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SDD解析及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不符合原因

SDD原本只是用于抗真菌药物的敏感试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类。

可能是因为浓度依赖性药物加大剂量后可以改善药物的疗效,而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大多是浓度依赖性的,所以在真菌药敏试验时参入SDD的折点更有其重要意义。但在2014版的CLSI的中也把SDD引入到了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等,那我们来了解一下SDD吧。

SDD的定义

SDD是指依赖于患者所用剂量的菌株敏感性。

当菌株的药敏结果在 SDD范围时,临床应提高给药方案 ,比如更高剂量和(或) 更频繁给药,以达到临床疗效。由于大剂量用药最可能充分覆盖SDD菌株,故临床应考虑使用最大允许剂量的给药方案。

什么是S、I、R、NS及与SDD的关系

1.敏感(S):表明当对感染部位使用推荐剂量时,该菌株通常可被此抗菌药物所达到的浓度水平所抑制,产生可能的临床疗效。

2.中介(I):即MIC接近于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水平,而抗菌药物治疗的反应率可能低于敏感株。意味着药物在某些生理浓集的部位(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一内酰胺类)具有临床效力或者可用。中介还意味它是一个缓冲区,避免微小的、未能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重大的结果解释错误,特别是对那些药物毒性范围窄的药物。

3.耐药(R):按常规剂量,在药物通常可达到的浓度水平时,菌株不能被抑制,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可能到达的浓度。

4.非敏感(NS):此设置是对只有敏感判读标准的细菌,因为目前未发现或罕见耐药的菌株。当分离株的MIC值高于敏感折点或抑菌圈直径小于敏感折点时,则应报告为非敏感。

了解了以上的这些药敏区间后,再来看看SDD与 I(中介)的关系。其实“中介”已包括“SDD”的概念,然而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工作者常常不理解或忽视药敏的中介结果。CLSI 建议报告肠杆菌科细菌某些药物,如头孢吡肟药敏时,用SDD替中介,头孢吡肟有多种批准的剂量选择,当菌株的头孢吡肟 MIC 为 4 或 8 mg/L(或抑菌圈直径 19~24mm) ,SDD则强调使用高剂量方案进行治疗。

但是,并非所有的中介都将替换为SDD。只有当足够证据表明备选的批准剂量方案MIC(或抑菌圈直径) 处于“敏感”和“耐药”之间临床有效时,才可使用SDD。

其实无论是S、I、还是SDD,试验结果均可能与临床疗效不符合,我们还要更多的依靠MICs,优化抗菌治疗。

因为:

1、目前CLSI折点制定是基于血流感染,对于其他感染类型,如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药物在这些感染部位的浓度与血药浓度不同,折点不一定合适。

2、折点的建立是基于一定的给药方案,如果临床采用的给药方案与折点的给药方案不同,体外有效而体内无效。

3、还有感染是人、病原菌、抗菌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患者基础疾病如果未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不恢复、血流动力学未改善,仅靠抗菌药物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4、还有每个患者的特征不同,表观容积不同,肝肾功能不同,以及一些高毒力菌种引起其它严重的炎症反应等,都将导致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巨大差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