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岐山县太平寺塔、周公庙
宝鸡岐山县,鱼和先生游了俩保--太平寺塔和周公庙。一个是巍巍宋塔,另一个是一片森森古柏荫庇下的明清建筑群。
太平寺塔,宋代砖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一塔独立在太平寺遗址、岐山县实验小学院内。如今这座2006年建成的小学已经搬迁,这里正在大规模复建成以塔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园。已经初见规模。
2013年太平寺塔进行过维修,护栏就是这一时期加装的。
↓希望这里越建越好。
↓周公庙斥巨资将原庙前停车场改建成了广场。征用了农地,改成临时停车场。由停车场走到庙门有一公里距离。
周公庙亦称元圣庙,始建于唐,宋代大规模扩建。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群。景区内的古柏森森大多千年高龄,此外还有古槐,其中一株竟然1700岁!
周公庙山门两侧有两株柏树,人称唐柏。树龄均为1300年。
山门与戏楼之间是长长的甬道,两侧是高木夹道。
↓山门殿也是倒座戏楼。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七年,明嘉靖七年被拆除,清嘉庆十年重建。该戏楼是陕西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戏楼。
岐山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凤凰山南麓,是国内同类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庙。曾助武王灭商立国、辅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晚年归隐于其制礼作乐的“卷阿”(即岐山县周公庙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下诏在“卷阿”创建周公祠。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修葺,形成了以周公、召公、太公三公殿为主体,姜嫄、后稷殿为辅,五洞补益,儒释道齐俱的祠祭古建筑群。
↓八卦亭,清光绪三十二建,1986年维修过。
↓过八卦亭,为周公献殿,形制与周公正殿相同,二殿相对。
↓周公献殿,被辟为展厅--《周公史迹展览》。
↓献殿对面即是周公正殿。在周公正殿两侧各有一陪殿,三殿一字并列。周公正殿是周公庙主殿,单檐五间硬山式建筑,始建于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明代所建,清代修缮多次,1996年重新维修过。
据介绍说,该殿前檐五间系一通木,长十六米且粗细一致,实属少见。
↓屋脊不错
↓太公殿,在周公殿右侧。
太公殿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所修,单檐硬山式,面阔三间。
↓周公献殿左右,太公、召公殿的对面都有一独体建筑呼应。
它们形制相同,被辟为展厅--《太公史迹展览》和《召公史迹展览》。
↓碑亭在周公殿东北,为九脊歇山式方亭,乃清咸丰年间修。亭内置青石碑十通,为清代、民国年间修建祠庙纪事碑。有清咸丰元年《重修古卷阿周公庙记》、民国二十五立《重修卷阿碑记》、乾隆八年《润德泉记》、道光三十年《重修润德泉记》、同治十二年《重修姜嫄圣母正殿碑记》、咸丰十一年《续修郊媒殿记》、道光十三年《姜嫄圣母感应记》和民国二十四年《道官周崇贵道行序》等三通功德碑。
↓姜嫄庙和后稷庙在周公祠东北。山门前两株古槐,均1700岁高龄。
↓山门殿内有口康熙四十六年铸造的铁锅。
↓姜嫄殿始建于元代,为祭祀周部族始母姜嫄而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硬山式,面阔五间。殿内有姜嫄塑像和有清代壁画,不让拍照。
↓姜嫄庙东角门
↓后稷庙为于姜嫄庙北山坡台地上。献殿兼山门殿南台级左右分路,中间形成一多边形高台,高台南侧嵌有一方道光已丑岁题刻“麦山延脉”。这方题额原来在润德泉旁。
↓献殿,东西壁清代壁画。
介绍上说后稷庙献殿为周公庙唯一的捐庵式建筑。没弄明白什么是捐庵式建筑。有解颐者,鱼先谢过
↓后稷殿始建于明代,现建筑为光绪元年重建。硬山式,面阔三间,为纪念周部族先祖后稷而建。后人尊他为稷神(五谷神)。殿内塑有后稷坐像,右配祀太伯、仲雍、左配祀王季(季历)。
↓在后稷殿所在台地下瞰姜嫄庙。从这里可登凤凰山。
↓后稷庙东角门
↓从后稷庙东角门出来,东行有郊媒殿。郊媒殿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硬山式,面阔三间,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十一年重修,原建筑东西各有两小耳室。今无存。书载,姜嫄出野向高媒(即郊媒)求子,回来路上履大人迹而生后稷。
↓郊媒庙北侧身后即是凤凰山崖壁。出郊媒庙东行,见玉皇殿,形制与郊媒殿相同。玉皇殿在玄武洞正南方向。
↓玉皇殿东行,有一溜儿洞窟。依崖壁开凿。自西向东有菩萨洞、观音洞、三霄洞、东岳大帝、元始天尊洞、玉石洞(玄武洞)、老君洞等。洞内有塑像、壁画,各洞以甬道相互贯通。鱼和先生进了玄武洞和老君洞。玉石洞即玄武洞,洞前有廊檐。洞内有二奇,石山和玉石爷。
↓石山,是洞地面天然隆起巨石,石上有天然纹路若山脉。玉石爷即是传为唐代汉白玉玄武坐像一尊。
↓文宪书院在周公庙东崖下,原名岐阳书院。元时陕西部使者孛兀鲁仲奏请于周公庙建书院。元元统二年(334年),奏则批复赐额“岐阳书院”。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改称文宪书院。今废。
↓程潜别墅位于周公东北角,玄武洞南。自成院落,四阿庑式砖结构建筑,三面依崖。1938年程潜任天水行管主任,来岐山县视察时修建。不开放。
↓《润德泉记》碑,俗称唐碑,位于润德泉井栏北侧碑亭内。唐大中二年(848年)所立。为一青石碑,碑首半圆形素面,楷书题刻。碑阳为《润德泉记》,碑阴为《周公庙赋》。碑阳内容为唐凤翔节度使崔珙见枯泉再度涌出,以为祥瑞上奏,得唐宣帝诏书回复一事。该碑除了艺术价值外还颇具史料价值。碑阳内容从唐凤翔节度使崔珙上表开始,历中书门下省复奏、唐宣宗手赐诏,至崔珙谢赐手诏表,完整记录了唐代的公文批复程序,是研究唐代公文制度的一个实证。
润德泉为天然泉眼,位于周公庙东侧,因其喷涌和干涸有间歇性,被人们称作“灵泉”、 “治泉”、“神水”。《岐山县志》载:唐大中元年,凤翔节度使崔珙因泉出为瑞,上其事,宣宗赐名润德。下图为明天启乙丑岁立《周公圣水》碑,石碑被嵌在泉北护坡壁上。
↓润德泉现渊池和护栏为道光二十七年建。
↓该碑隶书秀美。碑头缺失。题记年款部分缺失,只能看到“X年秋九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