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场,你有考虑过5年后的自己吗?

阅读丨成长丨思考

2015年大学毕业,那个时候专业学的是工程造价,在当年武汉全城大力开发基建事业的时代,这是一个一度非常吃香的行业。

但是于我而言,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听不懂老师讲的课程了,本身是文科生毕业,大学进入了以算量和数据闻名全校的经管系,那上课简直是一种煎熬,我又不忍心逃课,

所以就每次听课的时候,一边认真做笔记,一边想将来我一定不会做这一行。

结果,一语成谶。

后来终于做了和工程造价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新媒体行业,

还好,至今为止我都非常喜欢和热爱这一行,而且我也非常愿意长久投身此中。

可能看到这里你们会问了,写了这么多废话,这和今天的文章有什么关联?

关联可大了,如果你现在恰好还在校园里享受着象牙塔的生活,或者已经踏入职场开始见识到社会的残酷,都没有关系,

但是有一个问题会在不久的将来以拦路虎的姿态闯进你的人生计划里,

关于职业规划,你该作何选择?

是继续考研流连在象牙塔里,还是投身职场早早接受磨砺?

是进入国企享受稳定,还是一头扎进商海翻身逐浪?

是接受父母安排按部就班,还是走南闯北自寻一条生路?

没想过没想好都没有关系,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你分享一些我曾经走过的坑,以及关于职场和个人发展几点心得,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不妨日后再多读几遍。

1

你以为你真的了解

你自己吗?

我曾经在某一段时间带过团队,也是在那段时间里,开始学会去面试各种求职者,后来面试的人多了,也就渐渐发现1个现象,这在里和你分享下:

一个人非常了解自己,在职场其实是一个显著加分项。

这句话看起来平平无奇,也是在后来才发现其实能做到且做好的人寥寥无几。

曾经就招进过一个男生,当时是准备让他负责团队新媒体运营的岗位,这个男生本身也非常风趣幽默,为人处事又十分老练娴熟,人情世故一看就懂,但丝毫不抢上司的风头,一切都恰如其分的拿捏得当。

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单纯的以为这不过是一个职场人的基本修养,

后来我发现他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个人,即便是和人吃饭聊天,他也会把场面控制的很好,不会让其他人落单或者无话可说。

这年头喜欢自说自话全然不顾他人感受的人,我见得多了,然而像他这样懂得拿捏分寸,于微妙处照顾别人情绪和感受的人却不常见,

也是基于这份靠谱和体贴,公司不少人对他纷纷表示有好感。

有一次我偶然间问他:

“你是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还是只是为了照顾同事所以这样。”

他笑道:

“我知道我是一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所以不想和人争长论短靠言语出位,还不如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实力和行动去争取机会,

放心,我对自己还算是了解的,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不该我说的和做的,我一概不插手。”

再后来,我离开深圳回到武汉的时候,联系他时,他已经开始做了自己的个人管理品牌,实现了人生的另一层转折与起跳。

其实我说起这个案例并不是让你如何如何,而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了解过自己吗?

以你现在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情商德商、时间成本、固定资金,你能否做好当前的这份工作?

如果你要得到一个显著性的成长,那么你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完成怎样的规划?

如果没有完成,你又该做如何的补救和挽回?

就像我在带学员写稿的时候,很多人总是找不到确切的方向,看到别人写育儿文自己也想试试,看到明星出轨又忍不住写了篇娱乐情感文,后来发现职场文市场大又想试试职场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可能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学不到。

同样的,职业规划的重中之重,在于定位。而定位的前提,就是你对自我的清晰认知。

你对自我认知如何?

有时候,“自知”和“他知”之间的偏差,往往是你选择错误的原因。

别人做主播能涨粉,你开播可能撑不过5分钟。

别人写公号文能变现,你写文可能点赞的只有你老公。

别人做微商能带货,你做可能会被拉黑。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贸然选择一个行业倒不如先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

在这里,我推荐你3种自测工具,让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基本的事实依据:

大五人格测试模型:

这种模型通过五种相对独立的因素,严谨型、外向型、开放型、宜人型与神经质人格的特质来描述人性。通过这五个人格因素,可以大体反映出一个人未来的职场表现。

MBTI性格测试:

从你的个性特征中,归纳提炼出4个关键要素——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

DISC性格测试:

这四项分别为支配(Dominance)、影响(Influence)、稳健(Steadiness)与谨慎(Compliance),而这套方法也是最常见的人类行为测试方法之一。

