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书柜|《华人全球化: 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孙嘉明,斯科特·兰卡斯特 著(2017年版)

《华人全球化: 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孙嘉明、斯科特·兰卡斯特(美) 著  高艺多,王研,潘韩霞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年版。

《华人全球化》作者简介


孙嘉明 (Jiaming Sun),美国伊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社会学系研究生主任。曾在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全球事务研究所从事访问,任北美中国社会学联合会理事。1985-1997年以及2012年后短期在复旦大学工作。曾分别任复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全球化、城市社会学、青年问题等研究。主要中、英文(专著、合著)著作:《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1991-1994)》、《全球社会学》、《华人全球化: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China’s Generation Gap》、《Chinese Globalization: A Profile of People-based Global Connections in China》、《Global Connectivity and Local Transformation》等。已在中国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台湾等世界各地出版个人专著和学术论文(中、英文)等80余(部)篇。

W.斯科特.兰卡斯特 (W. Scott Lancaster),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英语博士,北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图书馆副馆长,负责研究与指导工作,并为本科和研究生开设有关文学和语言课程。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起源于在夏威夷大学攻读国际戏剧文学研究生时。他是学术团体的积极参与者,并已就全球文化、国际文献、学术交流、技术和数字技术问题在多个会议发表演讲,并正从事有关中国之旅以及著述一本有关中国在基础设施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书。

《华人全球化》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从微观层面个人的全球联结对当地社会转型的影响以及人们的跨国社会关系对人本身发展的意义角度出发,探讨不同类型的全球联结影响到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并进而归纳出这一微观层面的变化正是本地社会转型的关键原因之一。此书的目的正是在于填补文献中这一领域的空白以及纠正全球化研究中太过宏观视野的偏向。本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方法论上的精心推敲,即以个体为观察单位的一种分析方法。与许多全球化研究把社区、城市或国家作为观察单位的方法论不同,本书强调了研究个体的跨国行为和全球范围的社会联系与互动。因此,作者更注重于“全球联结”的本质特征。

《华人全球化》编辑推荐


本书提供了一种致力于微观全球化研究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全球化对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影响,即从一个由下而上、始微而巨的过程来理解全球化。本书的“华人全球化”, 体现了作者关注中国人的跨国行动和全球联结已经或将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并有可能引导本地社会转型与变迁。此书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历史文献以及现有的统计数据,描绘了中国人“个体走向全球”以及“个人在全球范围社会化”的大致轮廓。

《华人全球化》书扉荐语


《华人全球化》原著前言 (威廉.汤普森)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全球化” 似乎是个时髦的词语,几乎每位学者都不得不在工作或授课中以某种方式来承认全球化的过程与影响,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最好的说明。正如本书作者指出,“2012年的中国和1980年的中国是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一个神秘的、依靠铁幕与西方国家隔绝的中等发展中国家,变成了世界市场中崛起的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

大多数全球化的分析往往关注全球化的政治和经济方面,因为那些领域相对容易观察到,也便于测量,同时受到媒体的欢迎。因此,由于全球化被看作是宏观层次的发展如此容易,于是对全球化的进步和意义的研究更关注它的宏观层次就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了。然而,《华人全球化:  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一书让我们想起了社会学家彼得.伯格 (Peter Berger) 曾说过:  事物并不总是如同他们看起来的那样。这项研究解释了中国所进行的跨越微观、宏观层次的大规模全球化,不仅仅集中在政治和经济变迁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聚焦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全球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通过运用历史分析法、民族志访谈、文献分析法、调查法以及对现存数据的二手分析,本书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考察了中国人所经历的巨大时代变迁。本书结合了“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的影响,关注于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的重要角色。同时强调,如果没有伴随社会和文化转型,这种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变迁不可能发生。事实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其影响和意义而言,被看成是“响彻世界的枪声”,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全球各地的公民。对于那些想要理解今天我们所共同栖居的日新月异的“地球村”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威廉.汤普森 社会学教授
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

《华人全球化》中文版作者序(略)


《华人全球化:  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中文版即将正式出版,首先得感谢我的同行文军老师和他的研究生高艺多。2015年7月中旬,文军教授邀请我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上海纽约大学举办的国际暑期研究生班做一个“全球联结与城市转型”的讲座。讲座中我介绍了这本在劳特里奇出版社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出版的我的英文新书 Chinese Globalization。讲座结束后,有几位学生走向讲台,寻求答疑解惑。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想翻译此书,当时我也没放心上。几天后,我收到主题为“来自暑期班学生高艺多”的电子邮件,说她和她的室友准备翻译这本书,希望我把英文书原著电子版传给她们。我和高艺多同学素不相识,仅仅一堂讲座,她对此书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请缨,不求报酬地要求翻译此书。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这种对学术新思维的追求和热情着实让我感动。于是我回复了她的电子邮件,并告知她翻译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相当的毅力,先可以试试翻译一章,看看是否能坚持下去,在质量上是否达到要求。数周后,她把翻译样章传给了我。据她说以往没有正式参与翻译的经历,只是课堂作业时有些翻译练习。我阅读了译稿,虽然有些句子需要意译,而不用直译,但总体上感觉小高的英语能力和中文表达都还不错,对社会学概念的理解比较到位,便答应了她们,并表示尽力给予帮助。于是她和她的学姐学妹进入了艰苦的翻译阶段。每翻译完一章初稿,即传给我,让我查看是否有出错的地方。虽然她们几位都属于初次翻译,英语水平和中文表达能力也各不相同,个别章节我几乎逐字逐句修改。但毕竟是学生,又完全是自愿参与翻译,而且态度非常认真,她们的热情和毅力使我毫无怨言地为她们的翻译初稿做了仔细的修改。不到半年时间,她们竟然把全书翻译出来了。这样的精神确实可嘉,也值得奖赏。

