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雨丝】| 朱乐尧作品:这里仍有古中原汉人的身影

时至今日,若要问去哪里还能找寻到几千年的古中原汉人,或许你会告诉我,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可笔者要告诉你的是,可以去赣粤闽边山乡,去我的山村老家看看。在那里,在与当地客家人的交往中,你就能够见到古中原汉人的身影,体会到古中原汉人的习俗、语言和文化传统。
这不是梦呓,或者说妄言。
源于古中原士族南渡后形成的赣粤闽边的客家人,有学者称(以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罗香林为代表),是最为纯正的中原汉人。尽管此说非议不少,但这里的客家人,是华夏各民族中古中原汉人之习俗、语言及传统保留最好的一个民系,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笔者生在赣粤闽边一个偏远小山沟里的一个客家家庭中,在正统的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成年后一直在异地他乡的北方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客家及非客家地区生活的特有经历和不断丰富的历史及人文社会学知识和,让我对客家是保留古中原传统最好的民系说有着深刻的切实体会和认识。
在今中原地区,许多的古中原习俗及传统早就已丧失得无影无踪,可在赣粤闽边客家民系中却一直顽强地保留着。譬如米饭用甑蒸,同姓不为婚,“安土重迁”、“义不帝秦”,较之其他地区人更加“重德尚礼”、“仁爱谦和”,“追远敬祖”、“孝敬长辈”,等等,就是显证。
就说赣粤闽边的米饭一直用甑蒸,所沿袭的就是始于周代谷类多蒸而食的中原传统做法。
甑,是华夏民族几千年前就已有的一种古代蒸食用具。这种蒸食用具,在中原地区早已不复存在。但在赣粤闽边在赣西南乡村,近在20世纪90年代电饭煲大流行之前,都一直还是家家户户做饭的必备用具。
木甑蒸饭,藏在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再说“同姓不为婚”,此乃中原地区很早就已形成的一个重要传统。
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国人的“姓名”称呼及书写传统,把“姓”置于最前面,突出姓氏,为的就是要避免乱伦和同姓通婚。
有史料记载可证,在古中原地区,自西周起历代都通过律令明确禁止同姓为婚。
在唐代,律令规定同姓为婚,处以两年徒刑。
明清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令离。
至清末,“同姓不得为婚”的规定开始松动,将禁止同姓结婚,改为禁止同宗结婚,血缘范围大为缩小。
但在民间,近在民国31年刊刻的《宋氏家谱》,其中就仍还有一条禁令:“严禁同姓为婚!礼不娶同姓,……倘后有犯此者,拘祠,依律令离,仍加惩罚,以正家教,以端风化。”
后来,“同姓不为婚”的传统,在国内许多地区都已成历史而不再遵守。但在笔者的故乡却保留至今。
1970年冬,笔者弃医从戎,到部队后,新兵排一位来自山东的李姓排友,在谈天说地话家常时,说到他姐夫也姓李。我听后很是诧异。“那你姐姓什么?难道不和你一个姓?”我说。
他甚为不解,说:“姓李呀!”
“两个人都姓李,能结婚?”我不解地问道。
“又不是近亲,没有血缘关系,怎么不能结婚?”他回答我说。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同姓可以通婚。我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同姓绝对不可为婚。不要说通婚,在笔者家乡,就是同姓男女间的私情也是人们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以至到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1990年代末,故里一对相亲相爱的同姓却不同宗支的青年男女,就因迫于“同姓不得为婚”的传统,为追求其婚恋的自由和幸福,只好远逃他乡而不敢回村。
秀丽、深邃的赣西南山乡。在这里,你可以收获到许许多多你意料不到的知识。
至于古中原汉语,在今中原地区和在汉语普通话中也早已荡然无存。但在赣粤闽边客家方言中却依然随处可见,成为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
首先是保留了较多的古中原汉语字眼和词汇。如古中原汉语的“蔸”,成书于汉代的《说文》给出的释义是:“饮马器也,当侯切”。
在赣西南,客家方言对盛食物喂猪、喂牛和喂禽、喂狗的用器仍称“篼”(或“兜”),如糟篼、鸡篼、鸭篼、鹅篼、狗篼等,而今普通话则称此类器用为“槽”,如猪槽、牛槽、鸡槽等。
还有,赣西南客家方言将以布、纸等软质品围而盛物的器具也称为“篼”,如布篼、纸篼、塑料篼等,而普通话则称为“袋”,布袋、纸袋、塑料袋等。
再如中原古汉语中的“勑”,又作“徕”,成书于北宋的《广韵》释义为:“洛代切,劳也”。这种现象今普通话作“劳累”或“累”讲,而在赣西南,当地的客家方言仍称“勑”。
又如中原古汉语中的“来”,《广韵》云:“至也、及也、还也,络哀切”。在赣西南,客家方言仍用“来”的古义称一个人的便溺不能自制现象为“来屎、来尿”。
再有中原古汉语中的“戁”,《尔雅》称:“动也,奴板切”。赣西南客家方言称伸脚抵物为“戁”,脚乱伸为“戁戁通(动)”。这里所用的即是“戁”的中原汉语古义。而今普通话中则无此义。
另,在汉语的字意方面,赣粤闽边客家方言也较今之普通话保存了较多的中原古汉语原貌。
