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之药物治疗篇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达32%,其中女性高达51.6%,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它是老年人致残和至死的主要原因,所以中老年人一旦患骨质疏松,一定要及早规范化治疗。

1,单纯补钙不能代替其它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钙剂和普通维生素D,是骨健康基本补充剂,50岁以上人群,增加膳食来源的钙摄入量或服用钙剂可增加骨密度。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50岁以上人群每日的钙摄入量应为1000—1200mg,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每日约摄入400mg,所以还需要补充500—600mg元素钙每天。其中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部不适和便秘。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400—800U每天。在我国维生素D普遍不足,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可达800—1200U每天;理想补充效果为血清25羟维生素D应大于等于30mg/ml。临床应用维生素D制剂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检测血钙和尿钙。有维生素D2和D3可以选用,不推荐使用活性维生素D纠正维生素D缺乏,不建议单次较大剂量普通维生素D的补充。

2,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其他机制类药物和传统中药。

(1)骨吸收抑制剂:为治疗骨质疏松首选药物,常用的有阿仑磷酸钠,利塞磷酸钠,唑来膦酸等。其中阿仑磷酸钠和利塞磷酸钠为口服制剂,安全性较好;唑来膦酸为注射制剂,静脉注射,每年一次;最近在国内上市的地舒单抗注射剂使用方便,对肾功能的要求不高,副作用小等优点。

(2)骨形成促进剂即甲状旁腺素类似物,代表药物为特立帕肽,20ug/次,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3)降钙素类,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并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及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常用有鳗鱼降钙素和鲑降钙素。鼻喷剂型具有潜在增加肿瘤风险的可能,故鲑降钙素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4)绝经激素治疗类药物,雌激素补充疗法和雌,孕激素补充疗法,降低骨折风险,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

(5)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代表为雷洛昔芬,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风险。不适用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

(6)锶盐,代表药物雷奈酸锶,能同时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具有高静脉血栓风险和血栓病史的患者慎用;仅用于无法使用其他获批药物治疗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7)活性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和骨化三醇,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具有提高骨密度,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长期使用时,不宜同时补充较大剂量的钙剂,并定期检测患者的血钙和尿钙。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合用。肾结石慎用,高血钙禁忌。

(8)维生素k类:四烯甲萘醌胶囊,15mg/粒,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一粒。促进骨形成并有一定抑制骨吸收作用,服用华法林患者禁忌。

(9)RANKL(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剂:迪诺塞麦,注射剂,60mg/1ml,每半年60mg,皮下注射。可降低椎体,髋部骨折风险;使用前必须纠正低钙血症。

(10)中医中药: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人工虎骨粉制剂,如仙灵骨葆,骨疏康,金乌骨通,金天格等;以及中药饮片制剂等。

3,关于疗程的建议:治疗成功的标志是骨密度保持稳定或增加,除双磷酸盐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一旦停药,疗效就会快速下降。双磷酸盐停药后,抗骨质疏松性骨折作用会保持数年。建议口服双磷酸盐5年,静脉治疗3年后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如为低风险,进入药物假期;但为高风险,继续应用双磷酸盐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特立帕肽或雷洛昔芬)。特立帕肽疗程不超过两年。

4,关于骨折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折后常规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骨质疏松骨折后,建议开展骨折联络服务(FLS),多学科联合诊治骨质疏松骨折。

5,关于联合用药:钙剂及维生素D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以与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联合使用。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个别情况为防止骨快速流失,可考虑两种骨吸收抑制剂短期联合应用,如降钙素与双磷酸盐短期联合使用。

6,关于序贯联合方案:下列情况考虑药物序贯治疗,一是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失败,疗程过长或存在不良反应。二是骨形成促进剂疗程18—24个月,停药后改骨吸收抑制剂,以维持疗效。

总之,骨质疏松可防可治,首先骨质疏松患者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加上规范的药物治疗及其他物理治疗,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0)

相关推荐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出院后该注意什么?

    ▼本文作者▼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全身性的骨骼疾病,特征为骨内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往往 ...

  • 骨质疏松症,六大人群易发病,四大症状助诊断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从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0%,女性患 ...

  • 骨质疏松症,用药有讲究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当中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是患病人数非 ...

  •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导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对于这类疾病我们该如何正确选用治疗药物!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发布的了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 ...

  • 早读 | 老年髋部脆性骨折安全用药策略,一张表全面掌握!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有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 ...

  • 超全汇总: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对骨骼造成损害的十五大类药物.     在以前的推文中,介绍了华法林所致的骨质疏松,后台有小伙伴留言咨询:除了华法林,还有哪些药物可导致骨质疏松呢? 药物性骨丢失(Drug ...

  • 早读|这份男性骨质疏松用药指南,一定要收藏好!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其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O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流行病学显示,我国50岁以 ...

  • 早读 | 防治骨质流失,这些“小药物”要科学使用!

    急性骨丢失一般发生在急性制动或卧床后6-8周,骨量急剧下降到最低水平,是预期骨折风险最高的时期:急性骨丢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骨折固定.关节置换失败等.那么发生骨丢失该如何防治?今天的早读将全面讲解,值 ...

  • 2020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发布,这5大更新要知道(药物治疗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降脂药物的新选择,早知道! 2021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正式发布.关于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新版指南的5 ...

  • 专家解读:从中国指南更新看慢阻肺稳定期管理(药物治疗篇)

    前情提要 专家解读:从中国指南更新看慢阻肺稳定期管理(患者教育篇) 药物治疗 1. 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的基础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从而减轻慢阻肺的症 ...

  • 高血压药物治疗篇 ——小剂量联合(有声版)

    在"管住嘴,迈开腿"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联合降压方案是目前最为合理的降压方法.也是我最喜欢的方案.今天接上一讲,主要还是讲联合药物,怎么联合更合适. 小剂量联合降压的好处 毕竟高血 ...

  • 高血压药物治疗篇系列3-神奇的A类降压药(有声版)

    前面的文章,我对高血压的降压目标.降压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我相信大家阅读后对降压目标以及方法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对各类降压药物特点做一些初步的了解. 我本人更信奉"授 ...

  • 高血压药物治疗篇系列4——降下神坛的B类降压药(有声版)

    上期我给大家介绍了神奇的A类降压药,它在降血压的同时,对心.脑.肾等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高血压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今天,给大家讲一讲B类降压药. 现在B类降压药,绝不再是一线降压 ...

  • 高血压药物治疗篇系列5—我还是我,CCB!(有声版)

    今天主要讲述第三类降压药物,CCB 类,也就是简写成C的一类降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讲一下C类降压药的发展史: 第一代药物硝苯地平. 第二代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第三代氨氯 ...

  • 高血压药物治疗篇系列6—谁叫我是利尿剂呢(有声版)

    前面把ABCD反复说过无数次了,我相信这里不用再说了.今天主讲的是总引起大家误解的D类降压药物,利尿剂. 比如其中一种利尿剂--寿比山,名字起的多好,再看看外国人给起的名字,完全不知道它想做什么--纳 ...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药物治疗,看这一篇就够了

    合理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亦称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包括1周内的轻型脑卒中以及1个月内的重 ...

  • 早读 | 晚期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选择,这篇总结全面!

    晚期胃癌整体预后不佳,传统化疗药物进入瓶颈期,靶向药物选择有限,免疫治疗单药疗效不佳.精准医学时代,面临胃癌的高度异质性.晚期胃癌药物精准治疗的困境和新型抗肿瘤药物挖掘,应积极鼓励患者参加临床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