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心 愿(小说)/溪源
推荐语:一心想要当贫困户的张老汉,最终在驻村帮扶人员的帮助下,想通了。小说《心愿》抒写出了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一种现实,描绘出了党的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美好情景,既讴歌了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驻村人员,也赞颂了辛勤劳作、朴素向善的基层百姓。值得一读!
在广袤的豫南大地上,座落着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名叫柳树湾。全村共有十几户人家,房屋大都很简陋,平房瓦房居多,稀稀疏疏分布在一片山坳里。
柳树湾村前有个大池塘,一泓池水清澈碧透,环抱着池塘周边的垂柳摇曳生姿,煞是好看。池塘北面偏东方向,有一座三层楼房,装饰华丽,耀眼醒目,算是柳树湾最"宏伟的建筑"了。
楼房的主人叫张耀荣,今年71岁。老伴李翠花,69岁。老两口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叫张大楞,在县城包工程,人称"张千万"。大楞是个孝子,忙时每月回家一趟,闲暇时隔三差五常回去看看,在左邻右舍中留下了较好的口碑。二儿子叫张二楞,在上海包了一家酒店,生意火爆,一年到头纯利润不下百万,是个实力派老板。女儿叫张柳叶,大学刚毕业就被分配到县里一家中学上班,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张老汉一家生活富裕,其乐融融。大楞二楞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为了让父母过上舒心的日子,大楞就把老人搬到城里居住。没事走走菜市,逛逛商场,听听乐曲,打打麻将,尽享天伦之乐。可没过多久,老人说,在城里生活不方便,还得爬楼梯上上下下,又不认识人,整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城里人不比乡下,防范意识较强,出出进进各自的门都锁得严严实实,根本不与人交流。老头老婆住不习惯,非嚷嚷着回乡下老家。但老家老平房阴暗潮湿,年久失修,无法居住。无奈兄弟俩一商议,在柳村湾兴建了一座三层楼房,让其父母安安稳稳地住在了老家。
张耀荣老汉生性孤僻,脾气倔犟,在家里说一不二,老婆孩子什么事都依着他。老汉有一个习惯,没事的时候爱到池塘边、柳树旁、田埂上闲逛,舒展舒展筋骨,放松放松心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一次,清晨起来,张老汉正沿着池塘边漫步,发现正前方大路尽头有一群男男女女,朝着柳树湾走来。晨晖洒满大地,行人隔着树影,影影绰绰看不分明。老汉顿时停下脚步,靠在一棵大柳树下一看究竟。
随着行人越来越近,面庞也越来越清晰起来。走在前面的一男一女,是村支部书记王晓伍和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哦,想起来了,这大包小包的,肯定是去看贫困户的。张老汉虽然不知道这位女同志叫啥,但知道她是第一书记,因为前些日子来柳树湾宣传时,给他发过政策宣传纸,至今记忆犹新。由于扶贫工作宣传力度的加大,村民们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也明显提高。老汉不仅懂得了什么是贫困户,还了解了一些帮扶政策。这些都是从宣传纸上和村民们议论中看到听到的。
张老汉看着想着,想着看着,一直到扶贫干部进村入户在视线中消失……
柳树湾经过精准识别程序,共评选出三户贫团户,王小明、李世英和赵起顺。三户情况比较特殊,都符合贫困户标准,在评选时得票也最多。王小明腿部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轮椅行走。李世英身患癌症,失去劳动能力,为治病不仅花去了家庭所有积蓄,而且负债累累。赵起顺至今没有找到老婆,还是单身一人。对他三家情况,张老汉心知肚明,非常清楚。而他们被评为贫困户,大家也丝毫没有怨言。因此,村里评选很顺利,一次通过。
张老汉回到家里,坐在真皮沙发上若有所思。当老伴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饭桌上时,老汉还没回过神来。"老头子,想啥呢?快吃饭吧!"老伴一边摆放碗筷,一边催促着。
"你猜我今早锻练看到啥了?"
"我咋知道。看到啥啦?"
"村支书王晓伍和那个女驻村书记一大帮人去看贫困户啦!"老汉弯下腰,对着老伴神秘兮兮地说。
"不就是看贫困户嘛。嘁!有啥一惊一诈的?"
"你哪知道,一群十几个人呢,拎了很多东西,嘿嘿,怪风光哩不是。"老汉挠了挠头,若无其事地说道。
"我看没啥风光。好了,好了,不说啦,吃饭吧,一会儿凉啦!"
