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右胁痛时,应当用什么药

我发现,《四圣心源》没有记载治疗右胁胁痛的方剂,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篇“如何治疗右胁痛”的文章。

如果你不知道“右胁痛时,应当用什么药”,那么,请你继续往下阅读。

从十二经的循行顺序来讲,足少阳胆脉自胃口而行两胁,所以胁痛,多数与胆有关。

不仅如此,由于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互为表里,且肝、胆皆位于右胁,所以右胁痛,多数与肝、胆皆有关系。

目前,临床上治疗右胁痛的有效方剂是刘河间的金铃子散,即川楝子、元胡等分为末服之,此方对于左胁、右胁的来回串痛,以及胆结石引起的右胁疼痛,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让我解释一下。

右胁疼痛,且痛不可忍,为什么?因为有热也,川楝子能引心包之火及肝胆所寄之相火下行,

又佐以玄胡索以开通气血,因此,用金铃子散治疗右胁疼痛兼伴有高热的病症,效果极好,许多治疗右胁疼痛的中成药,皆含有此二药。

不过,这不是今天我分享的重点,我想讲的是,对于单纯的右胁疼痛,应该用什么药的哪?

譬如某位网友,右胁经常间歇性的疼痛,无明显发热现象,因为这位网友有胆结石,所以他一直怀疑右胁疼痛是胆结石引起的(注意:B超显示,他的胆结石不大,1.0cm左右),因此,他终于下定决心,去武汉某医院做了保胆取石手术,取干净了胆结石。然而,手术后,胆结石没了,他右胁疼痛的病症,还是没有消失。

讲到这里,我要提一句,按照某位中医的说法,胆结石确实会引起胆绞痛,造成右胁持续性的疼痛,但是这种疼痛大多数是突发性的,而且不会“一直痛”,正常情况下,这种疼痛是一阵一阵的。

那么,这位网友,他是如何治疗自己的右胁疼痛症状的哪?方剂如下:

木瓜6g  三棱6g  莪术6g  生麦芽10g  白扁豆10g  刺蒺藜10g  生黄芪12g  乌梅3g

甘草3g

此方出自《李克绍医学文集》,为李克绍治疗胁痛之方,原书称此方“对于迁延性肝炎气虚血滞者,颇有疗效”。

最终,这位网友,服用此方7剂,治好了自己“久治不愈”的右胁疼痛症状。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难道用金铃子散,就不能治好这位网友的右胁疼痛症状吗?坦白地说,我觉得用金铃子散,肯定会有效果,但是,绝对不会有“7剂就彻底治好”的效果。

所以,对于单纯性的右胁疼痛,无明显发热现象者,我个人建议病人选用李克绍治胁痛之方。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完——

(0)

相关推荐

  • 胆结石如何消除?老中医疏肝利胆、化瘀止痛,助你排出结石止疼痛

    胆结石如何消除?老中医疏肝利胆、化瘀止痛,助你排出结石止疼痛

  • 李克绍:没错!就是用「大黄」止泻

    病例概况 杨某,男,50岁,山东兖州人,1982年初夏就诊. 主诉:腹泻频繁半年余. 刻下症:患者腹泻频繁,日数十次,大便泻而不爽.不敢食油腻.生冷之物.西医曾怀疑为肠癌,多方治疗无效.舌苔黄腻. 处 ...

  • 四圣心源:下气汤治胁痛吗?

    我的上一篇文章<右胁痛时,应当用什么药>,简单谈了谈右胁胁痛的病症.用药. 结果,有两位网友在文后留言认为"下气汤能治右胁痛",因此,我觉得我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讲讲下 ...

  • 黄元御<四圣心源>经典总结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六经解 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也.人感天之六气而生六腑,故六腑为阳,感地之五行而生五脏,故五脏 ...

  • 《四圣心源》译读(46)

    长沙徐树铭序 叙曰:上古天真淳闷,婴疾者少,然而黄帝.岐伯.俞跗.雷公之伦,即已勤求至道,惠济寰宇,岂非风湿寒暑,天不能无偏行,疾痛痒疴,人亦何容不豫计也.三代之际,掌以专官,世宿其业,民无夭枉.秦弃 ...

  • 《四圣心源》译读(44)

    胎 漏 [原文]结胎之后,经水滋养子宫,化生血肉,无有赢余,是以断而不行.其胎结而经来者,必有瘀血阻格.缘胎成经断,血室盈满,不复流溢.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养胎之余,易致堙瘀.瘀血蓄积,阻碍经络,胎妊 ...

  • 《四圣心源》译读(43)

    骨 蒸(结核) [原文]骨蒸者,肝木之不达也.肝木生于肾水,阳根在水,春气一交,随脾土左升,则化肝木.木气升发,和煦温畅,及臻夏令,水中之阳,尽达于九天,则木化而为火.木火生长,是以骨髓清凉,下热不生 ...

  • 《四圣心源》译读(41)

    闭 结 [原文]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生发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陷,甲木必逆,乙木遏陷,温气不扬,则生下热,甲木 ...

  • 《四圣心源》译读(40)

    四圣心源 卷十 [原文]妇人之证,率与男子无殊,惟其经脉胎产三十六病,则与丈夫不同.其源流通塞,实资于调燮,花萼长消,端赖于栽培. 降自后世,此义遂乖,伤旸谷之忽寒,叹温泉之遽冱,泛桃花之巨浪,决瓠子 ...

  • 《四圣心源》译读(38)

    四圣心源 卷九 [原文]疮疡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义晰而无方,<金匮>法 ...

  • 《四圣心源》译读(37)

    咽 喉 [原文]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而连舌本.心手少阴之脉,挟咽而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而下胸膈.肾足少阴之脉,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