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诸葛亮躬耕地考:隆山在何处?
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论,历史上已经持续了千余年之久,清朝中叶(1846年)后,南阳与襄阳躬耕地的争论才真正拉开帷幕。一方面是因为年代久远,史籍资料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和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屡经变动有关。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何处,实际上史书、典籍中并没有保留下来,至于后世的位置推断都是历史文化的演绎。无论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汉晋春秋》“襄阳城西二十里”的描述,还是北魏晚期郦道元《水经注》中“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的记载,亦或者是南阳方面各类史书、方志的记载,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因此,上面以及后世的论述,只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最终论定。
相对于后世的“引申”记录,早期的文献记载应该说最可靠(若今后有新的证据会更好)。
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早期记载
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记载,主要有下面几处:
《前出师表》中自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亮)遭汉末扰乱,随叔父避乱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载: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
王隐《蜀记》载:
晋永兴(公元304-306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习凿齿《襄阳记》载:
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
习凿齿《汉晋春秋》载: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水经注·沔水》载: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至于其他后世史书、方志和典籍记载,多是引用前人的话语,只有参考价值,这里就不列举了!
早期《三国志》和《前出师表》中,只有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躬耕南阳之亩”或“躬耕陇亩”的记载,并没有准确位置;到东晋以后,则有《蜀记》“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登隆山以远望”和习凿齿《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的记载,这里有了准确的位置描述和地理名称。
习凿齿《汉晋春秋》“隆中”襄阳说
关于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襄阳志》的矛盾论述后人多有批判。裴松之在《三国志·蜀书·董允传注》中,引用了《襄阳记》的记载后,又说到与《汉晋春秋》说法不同:“此二书俱出习氏而不同若此……以此疑习氏之言为不审也。”唐·房玄龄等在《晋书 列传第五十二》亦有评价习凿齿的话:“习氏、徐公俱云笔削,彰善瘴恶,以为惩劝。夫蹈忠履正,贞士之心,背义图荣,君子不取。而彦威(习凿齿)迹沦寇壤,逡巡于伪国。野民(指徐广)运遭革命,流连于旧朝,行不违言,广得之矣”。
习凿齿
关于诸葛亮旧宅或躬耕地,“隆中”襄阳说有两条记载,即:
习凿齿《襄阳记》载:
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
习凿齿《汉晋春秋》载: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习凿齿在《襄阳记》中说“襄阳有孔明故宅”,明确指出在襄阳;然而,在《汉晋春秋》中却又言“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其说辞明显前后不一致,而且《汉晋春秋》中“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和“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的描述,也明显有矛盾的地方。
《汉晋春秋辑本》
习凿齿在《襄阳记》中有“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的说法(前后古人也有类似描述);汉水在南阳郡和南郡内的河段属于东南走向,只有“茨河—东津”间的汉水,两郡在此以水为界,并且有南北之分;此处分界可以与文献中所记载的:“汉水以北(或汉之阳)为南阳郡,汉水以南为南郡”互相印证。三国时代的南阳郡,应该管不到汉江南岸的襄阳一带;“南阳之邓县”即今樊城,位于汉水北岸,也难以对应“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的描述。
套用习氏的的观点就是,若亮家在南阳郡邓县,就不可能是汉江南岸的隆中;若亮家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就不可能属于南阳郡邓县。习凿齿想要“(诸葛亮)家于南阳邓县之隆中”成立,就必须推翻诸葛亮自己“躬耕于南阳”的叙述;还要推翻《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和他自己“汉水以北(或汉之阳)为南阳郡,汉水以南为南郡”的说法(如果襄阳方面把属于诸葛亮故宅或躬耕地的“隆中”定在汉江以北,应该比汉江南岸的“阿头山”更有说服力;习凿齿的话前后矛盾,就看怎么取舍了)。
至于今人地理考证的南阳郡范围,只能算是大概边界了(其中也包括《中国历史地图集》)。
因此,今日襄阳古隆中应该是后世纪念性质的事物,而不是真的诸葛亮故宅或躬耕地。
王隐《蜀记》“隆中”、“隆山”考
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说法,实际上王隐《蜀记》中“刘弘至隆中”的表述,应该是早期文献中最可靠的记载,即王隐《蜀记》云:
晋永兴(公元304-306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上面提到了“隆中”、“沔之阳”、“隆山”三处地理名称。
沔水即汉水的古称,古人以“山南水北”为之阳,“沔之阳”,即汉水以北。
我们想要考察“诸葛亮之故宅”或“诸葛亮之躬耕地”,只需知道“刘弘至隆中”的“隆中”和“登隆山以远望”的“隆山”在哪里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考证南阳郡到汉江的准确范围!
