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古人名片体例与使用惯例
在我国名片最早出现的年代大约在秦汉时期,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了类似今天使用名片的习俗。
那个时候还没有纸,用的是写着自己姓名的竹木简,一般称之为“名剌”。当时,去拜访某人,必先送上“名剌”,称为“投剌”。
一般常用的“名剌”有两种,日常用的是“爵里剌”,其形式是在简的开始处写明郡名、姓名,并写“再拜”,其间稍空后,再书“问起居”,然后在简的下方偏左侧以小字注明乡里和本人的字。
《魏晋南北朝》
到了南北朝时期,纸张的使用日渐普遍,“名剌”也就由竹木改为用纸张,其名称也相应改称“名纸”。
史料记载,南朝萧梁时的何思澄“终日造谒,每宿昔作名纸一束,晓便命驾,朝贤无不悉狎。”一些达官贵人常有客人来访,一天可以收到不少“名纸”。
曾有人把积攒下来的“名纸”抄成一部《汉书》,可见当时“名纸”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的普遍程度。
《汉书》
唐宋时期,“名纸”又名为“手剌”、“手状”、“门状”。宋代文学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曾有记载,叙及它们使用的方式方法:士大夫交谒,祖宗时用“门状”,后结牒“右件如前谨牒”,若今公文,后以为烦而去之。元丰后,又盛行“手剌”,前不具衔,止云“某谨上。谒某官。某月日。后又止行“门状”,或不能一一作“门状”,则但留语阍人云“某官来见”。
陆游雕像
明清时期,“名纸”的使用依然很广泛。当时的“名剌”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名帖”或“名片”,俗称“片子”。
“名片”之称算是正式出现,为日常所用,多是手写,交往频繁的往往按格式刻木戳印于纸上而成。
当时还有一种是官场上使用的“名片”,其格式虽然基本上与“名帖”相同,但习惯于前后粘以纸壳,称之为“手本”。
《清稗类钞》记载:“手本,官场有之,属吏谒上官时所用也。始于明,《通俗编》云:明万历间下官见上官,其名帖以青壳粘前后叶,中用绵纸六扣,称手本。门生见座师,则用红绫壳为手本是也”。
《清稗类钞选》书影
古代“名帖”的使用也有种种惯例,比如在初次谒见时要用红帖。在重大喜庆之际所用的名帖,必须折成十页,取其十全吉祥之意,称之为“全帖”。
仆人引客见主人,应右手高举名帖,躬身带引客人缓步前行,走到门前应向主人高声通报。
在古代,名帖实际上代表着呈帖者本人,请人时自己如果不能亲往,让仆人拿着名帖去请,就如同自己亲自前往。
古代拜客情景
对方收下帖子,就等于接受邀请;不接受就退回帖子,表示当不起对方盛意。如果收受了对方的礼物,往往也要附还自己致谢的名帖,表示亲自登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