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三年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是指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加上同时期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旱灾)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本图来自网络

1959年我5岁,如今66岁,61年后仍能耳熟能详地回忆往事。最深的记忆是挨饿、挨冻!那时的粮食是“粮票制”,每个人的粮食定量是26~32斤/月。家家都有一个“粮本”,粮本是用来领粮票的;粮票、米票是用来买粮食的,每次买米买面都要记录在粮本上。

那时爸爸是19级科级干部,78元/月,供全家6口人生活,母亲没工作。这个工资不算太少,比普通工人家庭多。

全家六口,右一我是老疙瘩

这是我家的老宅,两间小平房,山墙是用芦苇帘子挂在木龙骨上,外面抹麻刀灰而成,冬天西北风一刮,墙里外呼扇还都漏风,手脚都是冻疮。后来捡砖头盖了两间自建房。

父亲和我

慈祥而又饱受劳苦的母亲过世41年了,现在看见照片都心疼!

1993年5月10日粮本、粮票完成了历史使命

我们家六口人,总定量是62斤/月,我们是四个男孩,粮票每月吃不到月底,就揭不开锅了!于是临近月底妈妈十分难为情的,拿着一个小盆站在门口,等着一个性卞的邻居说“你卞大嫂,再借点棒子面吧”!就这样维持到月底等着下月发粮票。粮票制、公分制刺激农村人多要孩子,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口粮。

那时能吃顿面条、饺子就算是过年了!吃面条用比这小一点的粗瓷碗,妈妈给挑多半碗,放点白菜帮子条,炸酱里放一毛钱的肥猪肉(那时我负责上街买肉,每次都买一两毛钱的,也就一小长条)。一碗面吃的很慢,都舍不得吃,哥几个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彼此的面碗,渐渐吃完,没吃饱也没办法!饭后再用舌头舔盘子、舔碗。二哥常常会在桌子底下偷偷的分给大哥分点吃。

毛主席说:以稀代干,以瓜代粮。我每天和叔伯弟弟喝半瓶奶,不够对米汤。

下图是吃面条的碗

我们家吃榆树皮、杨树叶、槐树花、野菜充饥。我还抓青蛙、掏麻雀窝、弹弓子打鸟吃。我常常到庄稼地里捡豆子,每次能捡到2~3个黄豆,回家放在火炉子上烤熟,吃在嘴里真香!跟着邻居到郊区挖白薯,挖了白薯不分给我,但管一天饭,这样家里就可以省出一天的口粮。

为了生活6~7岁的我,夏天用镰刀割草,晒干了冬天卖给农民喂羊,种蓖麻卖钱,抓土鳖卖给药店(一毛一个)。

最难为情的是妈妈常让我去,父亲的世交候大娘家要粮票,每次去候大娘都给我做抻面,再带回5斤或者10斤粮票。

下图是副食本

包括:油盐酱醋,粉条、豆腐、鱼、肉、鸡蛋、碱、淀粉、麻酱、土豆都是凭本定量供应的。

年轻人看见这些:“本”和“票”,也就理解什么是“计划经济下的供给制”是什么东东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小康生活。

我是在挨饿、挨冻、受穷中度过童年的,今天的儿童是无比幸福的。

这些粮票留作纪念,也算稀罕物?

当时全国通用粮票最好使,不在定量之内,不受地域限制

看到这些希望年轻人不要忘本!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知足!

远程摄影

2021.7.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