼎盛,据说十一间净房全都住了客人,其中五六个都是来求子的。

卢骞发现,负责求子殿的几名僧人身体健壮、面色红润,与其他那些面带菜色的僧人截然不同,住持智广大师更是样貌清秀,倒像个富家员外。回府衙的路上,卢骞沉默不语,有些事情让他想不明白。行至半路,卢骞与随从在道旁的茶肆歇脚,几个茶客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其中一人说:“这善安寺香火真盛,看来智广大师确实佛法无边。”有几人点头称是,随声附和,卢骞身后一人窃窃说道:“什么佛法,如果佛祖真的灵验,那这么多的贪官和奸商为何没有报应?我看都是骗人的,善安寺求子这么灵验,说不准那些求子的妇人生的都是小和尚呢!”这人话音很小,但却让卢骞心中一惊,当晚夜不能眠,一直在琢磨陌生人说的那句话。

次日一早,卢骞叫来冯师爷商量此事,冯师爷跟随卢骞多年,对自家大人的秉性十分了解,他说道:“大人,您是否想对伤重僧人了凡和善安寺的情况好奇?”卢骞一笑,说道:“你果然了解我,赵广曾说,他在善安寺打听情况时,许多僧人否认有僧众失踪,后来是负责打扫的小沙弥偷偷告诉他了凡坠崖,僧人失足坠崖有何可隐瞒的,除非这里面有隐情,我一向不信求子之说,在寺中见到一些僧人的面相,感觉他们身上有世俗之气,因此心中有疑。”

冯师爷多谋,思虑片刻说道:“我倒有个法子可以一试,但有违君子之道。”卢骞笑道:“弄清事情真相,攘除奸邪,就是君子之道,只要方法不损阴德,都可用。”冯师爷听完在卢骞耳边低语一番,二人相视一笑,定下计策。

次日下午,一顶小轿进到善安寺,轿中下来一个年轻妇人,衣着大气,举止沉稳,一看便知出身大户。执事僧禀报,住持智广亲自接待,妇人自称姓黄,与丈夫成婚六年未有子嗣,特来善安寺求子。智广说在送子观音前诚心诵读佛经两日必能如愿,然后安排黄氏住在净室,门口由黄氏的家人把守。

两日后,黄氏添了香油钱离开善安寺,当日夜晚,黄氏悄悄面见冯师爷,将寺中发生之事详细叙说,冯师爷又将此事回禀卢骞。据黄氏说,住入净房的当晚,僧人曾送来一碗宁神茶,黄氏并没有喝,当晚二更后,净房一脚的地板被顶起,有个光头僧人从下面的密道进到房中,与黄氏快活。卢骞得到这个消息,知道了善安寺的污秽勾当,就和冯师爷又定下一计。

三日后,又有两个美貌妇人到善安寺求子,智广大师按例接待。一夜无话,次日五更刚到,卢骞与冯师爷带领众差役和借调的四十几名兵丁突然闯进善安寺,命智广与所有僧众全部到殿前广场集合。智广不明所以,但又不敢违抗,只得照办,还在沉睡的僧众来不及洗漱便即刻赶来。

带众僧来到大殿前,天色也已开始放亮,卢骞命僧众将僧帽取下,一一排查,将头上有朱砂红印的两名僧人抓了出来,就在此时,昨日来寺中求子的两个美妇人也来到大殿前,这两个妇人手上涂满朱砂红,与僧人头上的红记做对比,完全吻合。卢骞一声令下,严审这两个僧人,官府的大刑甚是恐怖,两个僧人养尊处优惯了,哪里经受得了,没多久便如实招认了罪状。

原来善安寺中有七间净房都有暗道,如有美貌妇人前来求子留宿,僧人当晚便送一杯迷茶,深夜从暗道进到房中,行不轨之事。多数妇人为了名节不敢声张,少数人则尝到甜头儿,经常来与僧人私会,正是遭辱妇人的懦弱性格,才让善安寺这种无耻行径存在了六年之久。其中有一名农家妇人前来求子,因为性情刚烈要说出此事,被僧人害死偷偷掩埋,妇人的丈夫也报了案,但无人怀疑寺庙,列为失踪处理。了凡是因为发现了他们的恶行想要举报,才被追杀不幸坠崖的。

善安寺全寺五十七名僧人,涉案者有二十三名,其中也包括住持智广。此事存在了六年,周围受辱的妇人不在少数,在上交卷宗时,建议不要将此事公布,以免造成当地许多家庭惨剧。卷宗上交后,卢骞传三名美妇来到大堂,就是先前的黄氏和后来的这两名美妇,其实这三人都是官妓所的官妓,由冯师爷借来演戏的。卢骞感谢三妇人,褒奖一番后,由州府衙门出面,为三人赎了身。