老伴打消了老汉的念头,不停地往老汉碗里夹菜。老汉会意地看看老伴,吃着可口的饭菜,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2018年元旦佳节不速而至。放下手中的活,准备动身返乡看望二老的张大楞,手机响了。他一看屏幕,是老爸打来的。他迅速接通了电话。
"喂,爸呀,我正准备回去看您呢!"
"大楞,啥时候到家呀,你妈好准备饭菜!"
"大概得三个小时,爸。"
"好,做你爱吃的豆腐脑、小油馍,还来得及!"掛了电话,二话没说,老两口很快就张罗起来。
时至大寒天气,北风凛冽刺骨。为了给儿子做上一顿可口的饭食,张老汉和老伴不顾寒冷,烧锅做饭,烙馍翻饼,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芝麻叶豆腐脑刚刚做好香喷喷的葱花小油馍端上饭桌的时候,大门外响起了"嘀、嘀、嘀"的汽车喇叭声。
张老汉虽年逾七旬,但精神矍铄,腿脚麻利。听到声音,快步走出大门,看到儿子儿媳从轿车上下来,赶紧上前打着招呼。
"有车真方便,不晌午就赶回来了,看看,还拿了这么多东西。"老汉高兴得合不拢嘴,边夸边上前拿东西。
"这是高档滋补品,那是您俩爱吃的高级营养点心,还有金典纯牛奶和优质枣花蜂蜜……"儿媳笑容满面,如数家珍。
一楼客厅正中,满桌饭菜浓香扑鼻,尤其是葱花小油馍,香气满屋荡漾,让人回味无穷,顿时食欲大增。
老伴把桌椅摆好又重新擦拭了一遍,便招呼一家人坐下吃饭。他们吃着说着谈论着,议论的主题始终离不开扶贫。张老汉终于憋不住又打开了话匣子:"国家太重视扶贫了,光赵起顺一人县里乡里村里都看十几次了,屋里东西快堆满了。"
"是吗?有恁重视吗,爸?"媳妇激动地说。
"那还有假,是我亲眼看到的!"
"有啥稀罕的,不就是发几样东西吗?咱家哪样没有?"老伴不解地说。
大楞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一言未发。他看到父亲绘声绘色的叙述,心里便略知一二三。他不想在父亲兴趣正浓时点火助兴,以免让父亲在对待贫困户的态度上误入歧途。于是,在他"酒足饭饱"之后,起身说道:"爸,妈,我要回城了,工地上还有很多事要处理,有事随时打我电话。"说完就要动身。张老汉意犹未尽,但又无话可说,只好跟着大楞走出大门,目送儿子儿媳渐渐远去。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清晨起来,张老汉眺望远方雪景,心生感慨,"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一定大丰收啊!"听到老头子的赞扬声,老伴也急忙起身,和老汉一边观赏美景,一边清除院内院外积雪。两人一直扫到和村头大路连接处方才收工。正当张老汉歇息时,柳树湾的智能广播里播出了早间新闻:
广大村民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为了不让贫困户受冻受饿,乡党委、政府要求全体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冒雪看望慰问贫困户,望各村贫困人员积极配合,在家等候,不要远离。
东山乡人民政府
2018年1月4日
张老汉一字一句,听得真真切切。他掐指一算,这已是第十九次慰问贫困户了。老汉扛着铁锨、扫帚回到家时,老伴已备好了饭菜。老汉匆匆吃过早饭,当他再次来到村头大路时,贫困户王小明和李世英家门前已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帮扶队员把一件件大衣、棉被、生活用品等,从车上卸下来,崭新崭新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张老汉凑上前去,看得眼馋,只是一言不发。
这时,天不作美,大片大片的雪花,再一次从天空中飘然而下,不大一会儿,帮扶队员们一个个变成了雪人,而村庄、原野也很快被覆盖在大雪之中。
这天夜里,张老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扶贫的事一桩桩、-件件,像电影一样从眼前掠过。他按明台灯,披上大衣,点燃香烟,狂抽几口之后,突发异想:我也要当贫困户。于是,他推醒老伴,把这一“重大决定”第一时间告诉她。
"老头子,深更半夜的,叫我干啥?"
"干啥,我想当贫困户。"
"你瞎扯啥?"
"我想当贫一困一户!"