我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全球化研究,并发表了有关文章。当时全球化研究在中国刚刚兴起,因此,我的研究也相当粗浅,谈不上方法论的思考。最初的有关全球化的文章是发表在《社会》杂志上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什么?” (1996年),以及在《文汇报》发表的“全球化:人类共同的航班” (1996年6月7日)。后来又相继发表了“全球化进程与上海青年” (《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 ;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现代化的挑战”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 等。

其实,对全球化的兴趣萌动于我对“代沟”的研究。在90年代初期,国内改革开放进入了快速通道,社会转型相当艰巨,人们的观念变化尤其明显,其突出表现在代与代之间的差异。当时我在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任教,因此结合社会学与政治学进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与教学,翻译了A.M.奥罗姆的《政治社会学》一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也翻译了美国政治社会学家R.布朗加特的 “现实政治:  生命进程论和世代继替论的观察”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等。并与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在上海进行了一项大规模上海市民“代沟”现象的社会调查。用调查所获得的实证资料,我在《社会》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其中包括: “观念代差:  集体取向还是个人取向?” (《社会》1994年),“劳动价值观的世代差异” (《社会科学》1994 年)等。并通过调查数据整理发表了《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1991-1994)》一书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自1995年开始,我的学术关注点开始转向对全球化的研究。这是因为,在研究观念代差的过程中,发现年轻人之所以与老年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改革开放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这也与当时社会上普遍倡导的“与国际接轨"以及学术界兴起的全球化研究相一致。于是我开始整理有关全球化的文献资料,在复旦大学开设了《全球社会学》新课,并考虑在讲稿的基础上出版教材。申报过程中,时任复旦大学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的顾晓鸣对此书给予高度赞赏,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强调要在全球化研究中关注文化现象,他特别强调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的问题,即“人本全球化”的问题。而此时的我收到美国锡拉丘兹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全球事务研究所 (Global Affair Institute) 的邀请,正准备去美国访问,于是教材出版一事暂时拖延。出国前,我把所有讲稿交由时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刘豪兴老师,并计划在我出国期间继续收集相关资料,回国后继续此项教材的出版事宜。

与文军教授相识是通过学术出版物开始的。由于研究课题的需要,并征得当时顺访美国的彭希哲院长的同意,我转而在美国伊州大学芝加哥分校攻读博士。在读期间,与当时正在美国威斯康辛帕克赛德分校的王勋教授合作,对已有的全球社会学讲稿做了补充,并应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邀请,在2006年出版了《全球社会学:  跨国界现象的分析》一书。而此时我在网上发现,国内有本同样书名的译著《全球社会学》,译者正是文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从此,我开始注意文军发表的有关全球化的文章,这也成了我与文军相识的开端。一直到2012年我短期返回复旦工作的那年,在上海社会学年会上双方才得以谋面,其实我们早已是学术上的同行。

我在读博士阶段的研究结合了我早期对代沟现象和全球化现象的关注,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了。于是我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即以个体作为观察单元去探讨全球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因为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各个社会科学学科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去进行研究。而社会学注重研究社会关系,因此研究全球化则应该关注全球化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变化; 而社会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基于个人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全球化的本质,简单地说是社会关系突破地域界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判断。因此,我用了“全球联结” (Global Connectivity) 作为一个基本变量并把它操作化用于实证研究。

随着对全球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感到对“全球联结”这一现象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展开,需要运用更多的文献资料,结合民族志方法、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此书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揭示了中国人的微全球化及其对本土社会变迁的影响。通过对全球化和人的全球互动与交往,关注不同类型的人本全球联结是如何影响中国人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并在本土社会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更为精确地讲,本书勾勒了中国人 “个体走向全球” 以及 “个人在全球范围社会化” 的大致轮廓。