关于典籍中“隆山”的考察
“隆中”之名,早期无载,其意应是“隆山之中”的意思。
另外,中国早期有关于“隆山”的记载吗?答案是真的有!
汉代之前,关于“隆山”的记载有两处:
其一,《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由锺穷隆山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去县二十里。子胥死,民思祭之。
这里的“隆山”实际指“穹窿山”,与诸葛亮之“隆山”无关。穹窿山位于苏州西郊,光福镇旁边吴中区西北部,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苏州市最高峰。
其二,《尔雅·释山》:
小山,岌;大山,峘;属者,峄;独者,蜀;上正,章;宛中,隆。
其中“宛中,隆”说的即是南阳盆地的地形。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反映了南阳盆地的地貌特征。
《说文解字》云: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宛中隆。注曰:“山中央高。”南阳盆地群山拱卫,安居中国腹心地带,北为伏牛山,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随州走廊与江汉盆地相连;南阳盆地中隆起的山丘,即为“隆山”之意。
汉代之后,除了《三国志·诸葛亮传》和《水经注》引用《蜀记》“刘弘至隆中、登隆山以远望”的“隆山”外,其他地方只有《水经注·比水》中有关于“隆山”的记载,而且此处“隆山”刚好位于南阳到襄阳之间。
下面是《水经注》中关于“比水”的记载:
下引《水经注·比水》:
比水出比阳东北太胡山,东南流过其县南,泄水从南来注之。
太胡山在比阳北如东三十馀里,广圆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太狐者也。应劭曰:比水出比阳县,东入蔡。《经》云:泄水从南来注之。然比阳无泄水,盖误引寿春之沘泄耳。余以延昌四年,蒙除东荆州刺史,州治比阳县故城,城南有蔡水,出南磐石山,故亦曰磐石川,西北流注于比,非泄水也。
考察如下图所示:
比水:即沘水。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
太胡山:即大胡山,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大胡’者也。”
比阳,即现在泌阳县,春秋属楚,战国一度属韩,秦属南阳郡,西汉初始在境内置比阳(今泌阳县古城村)、舞阴(今羊册镇古城寨)二县,均属荆州南阳郡。
蔡水:在今河南泌阳县南。俗名田市河。《水经·比水注》: “比阳县故城南有蔡水,出南磐石山,故亦曰磐石川,西北流注于比。”
下引《水经注·比水》:
《吕氏春秋》曰: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荆使唐蔑应之,夹比而军,欲视水之深浅,荆人射之而莫知也。有刍者曰:兵盛则水浅矣。章子夜袭之,斩蔑于是水之上也。比水又西,澳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又南入于比水。按《山海经》云:澳水又北入视,不注比水。余按吕忱《字林》及《难字》、《尔雅》竝言:水在比阳。脉其川流所会,诊其水土津注,宜是水,音药也。比水又西南历长冈旧月城北。比水右会马仁陂水,水出潕阴北山,泉流竞凑,水积成湖,盖地百顷,谓之马仁陂。陂水历其县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畴,公私引裂,水流遂断,故渎尚存。比水又南迳会口,与堵水枝津合。比水又南与澧水会,澧水源出于桐柏山,与淮同源而别流西注,故亦谓水为派水。澧水西北流迳平氏县故城东北,王莽更名其县曰平善。城内有《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澧水又西北合溲水,水出湖阳北山,西流北屈,迳平氏城西而北入澧水。澧水又西注比水。比水自下亦通谓之为派水。昔汉光武破甄阜、梁丘赐于比水西,斩之于斯水也。比水又南,赵、澧二渠出焉。比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其源微小,至城渐大,城周回侧水,申伯之都邑,《诗》所谓申伯番番,既入于谢者也。世祖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即其国也。然则是水即谢水也。高岸下深,浚流徐平,时人目之为渟瀯水,城、戍又以渟瀯为目,非也。其城之西,旧棘阳县治,故亦谓之棘阳城也。谢水又东南迳新都县,左注比水。比水又西南流迳新都县故城西,王莽更之曰新林。《郡国志》以为新野之东乡,故新都者也。