如古汉语中的“满”字,五代前即内涵“幼小”之义,如“满子面甜糖脆饼,萧娘身瘦鬼嫦娥”(五代后晋·何光远《鉴诫录·攻杂咏》)。这里的“满子”,即“幼小”之意。今普通话中,“满”已无此义,已与“幼小”毫无关系。
但赣西南客家方言中的“满”,至今却仍内涵“幼小”和“排行最小”之义,如满崽、满女、满叔、满舅、满姑、满姨等。
又如“鲜”字,古汉语释义为“少”、“不多”,《诗经·大雅·荡》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之句。
这里的“鲜”即表示少,“克”表示能。意思是说:万事开头讲得好,但却很少能有好的收场。或者人生之初都有好的开始,但却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果。今普通话中,“鲜”的此种涵义已很少使用。
而赣西南客家方言中的“鲜”却一直保存此义,如稀饭中米粒太少,不稠,谓之“粥太鲜”;水中很少杂质,不浑不浊,是为“水蛮鲜”等。
赣西南客家方言中保持的其他古汉语字义,如“行”为走,“行,人之步趋也”(《说文》),“行,往也”(《广雅》);“食”为吃,“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着”为穿,“恂常私着胡服”(《资治通鉴》);“面”为脸,“面,颜前也”(《说文》);“斫”为砍;“衫”为衣;“拗”为折;“屏”为藏,等等。
同样地,在赣西南,当地客家方言在修辞、发音等的许多方面也与中原古汉语一脉相承,能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古籍记载的修辞、发音相对应。如赣粤闽边客家方言发音的“我、你、他”,就是“吾、尔、其”的古音。
赣粤闽边客家方言,虽然其内部地域间的发音差异甚大,甚至差异到咋一听相互都听不懂的程度,但由于各自说的却都是正宗汉语的变声,所以很快就能适应、听懂。
赣粤闽边客家千多年来始终信守其中原先祖之传统的具体方面,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回到客家是否是最为纯正的中原汉人这一话题。赣粤闽边客家的中原先祖南迁到这里后,通过与当地土著的通婚,也或多或少地融合了当地土著人的血统。所以,不能说客家人是完全纯正的中原汉人。
但由于南迁汉人的自我封闭和新居地土著人口的极度稀少,客家人与当地土著的“混血”和民族融合乃是轻微的。
而在中原地区,漫长的魏晋南北朝及五代十国后的辽宋金元时期,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强势入驻中原地区,长时期、广范围的众多少数民族与中央汉人的混居与民族融合,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居于中原地区汉人的血缘关系,纯正的古中原汉人可以说已荡然无存。
在这个意义上,说客家人是最为纯正的中原汉人也并不为过。
因此,如果你想寻找古中原汉人的影子,那就请到赣粤闽边特别是该地区的偏远山村深入一游,那里的客家人仁义好客、淳朴谦和,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作些许日子,你定将能够收获满满,得到你意料不到的许多知识。
本栏目编辑:马枚素
作者简介:朱乐尧,江西南康人,1952年7月生。1970年冬应征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服役,1978年高考后带军职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2年7月毕业后,到辽宁财经学院(今东北财经大学)任教,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83年5月退出现役。先后发表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经济学通论》、《回归农业》、《环城农业》、《走向明天的国有企业》、《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关贸总协定概要》等专著13种。近年转向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完成《故乡记忆——并不只是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一书创作。自2021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枸杞文学
监事:王湛华
顾问:邓九刚   詹仕华
主编:韩阳 
文字总监: 阿娜尔古丽
责任编辑:马枚素  沈曼妮
美      编:宋蔷
编委: 耿宪温  张仿治  向以权  天天  
遵旨:展示名家风采   推介文化新秀  
主办:
枸杞文学公众号
枸杞文学网站
升晋康达集团
北京华丽精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平台由“升晋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特别说明
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与网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如出现抄袭、盗用、剩窃等文责纠纷,与本平台无关,作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在公众号平台推出后,推向我们的官网。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译者自行安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