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讲义: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12)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少阳就是所谓的「神经、血脉」,凡是不列入脏腑的,沟通脏腑之间的油网络,都是「少阳」包括西医讲的淋巴系统,如何从外症或摸脉知道病邪停在少阳,如何判断及检查?就是此少阳篇要介绍的。

病邪在皮肤表面的时候,皮表就是太阳,如果来不及用桂枝或葛根汤等去发汗,病邪脱离皮表进入少阳,代表滤过性病毒进入淋巴系统,也就是进入水道系统。就是中医所谓的气。没有入腑,入腑就是阳明证,也没有入脏,入脏就是少阴或厥阴,如何检查及判断?

少阳有什么主症?临床上,常常病人感冒的时候,本来是太阳证,一吃抗生素,就变成少阳,抗生素没有把滤过性病毒杀掉,反而对肠胃功能有伤害,所以西药大多要饭后吃,因为西药伤胃, 中药都是空腹,中药要饭后吃是希望药停在上面,所以像去胸中烦躁的「栀子豉汤」就可以饭 后吃。

人身上最主要、最密的血脉神经就是在胸腔、横膈膜、纵膈膜这一带,包括肺和心,所以 进来的时候会进入这地方。人的眼、耳、目、口、鼻,所有的五官有问题的时候,化脓等都属 于三焦系统,就是所谓的少阳系统,而像耳朵的功能有障碍,肾开窍在耳,就属于内脏的问题。而本身发生的病症就是在半表半里的中间。在表的里,在里之外。例:女人的乳癌细胞在淋 巴系统的时候,还可以治疗,在血脉神经的时候也还可以治疗,可是如果转移到骨或脏的时候, 就晚了。

(277)「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人有两个少阳。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网址提示:《四圣心源》少阳相火

太阳的表邪进入少阳的时候,胆附在肝旁边,病邪一进来的时候,第一个就是碰到胆。胆受邪的时候,胆汁就会回逆。如果胆汁跑到血里面去的时候,人身上就会比较黄,如果胆汁往上冲,跑到喉咙里面,就会感觉嘴里面苦,所以口苦;因为病在阳,所以一定会看到有热的现象,所以咽干,因为喉咙靠血脉神经来滋润, 一受邪的时候,血脉干掉了,津液不足,喉咙一定会发干;目眩,眼睛会发昏,因为眼睛也是靠 血液来滋润,所以表症马上可以变为这些症状,实际上这些还不够,前面有介绍,一定会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的原因,因为病邪在淋巴系统里面跑,如果抵抗力很强,打赢的时候就热,打输的时候,病邪往里进的时候就冷,所以有忽冷忽热,突然来的热,突然来的冷,因为三焦受病的时候,第一个就是胸胁的地方,胸里面水分精液很多,邪一进入胸里面以后,胸里面的水运转就不会正常,而且还要分出很多体力来相抗,所以自然而然堵在这,病人还有恶心、呕的现象,所以只要病人有呕的现象,马上就想到少阳,为什么呕?水道系统不是很正常 的时候,胃吸收的营养没有办法进入三焦油网,进入脏腑,【内径】三焦者水道出焉,决渎之官, 所以三焦是疏导的系统,在这状况下,旧的食物没有去,因为三焦有病邪了,新的血生不出来,而新的食物又不受,停在肠胃中,所以会有恶心的现象,这些都是三焦少阳的主症。

(278)「少阳中风」,双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如果是少阳就兼有太阳的表证,本来得到中风的时候,是太阳证,在太阳病的同时,肠胃里面的阳气,就是免疫系统,也就是固表能力。发挥了一部分的体力去抵抗表邪,就已经开始流汗了,津液为了抵抗表邪已经不够了,在这条件下,本身的病没有好,病进入少阳,进入少阳的时候,是在津液已经伤到的状况了,因为肠胃的津液,在太阳证的时候出去相抗,病会进入 少阳就是抗不过才进来的,所以用汗法就是为了加强免疫系统、在津液不足的状况下,这时候 两耳无所闻,因为耳朵靠津液来滋润,目赤,眼睛是靠血上来滋润的,血里面的水不够了,血就 热起来,热就是炎,第一个就会看到眼睛红赤肿痛,胸中满而烦者,因为他本来就已经受邪了,。

