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为什么以“佛陀乞食”开场?迥异于其他大乘佛经!

《金刚经》,是中国佛教界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尤其在禅宗。

据说,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就是听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而开悟的。

六祖以前,禅宗以《楞伽》印心;此后,《金刚经》便代替了《楞伽经》。

很多小伙伴都对《金刚经》感兴趣,特别是经末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网上非常流行。

不过,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金刚经》的开场,与其他大乘佛经颇为不同

大乘经典通常以奇伟庄严的场景,佛陀放光、动地等为发起,例如,在《法华经》中,佛陀为菩萨及大众说法——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花)、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

而在《金刚经》中,佛陀为大众说法,开场是这样的: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是说,说法那天,佛陀(世尊)在吃饭时间(约为上午九、十点钟,佛陀制定了“过午不食”的戒律),穿上大衣拿着食钵,进舍卫城去乞食。

佛教的乞食制度,要平等行化,不得越次而乞,看到什么好吃就要什么,以免世俗的讥毁。所以说“次第乞已”。

乞食之后,就回到本处(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吃饭;饭吃好了,就把大衣、食钵收拾起来,以水洗足,然后敷座而坐,进入禅定。

接下来就是出定说法了。

与大乘佛经开头往往是漫天花雨、流光如云、众宝罗网、妙香充遍、妙音恒出、佛身放光、大地震动等庄严场景相比,《金刚经》的开场显得太日常、太普通了!

为什么《金刚经》要以佛陀入城乞食——当时佛教僧侣的日常生活为开端呢?

据当代高僧、著名佛学家印顺法师解读,《金刚经》开头的这段描述,表面看似简单,实则含有深意——

其中,佛陀乞食(过午不食),属于“戒”;敷座而坐,进入禅定,属于“定”;于定中正观法相,属于“慧”。戒、定、慧,乃佛家“三学”

另外,佛陀来往于祗树给孤独园和舍卫城中,是“身业”;进入禅定,摄心正观,是“意业”;出定说法,是“语业”。身、语、意,乃佛家“三业”

三业精进,三学相资,为宣说《金刚经》的缘起。

印顺法师指出:“《金刚经》的中心思想,在悟一切法无自性空,离种种妄执。”

而要离执悟入,即离不了“三学”。假若忽略戒、定、慧而说“空”,那是“恶取空”,不得性空之实义。

印顺法师开示:“从体悟说:性空离相,不是离开了缘起法,而要能从日常生活中去体验。所以,穿衣、吃饭、来往、安坐,无不是正观性空的道场!”

这正是《金刚经》如此开场的用意所在——接下来,“佛将开示般若之真‘空’,所以特先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性空即缘起、缘起即性空的中道。”

对以上印顺法师的解读,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