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饼卷肉制作技艺
饼卷肉又称临西肉卷饼,俗称饼卷儿、吹喇叭。制作技艺源于临西县下堡寺村,是当地的著名的小吃,以临西县县城为中心,向方圆两百公里辐射,主要分布在冀西、鲁东一带,威县、清河、邱县、馆陶、邢台等县,以及山东省临清、聊城等,都有“临西饼卷肉”这一特色美食。2017年,收录邢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临西饼卷肉,即用一张薄而有弹性的面饼和卤牛肉巧妙地做在一起。饼,由普通面粉和小磨香油精心烙制而成,大如锅盖,薄如帛纸,爽软绵香;牛肉,按祖传配方经特殊工艺卤制而成,酥烂醇香。饼卷肉,则是巧妙地将饼和肉合二为一,吃法新鲜独特。
临西饼卷肉发展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下堡寺村,自古逢五为集,是方圆百里最大的集市。每逢集日,四方商贾云集。当时集市上有一家“王家薄饼店”和一家“王记牛肉”紧邻,赶集之人必品之。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王家薄饼店的传人王炳发为了方便食客,突发奇想地将肉切碎后卷到饼里,始创“饼卷肉”。不曾想这出其不意的吃法,深受广大顾客的认可和推崇。后广收学徒,代代相传。临西饼卷肉的第四代传人王俊桥(大号王三儿),在遵循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了改进,使得薄饼更加绵软,肉更加醇香。1960年代,饼卷肉曾一度低迷。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王三饼卷肉”、“吴老胖饼卷肉”、“小石头饼卷肉”、“王家饼卷肉”等相继挂牌,“临西饼卷肉”供不应求,重放异彩。
临西饼卷肉技法分为两大步骤,首先要进行卤制牛肉,用祖传的秘制汤料及老汤进行卤肉加工。牛肉先用鲜嫩黄牛肉,先用流水将选好的牛肉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中途换水一次),把牛肉中的淤血泡出、洗净,然后用板刷刷洗,再用清水洗净。捞出肉块沥干水分。在锅底码放铁篦子,先将肉码在老汤锅中,小块儿放中间,大块儿放四边,再将另一铁篦子压在牛肉上,这样可以防止牛肉漂浮起,避免牛内受热和入味不匀。煮制时,加入适量水至完全没过肉面,再加入炒好的糖色、盐、料酒和全料包等,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炖4--5小时。待用筷子能穿透牛肉时,即为牛肉已熟。熄火后牛肉还要在锅内浸泡4小时,使牛肉均匀入味。通过家传工艺进行牛肉加工,每锅卤牛肉至少需要12个小时,每5千克生牛肉可出熟肉3千克左右。
饼的制作更讲究技巧。和面。用中筋面粉放入盆中,加入水(夏季凉水和面,加少许食盐,使其劲大;冬季用温水和面,不再加盐),以擀面杖搅拌均匀(这样和的面柔软有劲,)至抓在手中挂而不掉。再取干净湿布,将面团盖好,以防表皮干硬,静置,醒约20分钟备用。
使用时从面盆中取一块面团(约重350g),面案上铺适量面粉,揉至表面光滑。将面团搓成长条,盘为圆团螺旋状。将盘好的面团压扁,用擀面杖擀为厚约0.2cm的椭圆形。
烙饼时,取直径半米左右的鏊子(也叫饼铛)加热后,涂抹少许小磨香油;把擀好了的面饼用擀面杖轻轻挑起(由于面软,面饼自然下垂,由椭圆形垂为直径约40cm的圆形薄饼),运用腕力轻轻拖放在鏊子(饼铛)上;刷香油,以小火烙至起小气泡;用长长的翻饼批(竹制)将饼翻转,再刷香油,同样烙至起满小气泡。
饼烙好后,将卤牛肉(150g)切碎,均匀的铺撒至薄饼上,卷成圆筒状即可。
临西饼卷肉自第一代王炳发始,至今已经传承六代。第五代传承人王延安、王延卿,临西县下堡寺镇下堡寺村人,承继家传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第六代有王志刚、王志峰、吴增北等人。
选料精良,制作考究,饼肉相叠,层层相卷,饼身油亮,形如喇叭;饼借肉香,肉借饼味,老幼皆宜,贫富同餐;以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清香不腻、绵软适口见长,香味浓郁而悠长,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至今,临西饼卷肉遍及河北省的临西、威县、邱县、馆陶、邢台等县,以及山东省临清、聊城等地,生意日渐兴隆,“王三儿饼卷肉”从此闻名一方。
临西饼卷肉,出于民间,是真正属于中国百姓自己的快餐食品,既是一种美味的食品,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既是面食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项传统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