全球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方兴未艾,是由于当今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发达以及跨国交往互动的普及等决定的,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言以蔽之,全球化是时代使然。早期的全球化研究主要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以后则基本上是从社会结构、社会体系、经济系统、文化变迁等宏观视角出发。全球化的微观研究 (Micro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则是基于将个人作为分析单位的一种研究范式。更具体些说,微观层面的全球化关注的是个人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个人如何受全球化影响,个人在异域社会的文化认同,对于异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及其对本土社会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的发展等。本人也曾发表了“'微全球化’现象与中国青年”一文 (《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10月),对“微全球化”这一概念做了梳理。《红旗文摘》2013年第一期以 “'微全球化’研究什么” 为标题转载了此文的观点。可见,全球化研究有很多课题亟待开发和探讨。要在研究全球化的现实性的同时,寻找其规律性,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而在这方面,国内的全球化的实践与理论脱节,全球化研究明显滞后。由于国内对全球化的研究受到以往 “全球化即西方化” 的思维定势影响,以及方法论上趋于宏观的局限,故总体上处于式微阶段。希望此书中文版的发行能推动全球化在中国学术界的重新兴起,对全球化议题展开讨论,并能获得更多同行的反馈意见。

本书中文版翻译中基本保留了原著中的全部文本内容和插图、资料等。由于受版面的限制,原著中大约近20页500条英文参考文献未能在中文版中出现。如读者有兴趣参考原著中的文献资料,可以直接按原著文献信息查到有关资料: Chinese Globalization: A Profile of People-Based Global Connections in China (Routledge Contemporary China. ISBN-13: 978-1138851917或ISBN-10: 1138851914)。如读者对有关问题想与原作者进行探讨,可直接与我本人联系。

本书的中文版出版获得了上清博学悦读社和神州调查公司的赞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孙嘉明写于美国德州橡树庄

2016年6月

《华人全球化》邓伟志序言一(点击阅读) 


《华人全球化》文军序言二(点击阅读)


《华人全球化》目录


《华人全球化》译后记


最初谈及“全球化”,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等曾经在世界政治课堂上朗朗上口的热词,于是理所当然地以为虽然置身于全球化的世界,但似乎全球化距离我甚是遥远,在学术研究上或许更倾向于站在宏观的、结构性的角度进行解释和探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孙老师这本著作另辟蹊径,从微观的、互动的视角重新审视全球化这一现象,以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为研究对象、将个体形态的国人作为观察单位,运用量化和质性研究结合的方法,整合历史的“中央王国”与现代的中国现实,试图进行“华人全球联结的人本剖析” (这是最初为本书拟定的题目)。一方面欣赏这种研究视角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被其中的华人全球联结和本土社会变迁的类型学分析深深吸引,并且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断回味,也无形中发现自己很喜欢这种类型学分析,并时不时地使用之。

回想和孙老师以及这本书结缘,是在一个暑假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举办的 “新型城镇化” 研究生暑期国际学校,每天都有不同的教授与我们分享不同的研究成果。孙老师讲座的内容就是基于这本《华人全球化》的内容展开的,讲座过程中有同学询问老师是否有中文版书籍,老师表示很遗憾当时并没有。于是我这颗爱尝试的心又开始躁动,下课径直跑到讲台问老师可否翻译这本书,始料未及的是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从2015年8月份开始,翻译工作正式启动,最初每天一两页到年底每天有可能达到十页的效率。研究生的学业生活如既往的忙碌,但终究兑现了承诺,赶在圣诞节那一天完成了翻译的初稿。

在此说明一下本书翻译的分工情况,翻译初稿第五章由东北财经大学的王研学姐 (暑期学校结缘) 完成,第六章由我的本科母校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学妹 (现攻读上海大学研究生) 潘韩霞帮忙完成,非常感谢两位姐妹的鼎力相助。翻译初稿的其他部分全部由我完成,初稿完成后,由我在与原作者孙老师的沟通下负责全面校阅、统一文风和格式,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最后由我的导师文军教授进行整体校对和把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文版成书的时间滞后于英文版本,书中有关时间性资料经原著作者同意,由译者更新补充。感谢孙老师的信任和肯定,让我有机会接触翻译著作这样的工作,并且有勇气将翻译工作坚持到最后。感谢我的导师文老师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并且愿意承担关于本书的校对工作,还严格要求我“发文件时给对方最好的版本,不仅是形象问题,更是责任心的体现”,种种细节我都记在心上。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爸爸和妈妈,在繁忙的研究生学业生活中时常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当然还要感谢阿炳,不仅在排版等方面给予我技术上的启发和指导,还经常在我遇到难题时不断地鼓励我。总之,感谢我身边爱我、关心我的师长、室友和同学们,正是你们的鼓励与支持使我敢于在漫漫学术路上脚踏实地地迈出每一步。最后,我要向出版社的编辑部老师表达谢意和敬意,从初审时一字一句的校对到最终付梓,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些老师的兢兢业业,这种职业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愿本书翻译工作的完成,能为中国学术界有关全球化特别是微观全球化的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高艺多

译文初稿完成于2015年圣诞

2016年6月定稿于上海.樱桃河畔

“新理念、新视野”书柜(随意排序)

社会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政治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