"你以为想当就当,得评议。"
"啥呀,还得评议?"
"就你这条件,老少爷们能通过吗?"
"通不过,再想办法。"
"有啥办法?"
"现在社会,什么事不是托关系走后门,大不了让大楞给我买一个。"
"现在反腐败都反到村里了,你没看新闻?大楞就是愿意掏钱,还没人敢收呢。"
"说是说,行是行。大楞今年能包恁大的工程,不还是靠走关系争取的嘛!"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想买你买吧。"
老伴说罢倒头睡去了,张老汉也很快进入了梦乡。
翌日,张老汉一大早就起床,精神抖擞,满面春光。这时路边的积雪已经融化,东方天际渐渐露出鱼肚白。村民们三三两两走出院子,吸收着山野里清新空气,他们迎接黎明,迎接朝阳,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张老汉走到大柳树下,从兜里摸出手机,笑意盈盈地拨通了大楞的电话。老汉把心仪已久的夙愿向大楞叙述了一番。大楞虽不同意,但也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他怕老人因自已的不支持而造成情绪波动,更怕因情绪波动血压上升造成严重后果。在电话里,大楞只是一个劲地对父亲安慰安慰再安慰。张老汉心情非常迫切,反复强调大楞要在近期和二楞一起回村办理此事。
转眼又到大楞返乡看望二老的日子。大楞有个心理约定,就是再忙每月也要回去一趟看望父母,随带拿一些老人爱吃爱喝的东西和生活用品,再给点零花钱,好让二老安度晚年。这次大楞特意约了在上海的二楞一同回乡,目的是就老爸当贫困户的事找村里王支书通融通融看能不能凑效。
两辆豪华轿车在乡间道路上奔驰,道路两旁一棵棵景观林木向后飞快退去,不到两个小时,车子就稳稳当当停在了柳树湾村头池塘北面的小楼下。张耀荣老汉看到两个儿子都已到家,喜出望外,急忙上前迎接。
"大楞、二楞都回来啦?"
"嗯。爸您近段身体还好吧?生活没啥困难吧?"看到老父亲那股热情劲,两个儿子不敢怠慢,主动上前嘘寒问暖。
冬天的早晨,虽然阳光已经洒满大地,但仍然寒气袭人,冰冷冰冷的。大楞和爸妈打了个招呼,然后和二楞一起早早来到村支书王晓伍家。王支书吃过早饭,正要去村里开会,看见张家二位老板到来,热情的上前握手,一阵寒暄过后,王支书让大楞兄弟进屋说话。大楞打开后备箱,把准备好的两件"茅台"掂下来,说是给支书特意带来的节日礼物。王支书双手推搡,婉言谢绝。同时,对着大楞兄弟的面单刀直入,直言不讳地问道:“二位老弟今天有何贵干?”
"想,想,想请王书记帮个忙。"大楞嗫嚅地说。
"帮啥忙?就直说吧,又不是外人。"王支书说话很干脆。
"我老爸有个想法,就是想当贫困户,您看咋样?"大楞带着近乎乞求的眼神说。
"大楞,这个事我可做不了主,得听听村两委的意见。"
"你的意思是得商量商量?"大楞继续追问着,似乎想找到最终的答案。
"这样吧,恁俩先回去,抽空开个班子会专题讨论一下,看大家咋说,好吧?"王支书富有经验,饶个弯子,既不答复,也不拒绝。
大楞、二楞兄弟俩感到很尴尬,心里还想说什么,但欲言又止,只好按照王书记的吩咐等候消息。
两天来,村支书王晓伍一直饭菜不香,大楞兄弟给他父亲办贫困户的事始终在他脑际萦绕着挥之不去。终于在一天下午,省市县扶贫工作检查结束后,他迅速组织召开了两委班子专题会议。
会上,王晓伍把大楞父亲张耀荣申请办理贫困户的事向大家摊了牌,他还把张老汉经常有病吃药的事也向大家进行了介绍,请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讨论。王支书的话刚一落地,治安主任小王立马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说道:“不行啊,哥,有豪车有楼房那可是硬伤啊!你还想不想当支部书记啦!”
说话人是王支书的堂弟,名叫王云峰,是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小混混。平时在家游手好闲,外出打工又没有技术,在王支书的极力推荐下,进村当了村干部,跑个腿,办个事,陪个客,喝个酒。但他很有正义感,在今天的评议会上,他第一个发了言。
"是啊,那怎么能行呢,就是咱们同意,群众评议也通不过呀!"
