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一处迟迟没有文字能够证实的先人废墟

二里头遗址:一处迟迟没有文字能够证实的先人废墟

前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后历经十四年的撰写,终于著出《史记》,记载着自黄帝开始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关于上古时期的朝代,又有夏商周等三代。

目前,考古发掘已经发现许多关于商代的墓葬与都城遗址,而周代的考古发现更是数不胜数。只不过,直到现在,可以被证明为“夏代”的遗址,仍旧未曾发现。这使得夏朝的存在让人不禁感到怀疑,所谓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在《史记》中,记载商代的部分记述为《殷本纪》,而夏代的则称《夏本纪》。两个部分中同样都有明确的朝代君王世系,但迟迟没有发现的夏代遗址,让许多考古学家开始质疑夏朝是否只是古人的杜撰。

根据推算,夏代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600年之前,而采用现今碳-14的科学鉴定技术,可以判定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翟镇二里头村的二里头遗址,其时间就是与夏朝同期。

不过,虽然二里头遗址确实存在,但却不能证明二里头遗址就等于夏文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二里头遗址中,所有的发掘材料都没有发现记载夏朝的文字。

▲《竹书纪年》流传本

另一部详细记载夏代历史的史料,是发现于西晋时期的《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帝太康》:    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

斟鄩(zhēn xún),是史料中记载的夏朝都城。自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就一直在此经营,一直到商汤伐夏桀之时,夏朝也都没有迁徙过都城。那么,斟鄩到底位于何处?唐代的地理著作《括地志》记载,古代的鄩城就位于巩县的西南方向,而巩县其实就是现今郑州的巩义。

《括地志》:“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二里头卫星图

虽然,关于斟鄩的记载,已经是晚至唐代的地理著作所述。但相较之下,总好过于大海捞针一般寻找夏墟的踪影。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就意外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关于夏文化的实体发掘正式进入轨道。

▲二里头平面图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代表类型。而二里头文化,是位于中国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而所谓的中原地区,实际上就是以河南洛阳盆地为核心扩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一直是四通八达的建都首选。紧挨着洛河、伊河的盆地,也相当适宜农耕。所以,在洛阳地区,可见三代、隋唐、明清等时期的都城遗址。

▲二里头地形

二里头文化总共被分为四期等四个地层,其中,第三、第四两期,出土了百余件青铜器。很明显的,在第三期之后,二里头文化就已经走进了青铜时代。在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中,已经发掘十余座宫殿基址。其中,更有边长将近100公尺长的大型宫殿。这样的大型宫殿遗址,也从侧面表示它很可能是夏代宫殿遗存。因为,在与夏文化同期的部落中,并未见到能与之匹敌的大型方国。如果该宫殿并不属于夏王朝,那属于其他部落、方国的可能性也相当小。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

除了宫殿建筑遗址,在二里头遗址中的考古发掘,更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在钱币出现以前,原始社会应是以“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商品经济。后来,具有亮丽外表的贝壳开始被人们所喜好,逐渐出现以海贝、蚌贝等自然贝,以及骨贝、石贝等人造贝为货币的货币经济。

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许多贝式货币,可能在当时就已经被视为通用货币。不过,这些货币不只是货币,它更具有收藏价值。在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葬中,出土了用绳串起的热带海贝。从外形看来,这种贝类是生活在热带海域,也就是南海、印度洋等地的物种。地处中原的二里头遗址,居然会出现远至千里外的自然贝壳,这是现今考古没有料想到的流通距离。

▲二里头文物

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诸多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等手工艺品。制陶、制骨、冶铜等作坊也在遗址中各有分布。有趣的是,在宫殿区南侧,有一处绿松石器作坊。出土在遗址区域内的绿松石龙、镶嵌绿松石兽面,可能都是出自这个作坊之中。

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并不普遍,它是属于贵族阶级的尊贵宝物。无论是精雕细琢的绿松石饰品,还是简单打磨的碎片,只要拥有,在当时都算是身份显赫之人。值得注意的是,绿松石作坊的位置,相比于其他作坊都要更靠近宫殿区。很可能当时绿松石作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贵族的直接控制。

【参考资料】《竹书纪年》《四库总目体要》《史记》

【文】趣史社箭逐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