过去看到胸满,一般来说病在上焦采吐法,所以医生使用吐法误诊了,因为不是哽到,不应该用吐的,因为津液已经不够了,吐很多的话会伤到气,所谓伤到气就是伤到津液的源头,因为吐出来很多黏液、食物,攻下的时候会伤到血,因为血是肠胃从小肠里面生化出来的,本来食物应该化成血供给身体用的,在还没化成血就被干掉了。

所以攻下会伤到血,病人元气一伤到, 造成里虚的状况有两种有「小建中汤证」,另一种「炙甘草汤证」,如果心脏动悸,就是上焦受损了,就是「炙甘草汤证」,吐、下则悸而惊,心和小肠相表里,心是君主之官,心血不足的时候,病人容易受到惊吓,受到惊吓的时候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这是惊,如果是悸,除了有动悸的现象,脉还可以看到结代,惊可以看到病人印堂、山根的地方有青紫色,小儿科中,小孩可以看到大便变成绿色的,耳朵后有鸡爪血丝,可以在上面点刺放血,这条辨就是说,少阳不可吐也不可下,少阳证的时候必须采和解的方式。

补充:灵枢决气第三十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 所以然。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请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

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 脉。

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

何以知之?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 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 与胃为大海也。

(279)「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躁。

这条辨是以脉来作主,病人本来只是伤寒而已,取发汗的时候,一定是诊察到病人病在表才会去发汗,结果摸到病人脉弦细,就是病已经入里了,怎么知道?因为看不到口苦咽干,看到脉弦细,弦细代表水脉,弦脉出现的时候代表少阳证。

所以摸到脉弦细,就知道滤过性病毒进入水道系统了,以脉证来看是少阳证,但是病人又头痛、发热者,就是有太阳证的现象,如果是麻黄汤证的时候脉浮且紧,桂枝汤证的时候脉浮且缓,现在病人不是浮脉,而是弦细的脉。代表病人表证已经没有了,病入里了,属少阳,不可发汗,这时候看到太阳证都要属于少阳。绝对不可发汗,因为发汗是为了把病毒排出去,把皮肤表面的病毒发出去,但是病毒已经进入三焦淋巴系统了,发汗只是把津液更伤而已。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躁,谵语的原因发汗太过,肠胃津液受损,造成就是大便堵到了。

(280)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

本来是太阳病,结果没有好,已经进入少阳的,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者,往来寒熟,尚未吐、下,脉弦紧者,可以给小柴胡汤。

柴胡这药,本身就是进入三焦淋巴系统,柴胡也能够清热去寒,所以柴胡属于半表半里的药,半夏能去水止呕,因为是有水隔在中间,滤过性病毒跑到中膈的水里面,靠半夏把它赶出去,所以用半夏的时候,小便会增加,阳病一定有热,所以一定有黄芩、黄连,黄芩常常用在去中焦的热,胸腔里面有热的时候常常用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专门固脾胃固中焦, 不让少阳病再传阳明,同时增强免疫系统,同时加强胃的五谷的能力,让中焦强起来,这就是 张仲景的预防医学。

所以小柴胡汤的方义是用人参、甘草、大枣断后,让病毒停在少阳,柴胡把黄芩、半夏带 到淋巴系统,用黄芩杀菌消炎。半夏把病毒赶出去。

喝酒前用小柴胡汤,重用半夏利水,先把胃里面的水清干净了,再喝酒的时候就会千杯不醉,因为小便量会增加,一喝完小便就出来了,这样酒不会入肝,因为小柴胡汤是少阳的主证,少阳和厥阴是表里,这一下去把肝固得很好,半夏的比例是乘二;如果喝酒喝太过量了, 解酒的就是苍术、泽泻。苍术如果五,泽泻就是六。酒精跑到头上去,苍术会去上湿气,酒里面的湿热很盛用苍术。但是湿要有去路,泽泻本身能利尿,就靠泽泻把湿利掉, 所以湿靠小便就排掉了。

