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物语:“性价比”陷阱
一些道理本无需长篇累牍、废话连篇,就比如“性价比”。
昨天在茶展上又听到了这个词,还有人在大谈特谈他那茶“性价比”如何如何高!如何如何“超值”!于是趋之者芸芸,“满载而归”者众,其中不乏有跟我认识的人。
考虑到“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为避免血溅当场,一些话我决定留到今天说……
“性价比”是行业产品发展到“同质化严重、评价参数稳定”阶段后的概念。
这个概念在PC行业中应用最多:同样价格,不同配置的电脑会被以“性价比”做类比;不同品牌,相同容量、转速的硬盘,会被以“性价比”做类比;同样功用的软件,谁的操作更方便、流畅、好用,谁的软件也就具备了更高的售价的可能。
同样,两块钱一包的馒头、十块钱一碗的牛肉面,自然是谁家给得多,谁家的料足,谁家的性价比高了!那就买谁家的喽!
但,果真是这样么?同样配置的电脑,我首选的肯定是品牌而不是杂牌子,哪怕你再便宜;同样的Pad,我肯定首选苹果的,因为它的扩展应用最多也最稳定,哪怕其他品牌的价位与它相差一位数;同样的馒头、牛肉面,抛开那个性价比,其实我更在意的是谁家的更好吃!——毕竟我不差那俩钱。
那为什么偏偏是普洱茶你却还在纠结“性价比”呢?
“性价比”是计划经济思想的遗存:你一张肉票肯定希望拿块“后臀尖”而不是“血脖”,一张米票你也也是希望要新米而非陈米。
同样,在此前的“必需品消费时期”,为了满足你的工作需要,你购买的第一台电脑,肯定要首先考虑“性价比”。但那个时代终究已经过去了,算上笔记本、Pad、智能手机,你已经拥有了好几个电脑功能的设备。这时,“性价比”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显然,那几个固定的参数已无法全面反映产品的价值所在。况且,我们已经进入了“个性化消费与差异化消费”的时代。
普洱就是个性化消费与差异化消费的产物,我们追求的就是它汤感优势的独特性、差异性。既不希望它同质化、迄今为止也没有确立站得住脚的量化评价标准。
所以,普洱茶哪儿来的什么“性价比”啊……
或许我会基于它汤感优势的独特性、差异性去给出一个我能接受的“购买价值”,——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个人的判断。
你若追求品质如一、产品稳定,那就去喝“立顿”吧,我这儿还有几包,朋友送的。要喝随时来拿。
言简意赅不配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