大家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了共识:不同意张耀荣加入贫困户。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大楞、二楞大步流星来到村委大院,找村支书王晓伍打听结果。王晓伍看见大楞兄弟,摆摆手,郑重其事地说:"对不起两位兄弟,贫困户的事两委班子没有通过。"
真是怕中有鬼,痒处有蚤。大楞担心的事出现了,父亲当贫困户的事还真成了难题。回想以前到村里办事,"大中华"甩上一条,全票通过,从未搁浅,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可今天这区区小事都通不过,送礼又不要,真的变天了?大楞兄弟愤愤不平,越想越来气。正当大楞兄弟准备驱车返程时,治安主任王云峰迎面走来,朝着二人大声嚷嚷:"想当贫困户,是吧?我倒有一个办法。"
"啥办法?"兄弟俩不屑一顾地看着王云峰。
"今晚把两辆座骑奔弛宝马烧毁,再把三层洋楼砸掉,明天就可以申请贫困户,准成!"
话未说完,大楞、二楞拳头攥得紧紧的,想朝着王云峰一起砸上去。支书王晓伍见势不妙,赶紧上前劝解。王云峰和张大楞几年前曾经因赌博交过手,此次二人就像两只凶猛的山虎呲牙咧嘴地对峙着。经王支书和村干部反复劝说才悻悻地离开。
这次,大楞兄弟没有回家,只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就径直赶回了县城。张老汉感到事情有点蹊跷,知道贫困户的事没有踪影,顿觉心口隐隐作痛,还没来到床头边就倒在了沙发上……
回城后,二楞没有立即回上海,而是和大楞一起商议父亲贫困户的事。兄弟俩一人抽着闷烟,一人喝着闷酒,直到子夜钟声响起,也没有想出“万全之策”。
第二天一大早,大楞叫醒了二楞。他在二楞耳边嘀咕了一阵后,问二楞“行不行?”二愣爽快地说:“行,哥,就这样办!”
按照兄弟俩的部署,大楞找到父亲的身份证,在东山乡村镇银行开了个账户,存上1000元,便急匆匆地赶回了柳树湾。
张耀荣老汉有病卧床不起,已经两天不吃不喝了。然而,老汉唯一的希冀还是想听到儿子大楞有什么新的消息。恰好在这时大楞拿着存折来到父亲床前。大楞把怎么找关系办理贫困户的事情讲述后,张老汉奇迹般的坐了起来,眼睛里闪着光亮,嘴里不停地低吟着:"办好就好,办好就好。"大楞鼓励父亲说:"爸,您就放心吧,一千块钱扶贫款已打到您的账户上啦。需要的时候您就去取,啊!"
老伴把做好的饭菜端到老汉床边。一碗鸡蛋茶下肚,老汉很快恢复了元气。听着儿子的讲述,他像吃了个定心丸,满脸泛着红光,看着儿子这么孝顺,嘴角绽开了欣慰的笑容。
日子总算平静下来,张耀荣老汉心情明显好转很多。他兴奋之余,仍像往常一样,到池塘边柳树下散散步,望望远方。但好景不长。一天下午,村委会在柳树湾再次对贫困户进行评议,这次评议给张老汉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柳树湾按照“四议两公开”对贫困户再次进行评议,要求评议结果列榜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张老汉一早来到会场,在一个角落里坐下。可主持人公布贫困户名单时,他却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霎时,张老汉心情一落千丈,面色苍白,会没开完就晃晃悠悠地回到家中。老伴见状急忙把他搀扶到床上,问他咋了?老汉只是摆了摆手,什么也不说。老伴感觉病情不轻,赶紧拨通了儿女们的电话,让他们快速赶回家里。
接到电话,大楞、二愣和柳叶很快赶了回来。他们兄妹三人迅速叫来了急救车,把父亲送到县医院内一科病房住下。大楞、二愣坐在父亲身边一直守着,闺女柳叶在一旁哭哭啼啼,不停地擦着眼泪。主治医生量血压、听心脏,反复检查着张老汉的病情,然后微笑着对他们说:“放心吧,老人没什么大碍,好像受了什么刺激,让他静静地休息一下就会好起来的。”
几十分钟过后,张老汉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气喘微微,嘴角还不停地蠕动着。站在一旁的大楞紧贴父亲的脸庞,摒住呼吸,静静地倾听。父亲声音很微弱,反复重复着三个字:"贫一困一户,贫一困一户,……"
大楞兄弟默默对视,沮丧无语。柳叶不知底情,目睹此景感到莫名其妙,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在老伴的精心照料下,张老汉的身体有明显好转。这期间闺女柳叶也一直守在父亲身边,忙里忙外,帮助母亲拾掇家务,洗衣做饭,尽到了做女儿应尽的孝心。
一星期后,张老汉回到了柳树湾。痊愈后的张老汉心情依然沉闷,无所事事。时值立春,虽然是寒冬,但天气已渐渐回暖。吃罢早饭,张老汉像往常一样,坐在大门外院墙边晒太阳。
就在老汉眯缝着眼将要睡着的时候,一群男女熙熙攘攘、有说有笑地朝着张家大门口走来。张老汉忽然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是的,不错,是来我家的,仍然是大包小包的。张老汉弯着腰身子还未站稳,就听到了水灵灵的声音:“张大爷,您好!我们来看您来了!”
