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走进中医殿堂?
据我所知,当今想学中医的人,着实不少。但要学好中医,亦非易事。我亲见许多八九十岁的名老中医,治起病来,还是错误百出。讲起医理,也是贻笑大方。此中原因,略有几种:
一是禀赋问题:有人资质太差,不是学医料子,此为不可强求的事。智力强弱,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有人过目不忘,见一知十,举一仿三,特具悟性。有人前记后忘,迟滞呆笨。谬说易记,真言难入。或性情倨傲,唯我独尊。骄傲自大,囿于隅见。或向往浮华,不甘寂寞,追求享乐,不能沉潜。心神外驰,不能专注。如此等等,都不是学中医的料,误入医门,必无所成。
二是学医之初,走错门径。因为当今中医,门派众多。有学院派,民间派,攻下派,滋阴派,补土派,伤寒派,温病派,火神派,经方派,时方派,道医派,还有民间秘方派,宫庭秘方派,仲景派,叶吴派,还有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拍打拉筋,……。正如武术门派,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一旦入错门径,天资虽高,亦徒费心力而已。
以愚拙之见,学中医的最佳捷径,是直接从《伤寒论》入手,然后再读《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然后再读曹颖甫师徒合著的《经方实验录》,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然后再旁参百家。有了伤寒金匮的坚实基础,再加上张曹二师的辅佐,再博览诸家,自能在中医的路上,势如破竹,不为诸家一偏之词所感。临证之时,自可举重若轻,左右逢源矣。
为什么要从仲景书入手?因为仲景书教人六经治病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西医为什么不会治病?只会越学越笨?因为西医理论没有原则性,没有灵活性。西医是机械论,是死教条。最聪明的人去学西医,也能学成草包饭桶。所以学好西医之后,什么病也不会治,只会把人治死。
《伤寒论》的最大优点,就是对外感急性病的发病规律,给于全面系统的总结,揭示了急性病的发病规律。不论什么细菌病毒感染,不论细菌病毒有千种万种,如何变化多端,只管按六经脉症治之,就不会有错。哪要象西医那样,整天研究这个是什么细菌,那个什么细菌?细菌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治病只会跟着细菌病毒约屁股跑,治起病来,再过三万年,还是一个废物。
所以《伤寒论》就来一个执简御繁,把一切急性病的发病规律,总结为六经辨证。所以医圣张仲景在其书的自序中,不无自负的说:“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意思是说,不管什么细菌病毒感染,千万病态,都不能越出六经范围。
熟悉伤寒六经,即可知外感急性病的病因病位所在,此谓“见病知源”。因证治之,无不速愈。倘能熟悉《伤寒论》六经要义,临证之时,自能成竹在胸,临危不惊。处方用药,各得其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哪象西医那样,一个感冒发热,也常常把人治死,让人财破人亡?
仲景书,不仅对急性病的治疗有完善的指导意义,对各种疑难杂病,也有绝对权威性的指导意义。
举几个例子,以说明仲景学说对治病的伟大指导意义:
比如对高血压的治疗,中医虽然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但是可以根据高血压所表现出的症状,分析其病因属性,寒热虚实,因证治之,多能速效。
比如20年前,一女的在医院诊为高血压,久治不愈,毫无疗效。据其头眩欲呕,喜吐涎沫的症状,知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吴茱萸汤证。即放胆投药三付,服后豁然痊愈。西医傻蛋,没有寒热观念,只会盲目降压。没有被治死,已是万幸。
又如四年前,一女的诉说不时头晕。各大小医院,诊为高血压。治了十多年,未见寸效。据其舌淡白胖嫩,诊为阳虚有水。投以真武汤,几天痊愈。其理何在?仲景说:“……,心下悸头眩,……,真武汤主之”,“……,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二条文综合理解,可知有水气是头晕头痛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压的治法,可以从水火二气去找其原因,进行治疗。
又如对心脏病的治疗,从仲景书中,可以发现,心阳虚,饮水多,水气多,是引起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扶阳利水,是治疗心脏病的一大法门。
肺癌,胃癌,食管癌,脑肿瘤,一切疑难杂病的病因治法,都可以从仲景书中找到良方。
如能在熟悉仲景学说的基础上,再旁参百家,对一切大病难病的治疗,自能“见病知源”,从容应付。
因为我的中医之路,是从自学中走过来的。对学习中医的得失教训,体会较深。当初无人指导,在茫茫医海中,莽打莽撞。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做了许多无用功。中医大学教材,内科学,方剂学,中药学,温病学,叶氏的卫气营血,吴氏的三焦辨证,统统是不切实用的浮泛之词,易把后学引入歧途,浪费了我不少时间。倘能一开始就从伤寒金匮入手,则成绩必更卓著矣。
记于2019,12,21,下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