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生死命运观:生是大事,死是节日,命运是限制
1980年秋天,史铁生肾病转为“肾衰”,他问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
他把活着看成受刑,所以问刑期几何。
大夫回答:阁下争取再活十年。
那时候,透析还不普遍,北京城仅限三环路以内,大导演田壮壮还在忙着毕业作品,几个年轻人和一个秃顶老师,选中了史铁生的作品《我们的角落》,前途未知,命运未知,一切都是未知的。
史铁生命硬,撑过了大夫所说的十年期限,又活过了第二个十年,最后奇迹般地活过了第三个十年,倒在了第四个十年的开端。
他在残疾中思考生、死和命运,最终用自己的一生给出了这个答案:生是大事,死是节日,命运是限制。
01
双腿瘫痪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什么也找不到,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来到这个不明所以的世界就算了,偏偏还有一堆受不完的苦,史铁生最初的时候没有想明白,就像我们现在也想不明白一样。可是人只要不死,就得在这个世界接受这些苦难。
那段时间,史铁生只能天天去地坛,别人去上班他就摇着轮椅去地坛,别人下班他摇着轮椅回家,路上轮椅翻到了,周围没有人,他就靠双手的臂力自己重新爬上轮椅,身上一身泥浆。
他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为什么要出生。
想了很久,他想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命运是强悍的,它想让你你就生,想让你死你就死,想让你长命百岁你就长命百岁,想让你百病缠身你就百病缠身,命运不会回答你为什么,只会让你接受这些既定的事实。
不少人的残疾是天生的,不少人的残疾是后天的,不少人是他人害的,不少人是自己作的,但这岂不就是命运?
所谓命运,就是他给你一些东西,你无论如何也拒绝不了,他要夺走一些东西,你无论如何也挽留不得。
02
命运给了史铁生残疾,给他大开苦难的方便之门,他是想听史铁生的抱怨吗?不,史铁生不会抱怨,疾病有了,他就把疾病交给医生,命运如此,他就把命运交给上帝去决断,怎么活却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快乐和勇气留给自己,好好活。
有一位艺术家说: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悲惨的生活,另一种是非常悲惨的生活。
而东方的佛教思想则说:生即是苦,苦即是生。
面对这样的生活,史铁生也想过死到底能不能逃脱,可是最后他得出结论,人是逃不了这样的处境的,先不说有没有死后的世界,就算是有,死了的你还是你吗?
死这件事情不能急,那么该怎么活呢?
一种是浑浑噩噩、骂骂咧咧地活。
另一种是与苦难共舞,载歌载舞,带着思考和省问去活。
史铁生选择了后面一种,他于人的处境之中看到了乐观的根据:抛别有限的身在,走上无限的行魂。
王安忆第一次去看史铁生的时候,以为史铁生经历了那么大的人生变故,见面肯定会抱怨自己的不幸,可是史铁生丝毫没有抱怨命运不公,丝毫没有怨恨悲惨人生,反而是从头到尾聊饺子,聊美食。
王安忆说:史铁生的乐观和率真,让身体健全的人都自愧不如。
还有一次,几个朋友看他,赶上饭点,史铁生拉着大伙说:我给大家做饭,做好吃的。
说完就进厨房,撸起袖子炒菜,一边炒菜一边有说有笑。
他像个没事人一样,可其他人早已湿了眼眶。
苦难是人的基本处境,生活就是苦难,史铁生只是比其他人更倒霉一点,大好的年纪突然倒下了,而且倒下得毫无理由,他是运动健将,却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可是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这就是事实。
我相信,如果抱怨有用,那么史铁生肯定不会吝啬抱怨,如果祈祷有用,史铁生也不会吝啬求神拜佛,可是都没有用。
唯有自己去面对。
命运虽然给了我苦难,但人却不必以苦难的姿态去生活。
03
苦难是什么?
我们说史铁生的生活苦难,可是对于他来说,那不是苦难,那仅仅是经历。
著名画家梵高说:人生是一趟巡礼的旅程,人生有那么多苦难,但可别忘记,神通过那些平凡的事物,教你更高深的事物。
从人生的苦难和欢乐里,史铁生无疑是看到了更高深的东西。
那是什么呢?
是神,是上帝,是佛,是人不生不死的灵魂。
既然不生不死,既然永远存在,那么肉体就只是一次经历,固然人人都想要这经历美好快乐享受一点,可是一旦苦难降临,也要坦然接受。
在史铁生身上,我看到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一个人无惧苦难,那么苦难于他何苦之有?