不久后,刑部下发批文,判决涉案二十三名僧人枭死,其余三十四名僧众全部发配边疆劳役,永不赦免。批文下发不久,僧人了凡在郎中的悉心救治下,恢复了健康,已经能拄着拐走动,舌头的伤也好了许多,可以慢慢讲话,了凡面见卢骞说出了过往,原来他的过去同样不简单。

原来了凡原名叫梁琦,北直隶人,是个窃贼,专门偷窃富家财物,后来偷窃京城一个大富之家,被官府通缉,梁琦带着财物逃到太原府,在一座小庙假装出家,隐匿起来,后来官府追查的紧,梁琦便将大部分财物埋在山中,而后逃到绛州善安寺。智广安排梁琦打扫庭院,梁琦是个惯偷儿,净房的设计自然瞒不过他,没多久便发现了善安寺的秘密。

梁琦认为玷污良家女子是丧尽天良之事,就禀报了智广,但他没有想到,此事的祸首就是智广。智广知道事情泄露,就安排僧人杀掉他,亏得梁琦机警,没被当场斩杀,他逃出寺庙,一路狂奔,才不慎坠崖。梁琦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凡事也想开了,他将太原府藏宝之地一并说出,至于自己的处置,全凭卢骞发落。

卢骞命人赶往太原府取出财物,然后送交北直隶,同时告知当地府衙,窃贼梁琦已被绛州差役当场斩杀,至于梁琦,告别卢骞后去了西安府,在一座偏僻寺庙真正的出了家。

编后语:

佛门宗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意思是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地去奉行。

其实佛门之地也并非净土,藏污纳垢者也不在少数。

(0)

相关推荐

  • 深山失女奇案:官员之女庙宇失踪,竟搜出其他妇人,唯独不见官女

    清末某地大丛林中,是许多僧侣赖以安身养性行法之所,据说光是这处林间,就有庙宇多座,僧人数百.因此,此地香火非常鼎盛.平日,你刚至山脚,就感香味扑鼻,可见到处香烟缭绕,三五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香客蜂拥四散 ...

  • 妇人求子第一《千金翼方》

    论一首 方七首 论曰∶夫人求子者,服药须有次第,不得不知,其次第者,男服七子散,女服荡胞散,及坐药,并服紫石门冬丸,则无不得效矣.不知此者,得力鲜焉. 七子散 主丈夫风虚,目暗,精气虚衰少,无子不足方 ...

  • 无意识破淫僧机关,生死关头,想奇招保得性命,拯救被囚妇人脫难

    浙江临安有一座庆福寺,寺中有个西北房,叫做净云房.寺僧广明,做人精爽风流,欢喜与官员士子往来.他衣钵充盈,出手宽绰,所以士人都喜欢与他交结. 临安有一个书生郑宏达,借住在寺中攻读,在这寺中最久,与广明 ...

  • “蔡府尹断和尚奸妇”,明朝这件奇案警示众人,佛祖脚下尽非净土

    佛门宗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意思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去奉行.但寺庙并非都是净土一块,<律条公案>中记载一起案件,讲的就是寺庙僧人 ...

  • 民间故事:智破淫僧案

    明万历年间,卢氏县有座善济寺,寺中有三十多僧众.住持法善禅师弘扬佛法,济世度人,每逢灾年便施粥救人,周围民众无不称赞法善慈悲. 后来法善禅师圆寂,师弟法明接替住持之职.法明做得住持后,封寺半年,对外宣 ...

  • 清代奇案 (13) 美妻求子遭僧掳案

    入庙求子,美妻遭僧掳 杭州西湖附近有一寺庙,这庙极大,里头摆放着五百尊罗汉,僧人更是多达三百人,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每年八月十五这日,都会有一僧人坐化,僧人们便捡来干柴堆积,把坐化的僧人放在上头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 第十节 求子

    <素问>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而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沈尧封曰∶求子全赖气血充足,虚衰即无子.故薛立斋曰∶至要处在 ...

  • 阴差阳错,一块鸡肉导致的惨剧——清朝绍兴奇案

    清朝中期,某一任绍兴县令有些挠头,短短一周内,他的辖区出现了两桩悬案. 一个是县城外的一个小村庄的地保前来报案,说村庄里面马大的屋子里发现了一具尸体,有人认出是不远处一间小庙中的僧人,可僧人跟马大并无 ...

  • 古代志怪故事:亥氏夫人,猪精

    清朝时候,贵州有个姓卢的僧人,年少时没有一技之长,无法糊口,就出家当了和尚.他在庙里遇到一个老头陀,学了些邪术,于是迷惑百姓,勾结豪绅,净做些淫荡不法的勾当. 县令侦查到卢僧人的违法行为,把他杖责下狱 ...

  • 僧人监守自盗,在阴阳两界受尽苦楚

    道志偷了佛像上的两枚珠子,一枚已经当给了某妇人:另一枚换成了钱,他求僧众帮他赎回来. 南朝刘宋时期,京师内有座北多宝寺.有个僧人奉命看守佛殿佛塔.然而,他监守自盗,还故布疑阵,伪造盗窃现场.不久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