所以今天以前喝酒喝多的如果变成胃下垂,就用吴茱萸汤把胃治好, 每次喝酒再用小柴胡汤重用半夏,因为半夏止呕,就不会恶心想吐,喝酒就小便消掉了,喝太 多了就用苍术泽泻。

(281)若已吐、下、发汗、温针,「柴胡汤证」罢者,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救之。

本来是柴胡汤证,结果被吐、下、发汗、温针,就没有柴胡汤证了,此为坏病;此为庸医误诊,造成病情传变,看他到什么阶段,知犯何逆,以法救之。

(282)「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三阳合病」应该和解少阳,如果病人脉浮,就是太阳证,脉大就是阳明证,上关上,关脉 跳到上面了,右边的关是脾胃,左边的关是胆,关脉已经跳到寸了,就是阳热往上焦走的现象, 因为治胆之胃太热了,所以胆汁上逆,病人会口苦,就知道胃热和胆热往上跑,代表小柴胡汤,所以在摸脉的时候可以知道身体的过程;但欲眠睡,病人体力在太阳的时候已经耗掉很多,进入少阳的时候,肠胃吸收又不好,食物不能化生成血,因为被三焦阻隔到,所以精血的来源不够,病 人就会有但欲眠睡的现象,目合则汗眼睛闭起来会流汗,就是人很虚的现象,正常的流汗一定是在运动或动过后,可是现在病人躺着都会流汗,代表津液一直在丧失的阶段,这就是和解少阳,这时候用小柴胡汤。

如果查到病人胃里面有燥实,大便很少,津液一直在丧失,就知道病是介在少阳和阳明之 间,所以是大柴胡汤,大柴胡汤里面有大黄。可以同时解少阳阳明并病。

(283)「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燥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照理说伤寒六七日,无大热,病人发热的现象没有了,没有发烧了,结果其人烦燥者,有烦燥的现象产生的时候,就知道病人的病由表进入里了,此为阳去入阴故也,阳就是表,阴就是 里,所以阳入阴不一定是进入阴脏,由少阳证进入阳明证也会烦燥。

(284)「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 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三日,半个多月,二十一天以后,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这病进入少阳、阳明以后,如果没有治好,应该会进入阴脏了,其人反能食而不呕,反过来,病人可以吃东西了,又没有恶 心,就是三阴不受邪也,病还是在阳,有时候不用给病人吃药,病不一定会传,各人的体能不一 样,一般来说,常年不吃西药,免疫系统很强的人,病不会进入阴的,因为西药会让免疫系统退 化很多。

(285)「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不管是少阳、阳明。脉一缓下来了。病就是要好了。如果病人的脉很正常,一息四至而 恶心是怀孕的现象,没有病的,正常的人,脉正常而有不适症状就是受孕了,不要随便开药。

(286)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因为东方甲乙寅卯木,少阳属木,所以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以上讲的是少阳。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少阳病篇学习摘要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少阳指"神经.血脉",凡是不列为脏腑的,沟通脏腑之间的油网络,都是少阳,包括西医讲的淋巴系统,如何从外证或摸脉知道病邪停在少阳,如何判断及检查,就是少阳篇要介绍 ...

  • 伤寒论讲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 70.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7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

  •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释] ①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阳病提纲. [原文] 少阳中风①,两耳 ...

  •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及思维导图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2.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 ...

  •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概说

    概说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表入里的中间阶段.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证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其病性属热,病位既不在太阳之表,又不在阳明之里,故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辨太阳病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16)

    厥阴主要谈的就是肝,附属的就是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所以看到厥阴证, 手足四逆的时候,心脏一定衰弱了,因为心血不足,肝又不受血了,病从太阴进入少阴,到了少阴没有好,所有的病毒会进入厥阴,这是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14)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少阴二脏. 心脏有一条大动脉出来,一条大静脉血管回来心脏, 从心脏到肾脏血脉是相交的,心和肾要通的时候是靠中间的脾胃,有一天脾脏有问题,太阴先受病,太阴病没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13)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太阴叫做「始阴」,少阴是「阴之中」,厥阴是「阴之尽」,阴的尽头,刚开始进到少阴,到了厥阴还没治好就危险了,中医就是想尽办法让三阴不受邪,刚开始都是太阴,所以张仲景开处方的时候,不管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6)

    (164)「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