他于苦难之中思索,于残疾之中信仰,终于发现了真正的信仰问题。
不少人劝史铁生去求神拜佛,也许佛一时慈悲,就还给他身体健康,可是史铁生总不愿如此,满腹功利去求神,不是对神的尊敬,而是对神的亵渎,这样一来,便有命运欠了他什么的意味。
史铁生从来不认为命运欠了自己什么,所以纵然要求,也不应该去求神拜佛,而是应该向自身寻求一份智慧,从而让自己从贪迷中醒来。
向命运抱怨,寻求命运的公平,是世俗常情,可什么是公平呢?公平又是对于谁来说的?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有人被他写成善人,有人被他写成恶人,有人被写生,有人被写死,你可会抱怨这个作家不公平?如果给他说着不公平,他只会告诉你剧情如此,无所谓公平。
对于这世间众生来说,命运岂非就是那个作家,早就给每一个角色规定了结局和经历。
史铁生的智慧和乐观也在于,他看到了这种生之苦难的真相,更加明白了命运强悍无比的现实,但他依然选择热爱生活,用智慧去创造快乐和勇气。
这是生得坦然和快乐的秘密。
04
生的问题解决了,死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史铁生想过自己的墓志铭,他想到了徐志摩先生的一句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在史铁生看来,这句诗就是对待生死最好的态度: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甚至想着想着,他觉得,连墓碑墓地、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统统都可以不要。
他死后,骨灰陪着陈希米。
2012年,陈希米带着他去德国。
在史铁生看来,生是上帝给出的一个客观事实,由不得人去选择,既然生了,就容不得更改,对于别人来说重如泰山的生,于自己却轻得不能再轻,因为自己连意识都没有意识到。
那么死呢?
死又是什么?
希腊一个哲学家说:你活着的时候不会死,当你死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死似乎也和自己无关。
史铁生喜欢这句话,轻轻的生,轻轻的死。其实也是表明,生死于他,无关紧要,只有这生死之间的一生,才能让他努力。
在生命的最后的几年,史铁生躺在病床上透析,每周透析三次,每次透析差不多五个小时,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透析和等待透析之中度过。
每次透析,他就盯着血液从身体里流出来,透析之后又流回身体里,不时还发出汩汩的声响,透析五个小时,他就看五个小时。
记者问他的职业,他回答说: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在他将近60年的生命里,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病魔成群结队在他的身体里扎堆。
活着便是受罪,不死便是惩罚,就像很多年前,他问医生“刑期几何”,其实就知道活着是受刑。
在他快六十岁的时候,刑期结束,他终于不再受罪。
其实我知道,用“受罪”这个词语去形容史铁生,是不懂他,因为在他看来,一切只是经历,是苦难练就了欢乐,是愚蠢举出了智者,是懦夫衬托了英雄,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所谓苦难,不过是世人心中的恐惧,于智者而言,万般无非经历,经历够了,生命到头了,就坦然去死。
于这世间而言,快乐地生算不得伟大,义无反顾地去死也不是勇气,最难得的是,无生无死,当生时生,当死时死。
05
史铁生思考生,很多人也思考生。
史铁生思考生,思考出来的是满足,因为任何时候,任何灾难,任何苦难,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很多人思考生,思考出来的是,挣的钱少,买的房小,面子不大,所以思来想去,都是钱惹的祸,要是钱多,啥也不烦恼。我有时候也这么想,这人生苦,大多数是没有钱,是物质不够丰富,是精神不够丰富。
我们走在热闹繁华的大街上,看到自己啥也没有,而苏格拉底走在同样的街道上,看到的却都是自己用不上的东西。
史铁生思考死,很多人也思考死。
史铁生思考死,思考出来,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他向死而生,从死里看到了生,并且一辈子好好活。
不少人思考死,得出的结果是,生太难了,生活太痛苦了,人生太累了,所以向死亡寻求解脱。
史铁生思考命运,很多人也思考命运。
史铁生思考命运,思考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是其中之一,不可随意调换。他把命运交给上帝,上帝不会不公,他只是把你丢在那里,压根就没有注意那是荆棘还是苦海。可是史铁生转手就从命运那里取来智慧和勇气,并凭借此看到人生乐观可能。
不少人思考命运,思考出来是,命运对我不公,没有给我好看到不用奋斗的皮囊,也没有给我过人的天赋,没有给我富裕的生活环境,命运让我受苦。其实命运对你虽然冷酷,可是他对别人也不会法外开恩,因为他原本就没有好坏,更无所谓善恶。
06
灵魂画家梵高说:在灵魂一角可能有着一座燃烧着炽热火焰的火炉,然而无人前来取暖;过客只是瞥见烟囱的一抹。
由于只能看到烟囱的一角,所以他们活在冷冷的世界里,祈求外在的温暖和安乐,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来取暖。
一旦失去健康,温暖就少了一点。
一旦失去金钱,温暖又少一点。
一旦失去感情,温暖再少一点。
他们是灵魂的过客,是外在物质存在的追求者,他们用外在的物质为身体建造一座座大厦,灵魂却不在其中。
史铁生是真正靠近灵魂中那座熊熊燃烧着的火炉的人,他靠那座火炉取暖,所以身体残疾了不要紧,肾衰竭了也不要紧,生不要紧,死不要紧,因为灵魂本就永恒啊。
这么多年,我们去阅读一本书,去阅读一个作家,我们为一些书感动,为一些作家感动,其实就是为这灵魂的震颤而感动。我也想写书,可是我自己也只看到了灵魂里火炉的烟囱,所以不能感人,因为人们在我看到的地方,在我目光所及之处,在我内心所抵达的地方,没有找到那永恒不灭的燃着熊熊烈火的灵魂。
当然,我心中也有一团火在燃烧,哪怕路过的你只看到几缕烟。
文|不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