考察图如下图所示:
澳水:三山水库为源头,即今泌阳梁河。
茈丘山:茈丘山,即慈丘山。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里(实际上不正确)。今河南省泌阳县北境大寨子、韭菜皮二山的古山名。慈丘山,又名中阴山、中阳山、箴山、上界山。慈丘山,1994年版《泌阳县志》指现在河南省泌阳县北境的大寨子、韭菜皮二山。慈丘山,西汉时称中阴山,东汉称中阳山,桑钦的《水经》曰上界山,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曰箴山,系汝河发源地。宋《太平寰宇记》载:慈丘山乃中阳山之另名,隋因山名置慈丘县,故治今泌阳县付庄乡古城村,有故城遗址为证。《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泌阳县官庄镇境内的五龙顶、公猪山、母猪山三山为慈丘山,清道光八年泌阳县志亦持此说。(考察后亦认同此说)
马仁陂水:即今沘河。
马仁陂:马仁陂是我国有记载以来的最早的山谷型水利工程,现已在其旧址上修成华山水库,因其在羊册镇北部华山的后面,当地人又称其为华山后湖。
潕阴:即舞阴,舞阴县是西汉初设治,属南阳郡。故治位于泌阳县羊册镇古城村。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舞阴县与比阳县同时建县。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封讨伐王莽有功的大将李轶为舞阴王于此。北魏为舞阴郡治所,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更名为显岗,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废显岗并入泌阳县。
溲水:即今丑河,流经虎山水库。
平氏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西晋属义阳国。南朝宋废。南齐永明五年(487)复置,属南义阳郡。南朝梁为汉广郡治。隋大业初属淮安郡。唐属唐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
赵、澧二渠,应属于古代水利引水渠;赵渠在今龙潭镇境。
谢水:比水即今唐河,谢水即今南阳谢营东侧的涧河。
谢城:史书上的谢城,谢邑即古谢国旧址(东谢营周边),具体区域位置是南阳东南60华里,东至涧河,西至溧河中间的等腰三角地为谢城古址。即依东、西谢营为中心,符合《水经注》“两源微小,至城渐大”的记载。
棘阳县治:棘阳县,古县名,西汉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置县。因位于棘水(今南阳溧河 )以东故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野县东部偏北十余公里的前高庙乡张楼村。
新都县故城:新都故城位于新野县王庄镇梅湾村,西距省道汉(中)—王(庄)公路1.5公里,东邻唐河。新都故城遗址现存有城垣一周,呈正方形,边长700多米,高3.5米,城基厚4米;外有城壕深2.5米,宽6米;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垣内外出土的文物有汉代筒瓦、板瓦、云纹瓦当、石磨、规矩镜、汉代货币等,还发现有下水管道、排水沟、水井、房基和墓葬,这些文物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传说新都故城墙系王莽的第九个女儿所筑,又名“九女城”。该城墙既可御敌,又可防洪。现城墙上长满野山楂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城内有居民700多人。登城东可观唐河、北可观诸葛庄遗迹。该城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引《水经注·比水》:
又西至新野县,南入于淯。
比水于冈南西南流,戍在冈上。比水又西南与南长、坂门二水合。其水东北出湖阳东隆山,山之西侧有《汉日南太守胡著碑》。子珍,骑都尉,尚湖阳长公主,即光武之伯姊也。庙堂皆以青石为阶陛,庙北有石堂。珍之玄孙桂阳太守瑒,以延熹四年遭母忧,于墓次立石祠,勒铭于梁,石字倾颓,而梁字无毁。盛弘之以为樊重之母畏雷室,盖传疑之谬也。隆山南有一小山,山坂有两石虎,相对夹隧道,虽处蛮荒,全无破毁,作制甚工,信为妙矣,世人因谓之为石虎山。其水西南流迳湖阳县故城南,《地理志》曰:故蓼国也。