通过这些测试以后,去和你的亲人、密友、信赖的更高层级的前辈交流一下,看看在哪些地方你的自我认知和外界的解读是有偏差的。

也是在这些综合测试之下,我逐渐发现自己更倾向于DC型人格,

所以在后续的工作当中,我会适当让自己积极参与到组织的决策和选择的工作当中,同时保持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去维护这个团队,我发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越来越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优秀,而是并不清楚自己如何才能发掘自身优势和潜力而已。

相信我,如果可以不妨先试着去了解自己,

毕竟认识世界很难,但是了解自己却很简单。

2

如何判断你的行业

是否还有前途?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个观点说的是:

很多人常常愿意在选择上下功夫,却总是忽略了自身努力的重要性。

换言之,许多人都会认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在行业风口产生时,他们一拥而上。在泡沫消亡时,他们卷铺盖的速度也比谁都快。

然而职场不等于股市,快进快出的心态可能更多的让你陷于一种无序感,对行业没有足够的积累和认识,这样的后果可能到最后就是:

什么都做了,什么都没有赚到钱。

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

你所在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户需求是不是足够大?

比如,苹果推出的iWatch手表,一来没有手机刚需,看似功能非常有逼格,实际上还不如手机用的方便。二来价格较高,低端消费人群买不起,高端消费人群继续选择名表,于是只能卖给部分中间人群,可想而知销量不见得能有多好。

所以在很多年里,苹果财报中从未单独公布过iWatch的销售数据,这也侧面证实了这是一个不太存在用户需求的领域。

话说回来,当我们不了解一个市场的时候,如何判断你的行业,是否还有前途?我们可以通过以下3个角度来进行判断:

看行业本身是否具有成长性?

比如可以通过行业成长指数等数据,看下该行业现阶段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点击可看大图)

以当前的新媒体行业为例,在百度指数搜索关键词“新媒体运营”,出现的数据是从2013年至2019年这个职位被搜索的指数趋势图,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行业一直在呈梯度式上升和发展。

所以这个行业和职位的需求和关注量其实是一直在稳步上升的趋势。

所以你要入行没问题,但是前提是要看清楚最近几年的趋势和动向。

比较行业成长性与全球数据,通过全球对比来分析行业的成长状况

同样的,有些行业看国内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当你关注了全球市场之后,你会发现对比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和需求洼地,以全球房地产为例,你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观点:

① 全球局部国家房地产走势相对比较稳定,亚洲地区新兴发展国家发展态势较快

② 日本房地产受1999年经济泡沫影响,走势较慢后续受长尾效应较为严重

③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呈缓慢增长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完善将逐步收紧发展趋势

④ 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受国际资本及经济波动影响较大

(数据来源:CEIC 2003年~2014年日本房地产生产总值图)

(数据来源:CEIC  2007年~2018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趋势图)

(数据来源:CEIC  2005年~2016年泰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趋势图)

了解了行业的区域与全部的发展对比之后,你可以对当前的形势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对于从事外贸行业和进出口业务的职场人而言,这样的全球视野会让你知道如果更好把握下一个先机和趋势。

观察这个行业被互联网改造的程度

如果这个行业已经被互联网改造了很大一部分,说明这个行业已经不再属于草根者;相反如果这个行业被互联网改造的程度很低,或是你具有某项很强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就可以试试看。

简言之,尚未经互联网洗礼的地方,或许正是你介入的时机,但是一旦互联网巨头强强入手各立山头的时候,基本上这个行业与零资源晚入场的普通创业者无缘了。

有时候,人生差的就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机会。

2009年,卡兰尼克与朋友加雷特·坎普在巴黎游玩,因为苦于打不到车而萌生了开发手机打车软件的念头,优步公司就这样诞生了。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有众多打车服务应用了,优步与众不同。

它提供的是高端的私家车预约服务,将用户需求与提供租车服务的司机联系起来,用户只需通过App一键发送打车请求,便会有车辆就近接送。

可以见得的是,Uber当年出来的时候,也不是一拍脑子就想出来的idea,而是基础大量用户切身的痛点和需求而做出的产品。

通过对你的群体用户使用需求的观察,你会发现有大量的市场还没有被互联网改造,而这恰恰是普通人的机会。

再举个例子,我是教新媒体写作的,

但是我发现在职场文写作领域还有大量需求,不管是公文写作、工作汇报、主题演讲,甚至是述职报告都有很多人不会写,

那这个时候就是我可以主动去抢占这块市场的时候。

当你对行业的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和判断之后,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会非常具体化和清晰。

3

如何衡量一个企业

真的值得你去为之奋斗?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一个好的企业自然而然会有更多人才涌入,然而市场总是良币驱逐劣币,很多企业往往看到一个行业的利润却忽略了人才的重要性,这几年我看到更多现象是老板要求员工有狼性,而更多的员工可能靠基本工资都养不活自己,

矛盾由此可见。

那么,你身为一个员工,如何练就火眼金睛,鉴别出哪些是优秀的创业企业,哪些是不靠谱的大忽悠,我尝试着总结了几条判断标准和经验,为你提供借鉴:

1. 如果企业还处在草创期,公司亏损。那么你陪着老板一起吃盒饭拿低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公司已经规模化盈利了,你干着同样高市价的活,却依然保持低薪待遇,你的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

那你就要想想,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还是你的老板根本不想带你玩?

