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王维送别好友归隐, 句句不写离别, 字字都写自己渴望隐居
其实王维年轻还是很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业绩的,我们看他早期的那些诗歌,和盛唐其他的诗人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渴望能够建功立业,都渴望能够实现自我。但非常遗憾,大概在王维30多岁的时候,王朝发生了变化,发生了转折。标志事件就是张九龄被贬。张九龄是王维最信任的宰相,也是提拔他的、有知遇之恩的人。唐玄宗不理朝政,让王维顿时感觉寒了心,在朝堂上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
点击加载图片
所以从公元751年开始,40岁的王维逐渐开始生出归隐之心。尤其是当他看到很多的朋友早早地选择归隐之后,他内心的渴望展现得更为明显。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这首唐诗就是王维的《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钱少府指的是唐代诗人钱起。两人是一对好朋友,而在此时,钱起归隐蓝田,王维写诗表达送别之意。全文30字,少有离别之思,更多地表达自己想要归隐田园的渴望。
点击加载图片
诗歌刚一开始入笔非常细微。“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春夜宁静一切生物全都止息,不时听到隔着竹林几声犬吠。在这个春天的夜晚,天地间都恢复了宁静。只能偶尔听到竹林当中有几声犬吠。显然在这里透露出了王维夜不能寐的经历,否则也不至于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听到几声狗叫。“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也就是在这样的铺垫当中,王维想起了以前在山里的时候,山涧旁边就住着人家。
点击加载图片
狗叫,虽然只是诗人听到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经代表着田园代表着隐居生活的惬意。所以在接下来他才会想到山涧旁边住着的人家,那里有自由自在的生活,那里有天人合一的境界。“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最后两句稍微提到了送别之意。真羡慕你天明就要启程归去,安于采蕨生活轻视爵高官显。“蕨”即蕨菜,也叫拳头菜,是一种野生蕨类植物厥的嫩芽。“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
点击加载图片
由此王维内心的归隐之愿望也就表现得非常清楚了,羡慕对方能够归隐田园,而不必在乎朝堂上的一切事情,这也是王维所渴望的。事实上在这首古诗之后没多长时间,他就直接把家搬到了终南山中,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隐居生活。