《竹书纪年》曰: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者矣。东城中有二碑,似是《樊重碑》,悉载故吏人名。司马彪曰:仲山甫封于樊,因氏国焉。爰自宅阳徙居湖阳,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世祖之少,数归外氏,及之长安受业,赍送甚至。世祖即位,追爵敬侯,诏湖阳为重立庙,置吏奉祠。巡祠章陵,常幸重墓。其水四周城溉,城之东南,有若令樊萌、中常侍樊安碑。城南有数碑,无字。又有石庙数间,依于墓侧,栋宇崩毁,惟石壁而已,亦不知谁之胄族矣。其水南入大湖,湖阳之名县,藉兹而纳称也。湖水西南流,又与湖阳诸陂散水合,谓之板桥水,又西南与醴渠合,又有赵渠注之。二水上承派水,南迳新都县故城东,两渎双引,南合板桥水。板桥水又西南与南长水会,水上承唐子、襄乡诸陂散流也。唐子陂在唐子山西南,有唐子亭。汉光武自新野屠唐子乡,杀湖阳尉于是地。陂水清深,光武后以为神渊。西南流于新野县,与板桥水合,西南注于比水。比水又西南流,注于淯水也。
考察图如下图所示:
南长水:即今礓石河或红线代表的镇北河。据民国十二年(1934年)修纂的《枣阳县志》对镇北河记述说:“真陂河,即镇北河,因孟忠襄公镇北军得名。俗以字音之近,讹为真陂河,水经注之南长水也。正源出珉山西崖泉水寺竹林中,合甘泉唐子山南诸水,曰赵河,南流十余里,过高恭桥,又西流十余里,过罗家桥,唐子陂牛心堰之水北来注之,又西流十余里,过徐家桥,至黑龙庙,十八垒河之水,东来注之,又西流四十里,至襄阳之双沟,入于沘水(即唐河)。”
坂门水:即板桥水,今为蓼阳河。出于湖阳镇隆山(蓼山)或隆山2(狼牙山周边)所示位置。
石虎山:即今清凉山。
湖阳县故城:湖阳县,秦至元时期一古县。县治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属南阳郡。
大湖:为今日七星微子湖。湖之北曰阳,湖阳位于古七星微子湖(湖阳镇南一公里)北部,故称湖阳。
板桥水:湖水西南流,又与湖阳诸陂散水合,谓之板桥水,又西南与醴渠合,又有赵渠注之。二水上承派水,南迳新都县故城东,两渎双引,南合板桥水。
具体如下图所示,细微处河流考察可能有错误:
唐子乡:东汉乡名,原属湖阳县唐子乡,今湖北省枣阳市唐子山下太平镇。
襄乡:东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属义阳郡。大明八年(465) 属河南郡。北周废。
唐子山:今为唐梓山,位于枣阳城北22公里、太平城镇北5公里,方圆4平方公里,海拔383米。唐梓山有唐子亭,山顶有祖师殿、圣公圣母殿、无量殿,山腰有灵官殿、乾銮殿、娘娘殿,有传说的刘秀聚将台、分金亭,山间有卧牛石、圣饮泉、仙人池、一人道等自然景点。唐梓、紫玉两山平地凸起,山脚毗连,山峰兀立,攀及山巅,极目望远,挥手可见,遥相呼应,心旷神怡。
唐梓山风光
总结:
由《水经注》考察可知,“隆山”即为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的隆山(今称蓼山)或隆山2(狼牙山)周边,而襄阳阿头山和南阳卧龙岗在早期并没有“隆山”之称,因此王隐《蜀记》中“刘弘至隆中”的“隆中”和“登隆山以远望”的“隆山”,应该就在湖阳镇一带;湖阳镇“隆山”位于新野东南,二者之间的距离40公里左右,相距不是太远,也处于刘备驻地新野周边;由此也可以推出,诸葛亮故宅或诸葛亮躬耕之地应该也在这里。
新野与湖阳镇隆山、襄阳隆中、南阳卧龙岗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关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何处,实际上史书、典籍记载并没有保留下来,至于后世的位置推断都是历史文化的演绎,襄阳古隆中应是后世为纪念诸葛亮而建;南阳方面宣传的卧龙岗为魏晋黄权所立,也不一定是真的诸葛亮躬耕地。其实对现代人而言,有时历史遗迹的真与假并不重要,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才是我们要学习的(但是我们也要了解其中的历史真相,而不是盲从)。
参考资料
《前出师表》
《三国志》
《诸葛亮集》
《汉晋春秋》
《襄阳志》
《水经注》
《越绝书》
《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