2. 如果公司给一线干活的人不合理的薪酬比例,那基本就不是好公司。好的创业团队,一定会为后来的人才和员工留出一定比例的股权去留住他们。就像360的周鸿祎,给员工配股就非常大方给力。

但同样的,这个前提是你能为公司带来等量的增值效益。

3. 如果公司经常更变注册或注册实体太多,就要注意公司是不是借着变更在股权上动手脚,当然可能是给员工增配,也可能是给大股东。

这点好坏两面都有,你可以看下你真正能得到的是一个空头支票还是切实利益?

4. 公司的配股数和期权数不重要,那和大部分员工无关,你能领到多少才重要

很多人拿到了几万几十万配股,就很高兴以为公司给了很大一笔奖励。但其实人家大股东拿着几十亿股,比例算下来,可能手里的股权没多少钱。又比如当时酷六在被收购时,股价很高。

员工很高兴都以为发财了。但后来才明白,这个价钱其实是很多股合并成一股,白高兴一场。

还有一个,不管是公司承诺给与你干股期权,还是事后配股,前提是这个股价本身要值钱,而股价是否值钱,要看这个企业的市盈率,说白了,你干不好公司效益也不好,公司效益不好配再多的股票也不值钱。

但是企业光给钱,搞封官许愿这一套就管用了吗?

其实未必,我记得有很多创业朋友和我讲,为什么我钱也给了,人也给了,最后有能力的人还是跑了?

最近在听插坐学院CEO何川的《管理能力21天训练营》,其中有一个观点讲的非常好:

管理,就是持续统一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说的是公司要做到行业第一、销售额5000万,

而员工的个人目标是这月能不能涨薪,孩子要上学了,家里老人病了要住院。

相对而言,管理者更在乎组织目标,而员工更在意个人目标。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会发现:

在不影响组织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先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员工的积极能动性会直线提高。

道理很简单,员工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你要人家豁出性命跟你拼狼性,简直做梦。

所以说,身为企业员工的你,先不要被老板宣扬的“狼性”文化洗脑,而是要根据这些标准衡量下,

这家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性回报,

才值得你用狼性去为它拼命。

4

职场的终点

从不是退休

说一个我爷爷的职场故事,他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财务,管账管钱做了一辈子,60岁就退休了。现在在农村陪着我奶奶颐养天年,每天种种菜,顺便带我奶奶去看戏。

可是我压根不想退休,即便60岁的时候也不想。

但是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把退休当成了职业生涯的终点。也就是60多岁退休之后,我就不用工作了,每天拿着退休金,养花种草、环游世界。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职业规划,有可能已经不适用了。

之前在得到上看过一本叫《百岁人生》的书。这本书就说:

我们这代人,有很大概率活到100岁。这就意味着,假如60岁退休,还有40年的时间在等着你。假如你的职业生涯就此止步,问题就会出现,

比如钱够花吗?

生活失去目标、

每天重复着退休生活无聊怎么办?

失去意义怎么办?

这就需要我们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考虑得更加长远。

在策略方面,你可以像势能极强的KOL那样,在一个行业里争做头部,并且好好保护自己的本钱,维持优势。也可以像旅游作家那样体验职业的丰富性,在生活中完成一段职业的进行。

但是,无论哪一种职业模式,归根结底,都需要我们先建立一种新的观念——终身职业观。

有人70多岁还在创业卖橙子,也有人20多岁就指望着退休。

但职场的终点,从不是退休。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

现在的工作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效率变得更高?

人的认知和思维可否再一步扩展开?

能不能做点更具挑战的职业和岗位?

5年后的自己能否完成现在的目标?

世界的变化实在太快,更多的时候,停下也只是为了更好的出发而已,事情永远是做不完的,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能链接多少人、发动多少资源、去完成多少事。

时间不停,步履不停,工作不停。

共勉。

作者:Ray先森,新媒体爆文写手,专注职场认知领域,现任秋叶写作训练营产品主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