“好,好。真是辛苦你们了,大老远地来看我。”张老汉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吩咐老伴端茶倒水。
“昨天,我们听大楞说大爷有病了,今天特意过来看看。”村支书王晓伍说。
“大楞他妈,赶紧给大楞打电话。”老汉说。
“不用了,我们已告诉大楞,他马上就到家。”驻村女书记胸有成竹地说。
不大一会儿,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停在了老汉的大门前边。“看,这么快就回来了!”村支书上前握着大楞的手兴奋地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接到您的电话,哪敢怠慢呀!”大楞边说边示意大家坐下。
待大家坐定后,王支书说明了这次的来意:“这次到大叔家来,一是看看大叔的病情,再看看家里有什么困难;二是跟大叔讲解一下国家扶贫政策。只有心里明白了,才不会产生糊涂认识。”
“怎样才算糊涂认识?”张老汉不解地问。
“不按国家规定办,不贫困也要当贫困户,这就是糊涂认识。”驻村第一书记朱燕解释说。
“那,贫困户国家还有规定?”张老汉进一步追问。
“有规定呀。其中九种人不能当贫困户呢。”朱燕还没说完,站在一旁的帮扶队长小李一五一十地把九种“硬伤”给张老汉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大叔,像你这儿子是大款有车又有楼房,能不能当贫困户呢?”朱燕的话似春风细雨滋润着老汉的心田,他下意识的“嗯”了一声,如大梦初醒,恍然大悟。
“可为什么还要群众评选呢。以前听说评选干部、评选模范,怎么贫困户也要评选呢?”张老汉的思维完全停留在旧的思想意识当中,总认为“评选的”就是“光荣的”,因此,他把久久压抑在心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郑重地向朱燕提了出来。
朱燕不假思索地说:“那是为了客观公正……”
一场扶贫宣传“特别会议”在张老汉家拉开帷幕。
“会议”仍在继续。第一书记朱燕看到张老汉思想有所开窍,于是,她半蹲着拉着老汉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大爷,你是富裕户,不是贫困户。贫困户都是生活困难的家庭,富裕光荣,贫困不光荣。你又何必争当贫困户呢?今后你有啥困难我们都会像亲儿子亲闺女一样来看你,您就放心吧!”
朱燕一席话说得老汉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沉思许久的张大楞也缓缓地站起身,轻轻地拍着父亲的肩膀说道:“爸,想通了吧?”
“想通啦,彻底想通啦!我不仅不争当贫困户,还要让大楞、二楞救济贫困户呢!”说话间,老汉两眼闪着激动的泪花。听了父亲的话,大楞高兴地说:“爸,前天我已经去过啦。”
“大楞带着东西已经看望过驻村干部和帮扶队员了,还给驻村人员买了两台空调呢。”第一书记朱燕快言快语地说,“大楞已经和村里结合好了,准备在咱村委兴建一座扶贫车间,不仅让咱柳树湾的贫困户脱贫,还要带动全村委贫困户脱贫致富呢!”
“太好啦,真是太好啦!”张老汉回头瞅着大楞说,“那你啥时候去看贫困户啊?”大楞慷慨地说:“明天就去!”
此时的张老汉已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之中,他鼓励儿子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他的思想终于转过弯来,在场的人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上,欢声笑语不时地在农家大院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