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解决你的练字顿笔难题!

很多练字小白在刚开始练字时,总表示手残无能......在练字界还流传着一个千古谜团,他们始终解不开:为什么我的笔不好用?为什么我的纸不好写?

今天帮帮就从用笔的角度告诉大家3个绝招,写出好看的顿笔,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哦~

一、顿笔起笔的写法

顿笔起笔就是在很短的距离内写出前细后粗的效果,后接笔画。

在笔尖还没有落到纸面上就有书写动作,然后“抚摸”纸面,长度很短,到力度最大的时候,开始写笔画主体。

顿笔起笔横的书写受力示意图:

顿笔出现得比较多的毛笔作品: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 柳公权《玄秘塔碑》⬆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二、顿笔的正确方向

顿笔覆盖了大部分笔画,那我们在写笔画的时候怎么顿才正确呢?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顿笔方向靠近笔画整体方向的时候,笔画才是标准的笔画。

顿笔角度与主体方向夹角小

顿笔角度与主体方向夹角大

顿笔角度与主体方向夹角小

顿笔角度与主体方向夹角大

所以,我们在顿笔前就要想一想笔画的方向,顿笔就要有靠近笔画主体的趋势,也就是说,顿笔与笔画主体间的夹角要小,适用于所有笔画。

三、顿笔与笔画主体如何衔接?

每个笔画都会有起、行、收,但是它们又不是独立的,具有连贯性,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衔接尤为重要。

以八个基本笔画为例,其中横、竖、提起笔之后直接书写笔画主体,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起笔后出现一个弧形的线条去衔接笔画主体;

Part.1 横

标准:顿笔之后,直接向右书写,不做多余的书写动作;收笔时,力度要均匀变化,速度过渡自然,不停滞,是一个连贯均匀的用力过程。

标准:起笔和行笔融为一体,收笔时,力度要均匀变化,速度过渡自然,不停滞,是一个连贯均匀的用力过程。

衔接不当:两处衔接的地方都做了多余的弧线来衔接,写成了一波三折。

衔接不当:收笔的时候戛然而止,笔尖停滞,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圆点,也没有出峰。

Part.2 竖

标准:顿笔之后,直接向下书写,不做多余的书写动作,是一个连贯均匀的用力过程。

标准:顿笔之后,直接向下书写,不做多余的书写动作,是一个连贯均匀的用力过程。

衔接不当:顿笔之后,用多余的圆弧衔接。

衔接不当:顿笔之后,用多余的圆弧衔接。

撇、捺行笔和收笔之间要有过渡,大家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没有过渡或者过渡太长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哦 ~

Part.3 撇

标准:顿笔之后,直接向下书写,不做多余的书写动作,是一个连贯均匀的用力过程。收笔出峰前有一段弧线衔接。

衔接不当:收笔出峰前没有一段弧线衔接。

衔接不当:竖画行笔过短。

衔接不当:衔接的弧线太长。

Part.4 捺

标准:浅轻式起笔、行笔,到了转折的地方(用力最大的地方)提笔向右出峰,衔接的过程,笔尖不停滞,是一个连贯的用力过程。

衔接不当:出现了多余的顿笔。

衔接不当:转折的地方画弧线。

衔接不当:转折之后没有提笔,没成锋。

Part.5 提

标准:顿笔之后,直接向右上提笔书写,不做多余的书写动作。

标准:浅轻式下笔,没有顿笔动作,通过控制用力,线条直接由细到粗再到细的过渡。

衔接不当:转折的地方画弧线,让提画变成了钩。

横钩行笔和收笔是用一个弧线来衔接的,而不是横之后直接钩笔;

Part.6 横钩

标准:横和钩通过一个顿笔衔接。

衔接不当:没有顿笔衔接。

衔接不当:衔顿笔太夸张。

问题最多的应该就是点画了,很多同学在写右点的时候,直接笔尖落到纸面上就是点画,完全没有起笔、行笔、收笔,点画这个笔画即使再短小,也会有它的笔画特征的,而不是一个圆圆的点。

Part.7 点

标准:浅轻式下笔,力到了最大的时候向右下提笔而出;通过控制用力,线条直接由细到粗再到细,在转折的地方又稍微的停笔动作。

衔接不当:直接写成圆点,完全没有起笔、行笔、收笔。

衔接不当:到了力最大的地方就戛然而止,没有后面的收笔动作。

衔接不当:没有起笔、收笔动作,写成了粗细一样的短线。

横折在行笔的时候笔画与笔画之间要有转折的衔接。

Part.8 横折

标准:横和竖通过顿笔来衔接。

练好字并非一朝一夕,大家要学习系统、科学的练字知识,并且要坚持下去才行哦~

此内容由腾讯新闻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